融云以免费的名义“截击”微信

 2014-08-22 09:22:28
分享:

网球比赛里有一种技术叫截击,在球未落地前打到对方场地,融云或许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截击微信。这是一场关乎用户的战争,这又一场两个对手永远无法直面的战争,融云能否借免费之名取道APP截杀微信呢?

\

说白了融云是想通过开放自己的核心能力——IM免费提供给APP开发者,让众多APP拥有者像微信一样拥有社交功能和用户体验,融云的班底是神州泰岳以前为中国移动开发飞信的团队。多年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让融云团队在发布会上底气十气,豪气万丈,然而免费到底会给业界带来哪些影响呢?

免费策略的杀伤力不用再赘述,红衣教父周鸿祎已经为我们解读的十分深刻。免费会打破一个行业的平衡,随之而来的是商业模式的变革。

IM的免费彻底降低了开发者的门槛,瞬间让APP拥有通讯和社交功能(据融云讲是3分钟,有兴趣的可以体验下),对业界的竞争对手来说这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融云开放的是自己的身家性命,是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通过对核心技术能力的开放,培养生态圈、再通过生态圈来圈最终用户。因此,最终用户并不是融云的最终用户,而是成千上万的开发者,他们做的是TO D(Developer)的开发者的生意。

即时通讯工具最神秘的部分核心技术免费后,这会让业界的竞争对手感到非常不适,他们不得不调整策略跟进,这种被动的跟随会打乱自己的原先的部署,然而这仅仅只是开始。

左手挣钱 右手免费。融云有两张牌,一张是左手私有云付费定制的收费牌,一张是右手公有云的免费牌。未来的生意,要么走高大上,要么走屌丝。高大上的你可以跟进贴身服务,要的是心里舒坦,那就像《大腕》里李诚儒说的“只买贵的不买对的。”高大上其实与传统的商业并无太大的差异,近乎单纯的买卖模式。而走屌丝路线,就需要先用户、聚集开发者,再开发商业模式,或增值服务,或流量、或卖表情、或走手游分成。

可能很多人都看过这样一个笑话:“孩子还小,老爹就帮儿子申请QQ挂级”这看似荒唐,但是细想却很在理。现在人们的网络ID有哪些?手机号、用户名、QQ号等,但越来越发现,QQ号有正在成为人们网络的唯一ID的趋势,他会伴随人们走过小学、中学、大学以及工作中以后且QQ号都很少更换。

看起来融云和微信并不竞争,如果融云的服务被现在主流的APP所使用,那用户量可能是微信的几倍或多倍,当然这里用户可能在每个APP里的用户名不同而已,未来融云会整合所有的用户吗?如果整合那对APP开发者、对用户又会带来什么改变呢?

好了,接下来说说问题吧!

1.融云的飞信背书,飞信的原底班团队是融云的一大背书,背书其有强大的核心技术团队,摆脱飞信团队背书的时候才是融云真正长大的时候;

2.如何激活开发者的热情, IM仿佛已经成为APP粘住用户和沉淀用户的硬需,让他们有利可图是激活他们热情的唯一方式,别的都是扯淡;

3.有消息称来往有可能采取同样免费的策略,如果来往杀来,融云的优势除了第三方之外还有什么?再假设如果微信采取免费提供核心技术服务的能力,将会是怎样?纵然我们都知道BAT不地道,但是仍然趋之若鹜;

4.对TO B市场的苦活和累活,融云如何进入?从得到的消息来看,他们不会直接进入,而会通过开发者进军企业级市场,企业市场一直是各大厂商窥探已久,与核心开发合作伙伴之间的分利和准入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5.现在可以确定的是基础技术和模块是免费的,永久免费且不限用户数,但开发者仍然会关心未来哪些部分是收费的,且如果用户量很大的时候收费情况是怎样的?会不会前期免费进来,后期会因为收费而让APP拥有者进退两难?

毫无疑问的是,融云的免费正在改变即时整个即时通讯行业。接下来是考验他们掌控这盘大棋的能力了。

写在最后:我上一篇文章里列了软件转型互联网的十个问题,其中一个是“老软件企业要做创新业务一定要独立公司来做吗?”从融云的案例里,我再次看到了分离之后的活力。神州泰岳给下属的创新企业足够的权限和发挥空间:

1.充分授权,让核心团队自由发挥,充分激活团队的创意,减少了原先的挫败感,增加了成就感;

2.把公司的事变成自己的事,核心团队的主观能动性更强;

3.和老业务彻底分离,没有老业务的业绩压力,让新企业轻装前行。

专注于移动互联网新兴领域,深入研究和了解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企业动态。
推荐文章
IBM还要卖 联想还要买

IBM还要卖 联想还要买

2014-03-31 10:42:32
编辑推荐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