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TOP40 IT公司市值排行看行业趋势
4612
2017-01-30 09:10
文章摘要:未来的全球化进程会进一步受到挑战,全球会裂变成以美国市场、中国市场为代表的两股势力,波及云计算、人工智能、半导体、互联网。

文 | 黄华

年末了,又是总结的时刻。抽空看了一下 IT 领域 40 家大公司近 2 年的市值变化,感觉里面有不少有价值的信息,能够从中间接的看出行业发展的一些趋势,我尝试就数据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华为因为没有上市,所以无法计算市值,不在分析之内,在结尾我会补充一些对华为的分析。


1. 市值 TOP20 分布

1.jpg

TOP20 里面有 14 家美国公司,占 70%,TOP5 全部是美国公司,如果算上已经退市的 Dell(预计市值超过 800 亿),美国依然在 IT 领域独领风骚,占据绝对的统治力。这才是美国称霸全球的软实力。美国在军事、货币、以及代表未来的 IT 产业上占据了绝对的领先性,中国赶上美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TOP20 里有 5 家亚洲公司(中国 3,韩国 1,新加坡 1),1 家欧洲公司。在 IT 领域欧洲和日本公司已经渐行渐远。未来必然走向中美争霸的局面,这跟中美两国市场规模、人口基数有关。


TOP20 里面,8 家互联网公司,8 家半导体公司,占据了主要位置。传统大的 IT 公司占据了另外 4 席。


2. 互联网公司

2.jpg

TOP 互联网公司里面,美国 8 家、中国 7 家,中美两国统治整个互联网产业。美国公司统治是利用了创新和全球化的优势,而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崛起却是占了地区保护主义的便宜。最悲催的是欧洲和日本,寸草不留。全球化好不好呢?

其实互联网产业的竞争,更多是语言的竞争。当今全球占据人口基数最大的英语和汉语具有天然的优势,欧洲的语种太多,每个语言的人口基数太低,天然弱势。

eBay 分拆出 Paypal 独立上市后,Paypal 的市值超过了 500 亿美金,超过了母公司,可以看出在线支付将会怎样的火?阿里的支付宝和腾讯的微信支付还没有上市,目前支付宝的估值已经超过了 600 亿美金,一旦上市,那又将会是怎样的一个怪兽啊!


Priceline 可能大家听得比较少,但提起旗下的 Booking,大家都应该明白了。这么看来,对比 Priceline,携程还有增长的空间。


 3. 快速成长的公司

3.jpg

在快速增长(超过 20%)的公司里面,互联网 8 家,占 42%,半导体公司占了 7 家,接近 37%,美国公司占 58%。


网易的市值悄无声息的得到快速增长,游戏业务是主要贡献者,在线游戏占了营收的 75%。同时,网易重兵投资的直播平台,跟 VR 的结合,也给未来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Sony 经过痛苦转型,总算走出了连续大幅度亏损的命运,再度被市场看好。


微软今年以 262 亿美金的现金收购了 Linkedin,未来将会有 7 亿用户,给微软的未来带来新的想象空间。同时,云产品 Azure 的强劲表现,推动微软市值大幅度回升,但距离顶峰的 1999 年的 6137 亿美金市值还存在一定距离。不过,已经有分析师给出微软 1 万亿美元市值的可能性。


Juniper 市值的快速增长,我还没有想到其中的逻辑,上次在欧洲,提起爱立信跟思科可能的合并,有一个老外不认为他们间的合并会成立,他认为爱立信收购 Juniper 更有可能,不清楚他的理由,可能只是简单的业务互补。但 Juniper 在未来两年被某公司收购是大概率事件。


4. 快速滑落的公司

4.jpg

Twitter 占据了快速滑落公司的榜首,年初 Twitter 的市值还是腾讯微博的几倍,但年中一度被微博反超。Twitter 受 Instagram 和 Snapchat 冲击太狠,腾讯微博没有这个问题。


联发科受手机市值饱和,尤其是低端市场饱和的冲击,以及所谓中国大陆红色供应链的影响,盈利持续下滑。半导体和芯片产业向美国和中国聚集的势头看来不可阻止。


百度受魏泽西丑闻事件,以及国内的互联网广告新规影响,掉队明显,试水的 O2O 领域也不尽人意,有些迷茫了。


5. 硬件设备供应商

5.jpg

一大堆设备商消失了,名单很长,包括 Lucent、 Motorola、 Nortel、SIMENS、 Alcatel…, Dell 也退市了,关键还带走了 EMC。


TOP4 的电信设备供应商 Nokia、爱立信、ZTE 市值都没有超过 300 亿美金,这是一个怎么弱势的行业啊。最让我吃惊的是爱立信的市场跌破了 200 亿美金,这原本是行业里面怎么样的一个神话啊,3GPP 里面流传着一句话」爱立信永远是对的「。爱立信这个市值,真是存在分分钟被收购的可能啊。估计爱立信的股东早就迫不及待了吧,思科怎么还不下手,难道还要等股价跌得更低一些,太狠了吧?看看爱立信这两年的发展,让我深刻了解了 IT 产业存在任何可能性?几年后华为会怎么样呢?同时,跟这些年非常火热的移动互联网市场相比,造管道的命太苦,那边吃着肉,这边喝着汤,显得很不健康。


IBM 其实并不是那么硬了,2016 年总收入 79.9B$,其中硬件收入仅 5.9B$,不足十分之一,很难说是一家硬件公司,放在这里比不一定合适。IBM 这两年的云化、智能化的转型,同时以杀鸡取卵的方式确保利润,总算取悦了华尔街,保住了市值。思科通过 ODL 打败了一批 SDN 的小厂家后,并且积极的做云化转身,华尔街没有继续大幅度看空他,终究这是一个每年有 100 亿美金利润的公司,不可能太便宜。


6. 云计算转型公司

6.jpg

清一色的美国公司,美国再次完成了布局,占领了未来的机会。在这种生态下,中国公司如何快速赶上,华为如何快速赶上?相信中国本土会出现 1-2 家大的云计算公司,道理跟互联网公司一样,现在是阿里云领先,华为还有机会,如何在中国市场占据第一是关键。战略之争,中国公司很难赢得北美的云计算市场,但北美厂家也很难进入中国。欧洲和东南亚是两个势力角逐的焦点。


亚马逊 AWS 的营收超过了 100 亿美金,取得了巨大突破,预计明年的业绩将会进一步提升。AWS 推动亚马逊的市值快速提升,站上了 3500 亿美金,增长接近 150%。阿里云的估值也达到了 390 亿美金,而且按这个势头,未来又会是一个巨无霸的产业。


HP 实际上已经分割成两个独立的公司上市,HPE(惠普企业)和 HPQ(惠普)。主打企业市值的 HPE,利用云计算转型的契机,使得市值获得较大的提升,让 HP 整体状况不会太糟。


同时,云计算转身也不是无往不利的法宝,除了微软 Azure 和亚马逊 AWS 外,其他公司并没有获利太多。VWware 受 Dell 并购 EMC 影响,市值还有所下降。未来的云计算市场,又将会是一个赢者通吃的市场。


7. 半导体公司

7.jpg

没有中国大陆公司入榜,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中国政府会那么捉急。为了避免脖子卡在别人的手里,中国政府这两年在半导体领域投资了几千亿人民币,同时还砸锅卖铁的在全球并购半导体企业,而美国对中国严防死守,一毛不拔。这是两个大国围绕着未来的战略之争,没有道理可言。

受反垄断、手机市场饱和、中国红色供应链多方因素影响,高通的盈利出现下降,市值下滑。Intel 还是没有找到新的突破,台积电将继续高歌猛进,ASML 仍然是设备厂商的领头羊。


8. 手机厂商

8.jpg

从这张表里面就能够看出手机市场已经进入了饱和,除索尼外,市值都有了缩水,而索尼的增长却跟手机无关。手机市场可能会很快进入老余说的,只活下 3-4 家的局面了,跟通信设备市场一样,什么原因?难道只是因为中国人进来了吗?有个老外说,只要中国人能够干的行业,都很快会成为苦逼行业,不知道对不对?我个人理解,更应该是行业的客观规律使然。


 9. 人工智能转型公司

9.jpg

又是清一色的美国公司,百度勉强挤在里面。英伟达的市值 2 年增加了 5 倍,可以想象现在的人工智能有多火。AI 这个产业是从 2015 年被点燃的,各大 IT 公司纷纷布局,现在也很难用数据来佐证这个趋势。这两年,IBM 猛炒 Watson,Google 大推 AlphaGo 围棋。但微软 Azure 和亚马逊 AWS,不可能在大数据红火时袖手旁观。微软目前拥有适用数据分析的大规模存储库 Data Lake 等近 10 个数据存储和分析服务,Amazon AWS 目前拥有 Hadoop 框架 EMR 等七款产品。

百度说移动互联网已经过去了(意思是阿里巴巴、腾讯已经过去时了),下一个是人工智能的时代,他们将会在人工智能的时代重新站起来,近期百度选择陆奇来运作面向未来的战略,陆奇能否带领百度走出迷茫期,让我们拭目以待。


结束语:

对于未来的 IT 产业,实际上是美亚争夺领导力的时代。欧洲实际上已经沦落为旁观者,日本的衰弱也是无法遏止。对于代表未来趋势几大方向:人工智能、云计算、互联网、半导体(万物互联可以归入半导体和云计算领域),美国具有绝对优势,中国拥有迎头赶上的势头。传统的硬件厂商(设备、终端、云基础设施)已经进入了市场底谷,感觉不可能再坏了。未来几年可能通过兼并形成比较稳定的格局,当然,还会有几家消失掉。

华为公司 2016 年的销售额 750 亿美金,利润 50 亿美金左右,近 30% 增长。这样来看,如果在美国上市,市值预计在 1500 亿美金左右(PE 30,主要对照思科做的估算。华为的销售额 750 亿美金,思科预计 500 亿。华为的利润 50 亿美金,思科 100 亿,华为增长 30%,思科 0 增长。对比来看,华为主要是利润偏低,但华为有做低利润之嫌(迎合产业环境,不能超过运营商),关键是成长性很重要,所以综合来看华为的估值应该不低于思科),当然,如果华为要追求高股价,应该可以将利润做到更高,短期市值突破 2000 亿不是难事。

但考虑到华为主营业务 CBG,CNBG,EBG,行业基本都到天花板了,所以快速成长存在风险。正常的路径,很可能就像思科,在 CNBG 领域占据老大地位,获得较好的利润。同时在 CBG、EBG 两块领域发挥乌龟精神,慢慢爬升,稳健发展。但未来具有不确定因素,尤其来自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变革,可能会在全球范围内发起新一轮的洗牌,华为如果没有赶上这趟车,也可能会逐渐消亡在历史的长河里面,或者落为平庸。而在这两块要赢得未来,一个良好的生态是很关键的,目前的主要玩家都在美国,对华为的将来是很大的挑战。

未来的全球化进程会进一步受到挑战,全球会裂变成以美国市场、中国市场为代表的两股势力,波及云计算、人工智能、半导体、互联网。华为如何充分利用中国市场的优势,首先在中国市场占据绝对领导力,迅速站稳脚跟是关键。同时,如何打赢欧洲和东南亚市场,将会是未来谁能够占据领导地位的风向标。

2017,任重道远!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