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应用 | AI时代,工程建设行业的法务合规如何升维?
115
2025-05-09 13:57    文章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UF3kzCNOzAHLoWYghgyHBw?xtrack=1&scene=0&subscene=289&sessionid=1746698022&clicktime=1746699599&enterid=1746699599&ascene=7&fasttmpl_type=0&fasttmpl_fullversion=7721900-zh_CN-zip&fasttmpl_flag=
文章摘要:

640.gif

当ChatGPT突破语义理解边界,DeepSeek掀起行业应用风暴,工程建设领域的法务合规管理正经历着技术重构的剧变。基于对AI的多年布局,和法大大iTerms Pro法务AI智能体的研发和落地,我们惊喜地发现,企业合规管理升维的新图景已然展开。


AI赋能下,工程建设行业法务合规的三大核心突破


建设工程行业法务合规工作的难点,呈现出合同条款复杂化、合规风险动态化、合同纠纷高频化的基本面。


而AI的价值在于,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时解析合同语义,精准定位工期延误、责任模糊等风险点,将合规管理的触角从“事后补救”延伸到“事前防控”。


在法大大的客户实践中我们发现,AI一方面可以帮助实现全流程风险预控能力升级,例如我们的大模型应用帮助建筑企业合同条款比对效率提升300%,比如系统能提前识别超龄施工、环保条款缺失等潜在风险。


另一方面AI的价值也体现在合规体系的动态重构上。比如我们的AI法务智能体帮助客户实现招标合规检测,快速锁定了150多个违规风险点,帮助客户降低纠纷发生率和法务成本。


最后一点,从行业视角来看,当AI为客户打通业务、财务、法务的数据壁垒,企业法务从 “流程执行者”升级为“战略决策者”真正变成可能。


工程建设行业如何构建AI驱动的合规管理体系?


第一个是在战略层面,企业需要构建全球化合规能力。比如借助AI对国际化业务开展国家法律动态的实时跟踪,构筑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护城河”。


第二个是在组织规划层面,建立人机协同机制。优先选择支持私有化部署的AI产品和定制服务,避免数据泄露风险;可对接企业OA、ERP等系统的平台,实现现有流程的AI快速应用落地。要求供应商提供行业领域专属的模型调优服务,例如工程类合同的法律审查、项目履约风险的预警和规避策略建议。


最后是在执行层面,让AI处理标准化条款审核,专业人员聚焦风险控制闭环,以及保持动态AI审核规则库的动态更新。


同时也要注意到,破解AI技术应用局限性问题,可以采用如下策略:

1. 建立企业自有的合规知识库,限定大模型引用的数据范围,规避幻觉问题;

2. 将AI应用于重复性高、判断规则明确的场景,专业人员进行结果复核纠偏和充分信息下决策的工作;

3. 不同场景下选择能精准匹配的大模型技术,将应用智能体与大模型解耦,以保持智能体在企业应用中的灵活适配和持续优化。


从合同审核效率的倍数提升,到合规体系的系统性重构,AI正重新定义工程建设行业的法务价值。然而更重要的一个基本观是,对于法务,AI从来不是替代者,而是法务价值的放大器。


以法大大全新发布的iTerms Pro法务AI智能体为例,该产品基于自研法律大模型构建,是一款为法务群体实实在在地“真干活”,实现人机共生之下的效率裂变,而非替代法务的法律科技产品,拥有“合同智拟、合同智审、履约智控、知识智理、法规智搜、咨询智答、纠纷智策”7大核心能力,可以快速激活合规“智”驱力。与此同时,iTerms Pro法务AI智能体具备深度接入DeepSeek、自研法律垂直大模型、法务场景开箱应用、专属数智化法务专家4大优势,助力法务全链路管控合规风险。


我们相信,随着技术生态的日益完善,AI将引领行业迈向更具韧性的合规新生态,为全球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开辟新路径。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