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了解Windows 10 通用应用平台的真实模样
2002
2016-06-04 19:32
文章摘要:  上周在巴塞罗那举行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微软向开发者展出Windows 10 开发者平台战略和通用应用平台。这个平台可以保证一个应用在所有 Windows 平台上运行——口袋中的手机、包里的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桌上的 PC 以及客厅中的 Xbox 游戏机。还有 Windows 家族不断增加的各种新设备,包括 HoloLens、Surface Hub 以



  上周在巴塞罗那举行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微软向开发者展出Windows 10 开发者平台战略和通用应用平台。这个平台可以保证一个应用在所有 Windows 平台上运行——口袋中的手机、包里的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桌上的 PC 以及客厅中的 Xbox 游戏机。还有 Windows 家族不断增加的各种新设备,包括 HoloLens、Surface Hub 以及Raspberry Pi 2 等物联网设备。现在,所有这些 Windows 设备都可以实现在一个商店中进行应用的购买、发布和更新。
  
  对于针对一些特定设备(例如电话拨号程序)的 API,这个通用平台提供了一个非常便利的方式,无需使用条件编译标记即可启用应用中的这个功能。
  
  要理解微软为什么把 Windows 融合到一个内核和一个开发者平台,就需要探讨客户与设备的关系以及他们预期的体验发生了什么变化。移动设备在过去 10 年的爆发式增长已经带来全新的应用体验,并推动扩展了现有 Web 体验,让开发者能够以独特的创新方式接触客户。迄今为止,移动体验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为移动设备开发的应用和 Web 体验——通常主要是针对你随身携带的手机进行开发。
  
  对移动体验的偏好在用户的应用商店搜索中得到了最好的验证。就在一年前,用户在 Windows Phone 上寻求的体验还不同于平板电脑,也不同于笔记本电脑和 PC 以及游戏机。今非昔比,每种设备上的应用商店中的主要搜索内容出现很大程度的重合,在各种应用分类中都是如此。
  
  开发支持这种新的移动体验的平台不仅需要支持各种屏幕尺寸,而且要提供灵活的互动模式,包括触屏、鼠标和键盘、游戏杆及手写笔。当用户使用自己的各种设备时,他们通常快速地从触控手势(例如选择歌曲或播放列表、阅读新闻或文档,或查看旅行照片)转向键盘和鼠标进行工作(例如管理播放列表、撰写博客文章或修改要分享的视频或照片)。为了消除设备之间的差距(用户真正希望随身携带多少设备?),行业中多模设备正在崛起,例如二合一的 Surface Pro 3。在应用体验中,在应用体验中,越来越多的应用开发包会正确地处理这种情况——除非开发者通过开发一个或多个移动应用、桌面应用和网站来消除这种差距。
  
  就目前来看,windows 10提供了以下功能,为开发者智能地完成大多数运行时适应工作,从而让他们集中精力满足用户需求:
  
  自适应用户体验:在应用运行时可以让应用的用户界面根据用户使用应用的方式以及可用的设备功能流畅地调整——渲染适合情境的体验。
  
  屏幕布局:除了基本的应用模式改进,我们还改进了 ViewStateManager,使得开发更具适应性的体验变得轻松。这意味着开发者的通用应用项目不再需要为小型和大型屏幕设立单独的项目或用户界面定义,但我们仍然保留了单独用户界面定义的选项。
  
  用户控制:Windows 10 在运行时会定义用户如何使用开发者的应用并渲染出恰当的用户体验(例如在拥有触控屏幕的笔记本电脑上,与鼠标点击相比,浮出控件在触控时提供更大的触控目标)。
  
  自然用户输入:Windows 10 帮助开发者开发更具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应用体验,让开发者轻松地把自然语音、触控笔、手势和用户目光等自然用户输入融入相关应用。由于 Windows 处理所有这些输入,开发者不再需要担心如何解析输入的含义——只需关注哪些输入适合相关应用,而机器会判断这些输入是否存在解析含义。
  
  云服务:Windows 提供诸多服务供开发者在应用中使用,例如 Windows 通知服务 (WNS)、Windows 漫游数据以及 Windows Credential Locker。通过 Windows 10,可扩展的 Cortana AI、OneDrive和 Application Insights。除了 Windows,用户更轻松地使用微软 Azure,包括 Azure Mobile Services 和 Azure Notification Hub 等服务。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标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