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多了别人的成功经验。今天,我来晒晒我在信息化管理旅途中的失败经验,或许,也能够给大家带来一点启示。
那虽然与现在已经间隔多年了,但是,还时时在我耳边缭绕。我清楚的记得,那是一个春天,一个百花待放的季节。但是,我心里一点都没有春天的感觉。原来,前不久,我们公司上了一个开源的办公自动化(OA)项目。但是,我们公司因为人手不够,而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又不同意给这个项目加派人手,所以,我们决定寻找外部的合作伙伴,来帮助我们进行一些功能的开发与定制。
那时,我们有两个选择。一是选择这个开源软件的专门服务商。虽然这个软件是开源的,但是,已经有软件公司看到了其的商业价值,开始研究这个开源软件,并为其提供服务。可惜的是,那时,这些公司还是凤毛麟角,而且,都在广州、北京等地区,连上海都没有,离我们公司比较远。我们认为,若选择这么远的公司,到时候服务起来不方便。虽然我们跟他们接触后,发现他们水平还可以,但是出于路途的考虑,我们还是放弃了。
另外一个选择就是离我们公司近一点的地方,找一家软件开发企业。我们公司在杭州。杭州的信息化企业虽然不能跟上海、广州、北京比,但是,也差不了哪里去。所以,找一家专门为公司提供软件定制的企业,也不是很困难。不过,他们有一个不好的地方,而且,这个缺陷可以说是致命的。一方面,他们对于这套软件不是很熟悉,若让他们进行开发的话,他们需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去研究这套软件,而这个成本最后肯定会转嫁到我们身上;二是他们以前也没有接触过OA软件,可以说,对于办公自动化的业务没有直观的了解。
虽然他们有不足的地方,但是,我们最后还是考虑选择跟附近的一家软件公司合作。主要出于以下考虑。一是他们不懂OA软件,但是,我们公司有一位以前实施过OA软件的人才,则只要他提需求与解决方案,让对方进行开发即可;二是他们虽然不懂这个软件,但是,我们现有已经有了全套的资料,他们根据这套资料,应该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这套系统;三主要还是出于路途的考虑,离我们公司近,方便我们的沟通与协作。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起公关做的不错,借助我公司一位副总的朋友的关系,顺利的促成了跟我公司合作的机会。
但是,后来的经历我那时的选择是多么的不明智,导致我现在是进退两难。
一是软件公司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兢兢业业。因为OA软件开发来说,对他们是一个陌生的业务,重要的是,不是他们的主要业务。他们主要是为一些超市、卖场的企业开发软件。所以,他们在签合同之前口头答应会派一些经验丰富的程序员,但是,后来呢,派出的都是一些刚入门的程序员。但是,这也不能说他们违反合同,因为他上面还有一个软件工程师在做指导。可惜的是,其只是挂着名儿的,没有参与任何功能的开发。
经验教训:
所以,我们选择信息化合作伙伴的时候,不用太过滤考虑软件公司的规模,但是,一定要考虑软件公司跟你的项目是否对口;千万不能象瞎猫抓老鼠,抓到一个是一个。若你选择的外包服务商,跟你的项目不对口的话,虽然其实力可能比较强,但是,你也不要想他们给予你太多的关注,因为他们不会“不务正业”,他们现在接受你的项目,可能是他们现在正处于淡季,没多少项目。所以,就接一个项目是一个项目了。
其实,现在通讯这么发达,有时候,路途不一定非常关键。虽然路途远的企业,在上门服务上会遇到一定的问题,但是,通过远程协助工具也可以解决一些常规问题;就算让对放派个一两个专业人员,我们包吃包住,集中精力花个一个月时间搞开发,也花不了我们多少钱,效果,却比找一家没有经验的软件公司要好的多。
二是软件公司不熟悉OA项目的具体业务,跟他们交流非常的困难。其实利用过OA系统或者其他大型管理系统的人都知道,这些系统的开发,难度不大;难的在于业务的熟悉与系统的设计。主要系统设计与业务处理逻辑做好后,软件开发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我们在刚开始考虑的时候,把问题想的过于简单。我们错误的认为,只要我们有熟悉OA系统的人才,即使对方没有这方面的人员,也没什么问题。但是,后来,不幸的证明了我这个想法是多么的一相情愿。由于软件公司人员以前没有接触过OA系统,对于OA系统的相关业务非常不熟悉,结果呢,我们跟他们沟通起来非常的麻烦。一个简单的业务,我们要重复好几遍,他们才能够接受。最重要的是,我们不可能老是在旁边站着看他们开发。最后,他们开发出来的功能,跟我们设想的,总是有距离。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