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IT巨头频繁与国内厂商“联姻”为哪般?
4788
2016-10-09 10:01
文章摘要:作者:T客汇 窦悦怡  关键词:联姻  思科 浪潮 国外IT巨头 网站:www.tikehui.com 导语:境外IT巨头无法舍弃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IT市场,想通过“联姻”方式在中国取得一个合法身份,减少国家政策和当地社会对外来资本的危机情绪,深度介入蒸蒸日上的中国IT市场甚至敏感行业市场,从而获取丰厚利润。 日前,
作者:T客汇 窦悦怡 

关键词:联姻  思科 浪潮 国外IT巨头





导语:境外IT巨头无法舍弃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IT市场,想通过“联姻”方式在中国取得一个合法身份,减少国家政策和当地社会对外来资本的危机情绪,深度介入蒸蒸日上的中国IT市场甚至敏感行业市场,从而获取丰厚利润。

1443149015-1671536190

日前, 浪潮集团与美国思科公司合资设立的浪潮思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合资公司”)已经获批, 双方投资总额2.8亿美元。

早在2015年9月, 浪潮与思科在第八届中美互联网论坛上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思科董事长钱伯斯出席,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见证了此次签约.。

近年来,先后多家外国科技公司重新布局中国业务,最早的莫过于“惠普”。5月下旬,惠普宣布将以23亿美元的价格向中国清华紫光集团出售其中国数据网络业务51%的股权,并与后者建立合作关系。接着浪潮与思科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微软与中电科技、清华紫光、世纪互联、百度合作新服务,滴滴快的与LinkedIn结成合作伙伴。国外IT巨头频繁与国内厂商“联姻”为哪般?

思科“东山再起” 浪潮“借力打力”

棱镜门事件后,对于思科而言,各国对思科在网络上的安全性打了折扣,思科在国内网络市场业绩大幅下滑,失去了霸主地位,面临着与华为等企业的激烈竞争。随着中国在全球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思科无法放弃,在自主可控和国产化浪潮中,思科急需一个“本土化”身份,与浪潮的合作则给了思科一个“中国身份”。思科利用“中国身份”重整旗鼓,欲东山再起。

在浪潮方面,浪潮在云计算领域已经形成涵盖IaaS、PaaS、SaaS三个层面的整体解决方案服务能力,满足政府与企业信息化需求。但是浪潮面对对诸如华为、华三这样的国内竞争对手的挑战,华为、华三市场反应速度快等诸方面,浪潮稍显的力度不够。

国外IT巨头频繁通过合资,牵手国内厂商到底为了哪版?

“联姻”的实质=本土化

无论是思科和浪潮的合资成立新公司,还是惠普向清华紫光出售股权,还是其他国内外IT企业“联姻”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似乎可以看做是外国科技公司对国有企业的一种“改造”或“升级”,但同时也是国有企业在特定领域面向外国科技公司开放了合作的口子。

其实,国内外IT公司共同合资公司的方式,虽然可以积极推行境外品牌本土化战略,既显示了境外巨头对中国市场的注重,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中国市场做出的重要让步。但是,追溯其本质是境外IT巨头在国家出台对自主可控的政策要求下的妥协产物。

由于境外IT巨头无法舍弃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IT市场,想通过“联姻”方式在中国取得一个合法身份,减少国家政策和当地社会对外来资本的危机情绪,深度介入蒸蒸日上的中国IT市场甚至敏感行业市场,从而获取丰厚利润。

这种做法虽然对外资有利,但对中国未必有利可图。虽然部分源代码和技术的开放,为我们提供了加快技术发展的机遇,但目前这种浅层次的合作授权模式,难以做到期望的核心技术消化吸收,难以改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信息安全受制于人的现状。

核心技术无法掌控

 目前信息产业大部分核心技术掌握在以美国为首的东方国家中,美国对中国的遏制策略是长期国策,对于真正重要的信息产业核心技术,即便美国企业出于本身利益考虑希望出口,美国政府层面也不可能赞同。

国外IT品牌的本土化,目前其绝大部分做法都是向国内企业提供“授权”而非“转移”知识产权,“授权”的目的仅仅在于可供国内企业能够合法地运用国外企业的知识产权,国内企业并不真正拥有该知识产权,因此在核心技术及其发展决策方面,即便合资企业由国内资本控股,国内企业也仍然不具备核心技术及其发展的话语权。

国外厂商为了长远本身利益考虑,目前也并没有在核心技术或知识产权上对中国进行开放:例如Intel公司也并不向任何第三方提供X86指令集授权;虽然ARM公司在授权方面绝对Intel愈加开放,但也在授权同时提供了很多限制性条款,如非永世性授权、授权指令集不得自行修正扩充、被限制运用范围等……

 “本土化”不如自主创新

 从现阶段从产业的角度来看,中国的IT业仍处于“拿来主义”阶段,使得中国IT企业的思想被极大束缚,缺乏自主创新精神。

对于信息产业而言,关键是要构成自主创新的能力,而不是单一产品或技术的引进。对于IT产品而言,真正意义上的本地化要求很高,触及到产品研发、产品制造、供应链、人力资源、品牌、营销管理、市场开辟等多个方面,其中,人力资源本土化和研讨开发本土化是最根本最深入的本土化,也是我们最需求的本土化。而成立合资公司,充其量只是完成了品牌本土化,并不改变国外企业掌握核心技术的本质。

理想上,目前开展技术引进的合资或合作公司,大多都没能构成本人的能力,而且在商业上也并不成功,一些公司甚至只能依赖政府输血过日子。国外厂商的开放只是有限程度的开放,对于一些关键的代码或者阐明,很难做到完全公开透明

穿上“本土化”马甲的国外产品,则很有可能凭仗其技术成熟度和背后的权力抢占党政军市场,扼杀来之不易的自主技术。

中国软件企业要想摆脱“拿来主义”这种现状,只有走核心技术创新道路,才能推动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在国内已有不少软件企业认识到核心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并一直长期努力,旨在以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推动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

发展核心技术的四种途径

自主创新并不是拒绝外来新技术,而是要坚持开放创新。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出席世界互联网工业大会分论坛上对于如何发展核心技术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发展核心技术可以采取四种途径:

第一,引进,但必须安全可控;

第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第三,同别人合作开发;

第四,依靠自己的力量自主创新。

国外IT巨头频繁与国内厂商联姻,从表面看似是合作,共赢,但是凡事看事物表面,追根溯源就是国外厂商“本土化”的一个策略,为了应对这种策略,国内软件行业只有坚持自主创新,兼容并蓄才能获得优势,才能不会被国外厂商的策略所吞食,此外还要国内网络安全建设。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