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国公有云厂商2016年收入利润排名
18347
2017-02-24 13:58
文章摘要:在中国,做公有云的也就这些了,数一数看: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青云、世纪互联(IBM SoftLayer、微软Azure)、亚马逊AWS、中国电信、中国联通、Ucloud、华云数据、鹏博士、首都在线、金山云、蓝汛、京东云、网易云等29家。

作者:阿明


在中国,做公有云的也就这些了,数一数看: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青云、世纪互联(IBM SoftLayer、微软Azure)、亚马逊AWS、中国电信、中国联通、Ucloud、华云数据、鹏博士、首都在线、金山云、蓝汛、京东云、网易云等29家。如果阿明有漏掉的,有请大家文末留言评论直接补充。

timg.jpg


不过,想要知道中国公有云谁的利润如何,得先知道其营收如何。而对于一些从来不公布具体数据的公有云厂商来说,我们只有做迷藏一样猜猜看啦。


阿里云


第一财经日报在2017年1月24日文章《独家|阿里云再现三位数增速 盈亏平衡点将至》披露了阿里截至2016年12月31日的2017财年第三季度财报中云计算业务营收为17.64亿元。


加上之前有文章爆料2016年1-9月阿里云营收达到历史新高14.93亿元。


那么初步估计阿里云在2016自然年中收入应在32亿元左右。不过,到目前为止,也没有见着阿里云在利润方面的公开披露。但是,2015年是亏损的,2016年有消息说可能会扭亏为盈。


不过,后来被友人提醒,阿明仔细看了看财报显示,阿里云2016全年营收应在55.7亿元左右。


腾讯云


腾讯云在2016年的年中了才开始有了声音,之前比较沉寂,并且,作为云服务领域的后来者,腾讯云2016主要也是投入与做基础建设工作,构建生态体系。


处于投入发展期的腾讯云,利润自然谈不上了。


之前,2015年9月汤道生在首届腾讯云技术领袖峰会表示2016年预计将在腾讯云业务上投入100亿元。


虽然腾讯对于云业务投入是大手笔,但是腾讯云的收入从来没有正式对外公布过,只是在腾讯总体财报里面提及了腾讯云业务100%增长、300%增长之类的成X倍增长的大致趋势。


百度云


百度云之前叫百度开放云,2016年在没有正式更名为百度云之前,阿明经常写错其名字为百度云,更名之后让大家也更容易接受百度云这个名字。


毕竟做云服务就得随大流,作为后来者,过于孤芳自赏必然得不到好处。


百度云的收入情况和腾讯云类似,未曾公布具体数据,只是在各种公开场合强调百度云在百度整体战略上的地位非常非常重要。


比如有媒体早就透露过,2016年李彦宏站台百度云计算战略发布会到财报阐述,百度开放云已然成为百度未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度云也处于投入发展期,同样谈不上利润。


青云QingCloud


昨天,传出消息称:青云QingCloud在2016年度实现千万级人民币税后净利润,并积极筹备登陆国内资本市场。


倘若我们根据这千万级税后净利润反推其收入,也就在1亿元人民币左右。但是,青云QingCloud的业务里面不仅包括云服务,还有整体解决方案也包括部分硬件,那么按照中国税收的基本标准来看企业所得税为:应纳税所得额20%左右,日常缴税10%左右,不过这里普及一些税务知识,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如果要细致去计算收入与税金,恐怕必须得看报表才可以了,因此我们估算一个平均数大概青云总体纳税的比例为收入的15%,那么1000万税后利润的收入该是多少呢?


粉丝朋友朱里扬诺夫指出了青云收入计算方式,那么阿明来通过青云2016税后利润1000万,倒推一下收入情况。


利润总额=收入-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成本,税后利润1000万=收入-收入*15%税-期间费用和成本(数据不明),然后收入=1000万/85%+期间费用和成本=约1176万+期间费用和成本。费用和成本无法计算,如果估算其数据越多那么青云的收入就越多。2016年青云虽然开辟了上海区,但其中的硬件投入也有不少厂商合作部分。C轮融资1亿美金,应该是为后面发展预备的。2013融资2000万美金,到2016年正好近3年时间平均每年花掉融资金额700万美金不到,折合人民币4000万元左右。俗话说云都是烧钱的买卖。假设2016不仅花去了4000万元融资金,同时还花去了自己的部分收入,抛算一下大概估计和花掉融资款一致也是4000万元,也就是说青云的收入=1176万+8000万=不到1亿元。怎么算青云2016收入还是不能超过1亿元左右。


世纪互联(IBM SoftLayer、微软Azure)


世纪互联属于纳斯达克上市企业,NASDAQ:VNET,目前可以查询到的财报只有2016年第一财季、第二财季、第三财季的数据。


连续这三个财季,平均每个财季净亏损2000万美金左右,不过每个财季的营收在持续增长,Q1营收1.337亿美元、Q2营收约1.4亿美元、Q3营收1.45亿美元。如果按照这样的趋势估算的话,Q4营收也将在1.3-1.4之间,预估2016财年应收在5.5亿美金左右。


尽管我们可以查询到世纪互联的财报,但是我们无法查询到有关IBM SoftLayer、微软Azure在其财报上的细分表现。因此,这里不能做任何描述,只能让大家各自猜想罢了。


对于IBM SoftLayer来说,SoftLayer早已是IBM的未来救命稻草,在中国拓展到底如何,虽然不能从世纪互联财报中找到数据,但可以肯定的说,世纪互联的IBM SoftLayer收入对于IBM还是相当重要。


另外微软Azure之前也有对自己的云收入有所公开报道,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在2015年04月02日《微软详细披露云计划 落地中国一年收入1亿美金》文章透露,微软云在中国从零做起,当时才运营一年收入就有1亿美金了。那么经过超过一年半的时间,微软Azure在中国的营收到底如何了呢?


目前没有看到可靠的数据透露,不过从微软2016全年财报显示来看,微软Azure全球收入增长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108%,如果微软Azure中国这边增长情况保持与全球差不多水平的话,那么2016年微软Azure在中国的营收应该能有2亿美金了。


当然了,这一切都是营收,没有谈及利润,利润如何,毕竟在中国这边微软Azure和IBM SoftLayer都是由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企业世纪互联运营,因而很难真正会公开这些数据了。


亚马逊AWS中国


亚马逊AWS(Amazon Web Services)是全球最大的云服务供应商,在全球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但是在中国的业务发展还是受到各种因素影响,终于在2016年有所发力了。


财新网在2015年10月15日消息称:2013年,亚马逊就开始在中国寻求合作者。2014年初选定了与田溯宁旗下的云基地合作,以“前店后厂”模式在中国落地构建公有云服务,所谓前店就是光环新网(300383.SZ)和网宿科技(300017.SZ),由这两家公司的数据中心支撑亚马逊在北京的业务。


目前可以查询到的数据显示,亚马逊AWS在2016年前三季度的收入为87亿美元左右,同比增长60%不到,经营利润为22亿美元不到,利润同比增长85%左右。如果预估一下2016全年收入应该超过百亿美金了,利润恐怕接近30亿美金。不过这都是全球的数据,在中国的经营情况比较复杂,牵扯的因素比较多,因而很难找到公开的经营数据。


按照业内人士对于亚马逊AWS中国业务的预估,营收远不及阿里云、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世纪互联的云业务,但是其用户增长情况比较快,如果按照IDC公布的2015年云服务提供商营收数据来看,只是针对IaaS层面的情况,当时亚马逊AWS中国收入只有4000万美金不到。


假若亚马逊AWS中国2016年收入中每季同比增长率可以赶上阿里云差不多的话,那么营收预估应低于微软Azure中国的数据,预估在1亿美金左右。利润如何呢?因为也涉及到诸多结算,因而也无法获得真实的数据。预估在3亿元人民币吧。


中国电信


从可以查到的数据来预估,中国电信在2015年8月公布云计算收入:上半年营收4.7亿元,同比增长54%,按照这个趋势预估2015全年营收应在10亿元左右。按照增长率50%-100%两个区间来估计,2016年中国电信云计算收入应在15亿到20亿元之间,预估在17亿元不到。


不过,中国电信不会对云服务的具体利润做公开透露,因而也很难猜测到中国电信云服务利润情况。只是中国电信对于云计算产业前景十分看好。


中国联通


来自2016年3月的公开数据显示,中国联通2015年IDC及云计算业务收入70.7亿元,那么其中的重点还是IDC,云业务收入如果可以达到中国电信的一半,那么2016年预估其云业务收入应有8亿元不到。利润如何,这与中国电信的情况类似,很难获得其具体数据。


不过,从联通在全国范围内构建的云数据基地框架来看,廊坊、呼和浩特、郑州、珠三角、长三角、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这些地方也是中国电信重点插手的地方。也就是说中国联通虽然有着自己的方式在发展云服务,但始终不能冲破中国电信的阴影。


Ucloud


作为IaaS服务提供商UCloud的融资情况比较令业界刮目相看,然而其收入情况如何呢?


从可以查找到的数据来看,2015年6月一篇名为《两年内收入过亿 Ucloud是怎么做到的?》的文章提到了Ucloud创始人兼COO华琨公开说的收入情况,Ucloud当时就拥有2万企业用户,年收入达到几亿元。同时提到2014年Ucloud收入达数亿元,同比增长10倍,不过公司没有盈利。


不过,这个营收数字还是一个虚数,毕竟不是上市企业,不公开其收入数据大家也没有办法。但是从Ucloud大规模融资情况来看,必然是处于亏损状态。但是,发展云服务的厂商,哪个不是大把大把地烧Money呢?


然而,Ucloud成立于2012年3月,到如今融资多少亿,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之前炒作A股上市,新三板挂牌等等消息都已成了泡影。所有的一切还是在于营收增长之后的利润如何?IaaS领域有着AWS、阿里云等等大佬的夹击,Ucloud目前可以让我们看到的利润方向到底是什么呢?


Ucloud在2015年当时就拥有2万企业用户,年收入达到几亿元。另有高层透露信息2015年初日收入100万元。预估2016年收入实现翻倍,在7亿元左右。


华云数据


华云数据成立于2010年,总部位于江苏无锡,目前在中国北京、上海、厦门、深圳、广州拥有分公司,立志于成为亚洲最大的云计算独立服务提供商和平台合作伙伴的最佳选择。今天听说华云数据将要借壳A股上市,不知道消息最终能否成为现实。


华云数据在国内拥有超过15个城市20个数据中心上万台物理服务器集群,网络覆盖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以及华云数据自有BGP网络,实现了从边缘到核心网络的全覆盖。来自官方的介绍说明华云数据布局成本并不低,持续6年在云领域的发展,2015年7月29日公开消息称,华云数据获得1亿美元C轮融资,之前A轮融资千万人民币,B轮融资5000万美金,总共融资规模累计不到10亿元人民币。


融资规模如此,布局扩张也基本到位,但是华云数据年收入和利润如何呢?目前无法从有效的消息中查询到可以预估的参考数据。那么等华云数据真的借壳上市之后,自然真相大白了。


鹏博士


公开财报数据显示,鹏博士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79.26亿元,同比增长13.83%;净利润7.17亿元,同比增长34.14%。那么2016年情况如何呢?


之前鹏博士不是纯粹的云服务提供商,作为IDC领域的代表之一,说到其云服务,鹏博士为个人家庭及政府、企业、教育、金融等各行业用户提供基于平台之上的多种互联网应用服务,这就是云业务一锅端的模式。


毕竟鹏博士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深圳、成都建有可商用的高标准的IDC机房。建设运营的数据中心总面积超过20万平米,总机架数超过2万。


后来,鹏博士拥有四大业务板块,云计算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而个人宽带业务、数据中心业务和企业营销业务才是其最大的营收来源。并且,鹏博士认为云业务就是计算、存储、网络、系统平台、应用服务等完整的云计算解决方案组成,因此,鹏博士在云业务主体上还是以IaaS为主,就是和中国电信、联通相似啦。当然,这只是几年前的认知了。


从2015年开始,鹏博士还是有了云业务战略新布局,以IDC/CDN资源为基础,开始了以定制服务、支撑开发环境的PaaS服务,以及依托云安全、云加速等软件服务的SaaS服务。相对中国电信、联通来说,现在的鹏博士云业务还是要丰富一些。只是,我们很难从鹏博士财报里面细致分离出云业务收入的具体数据。


鹏博士公布2016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66.3亿元,净利润6.07亿,因此预估2016总收入86亿元左右,净利润8亿元。如果只是计算云业务收入恐怕不到总收入的四分之一,毕竟云业务营收定会比其他业务稍微滞后一点,预估10亿元左右,利润未知。


首都在线


大家都知道首都在线、盛大网络、阿里是中国最早一批做云计算的厂商。2016年10月公布财报数据显示:首都在线2016年上半年营收1.61亿元,净赚2443万元。然后可查询到截止2016年9月30日为止的财报数据显示,总营收已到2.7亿元左右,净利润3877万元。那么可以预估一下第四季度的收入可能在1亿元左右,利润大约超过1000万元,因此预估2016全年首都在线营收可能不到3亿元,利润不到4000万元。


2016上半年财报发布不久,“云合共生”战略规划就马上发布了。从ISP服务商到IDC托管服务商再到现在的云服务商,首都在线转型似乎比鹏博士更好更积极一些。因为云合共生纳入了企业级存储厂商日立(HDS)、全球域名查询和购买方面拥有庞大资源的西部数码、CDN优势资源丰富的帝联科技。


首都在线将于2017年4月17日披露2016年年报,收入与利润情况到时候就可以知道了。


金山云


金山云依托金山集团的资源,在2015年就有公开财报显示:金山软件2015年营收56.761亿元,金山云取得重大进展,文章指出金山云作为游戏云生态系统服务商的领导地位得以加强,视频云及政府和企业云市场方面,也取得重要突破。不过没有透露具体金山云财报数据,只是公布了金山云2015年来自办公软件及其他业务(包括云业务)的收入为7.456亿元。


然后,我们可以查询到来自2016年上半年的财报数据显示:猎豹移动和云服务占总收益的59%,而净利润为4.44亿元,那么云到底可以占到多少收益呢?


2016年11月金山云公布了截至2016年9月30日止2016第三财季财报,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总营收为22.27亿元,来自云服务、办公软件及其他业务方面的收益约3.31亿元,占比15%。这里也没有公布云服务的收益占比。对比这三个季度的数据,我们可以预估云的收益占比应该不会超过5%,收益约为几千万吧。不过这只是一个季度的估算数据,全年估计其金山云收益不会超过3亿元人民币。


不过,这里还必须普及一下财务知识:收益并非直接利润,收益是来自企业期间交易的已实现收入和相应费用之间的差额,收益包括了利润。也就是说利润只是收益的一部分。所以大家不要误解为金山云的收益就是利润。


那么,估算的金山云2016全年收益3亿元人民币,其利润为几何,这里很不好算了,因为会涉及更具体的财务数据。另外,我们也看到IDC的数据显示2015年金山云就IaaS层面的收入不到4000万美金,也就2亿元人民币出头吧。


按照金山已公布的财报分析,2016年前三个季度的营收呈现的并非强劲增长趋势,云收益前两个季度划在了猎豹移动一伙,第三季度又划给了办公软件及其他业务方面,这样让大家更难猜测到金山云的收益具体情况。但是按照金山云2016年整体表现与2015年对比来看,与业务收入增长很难出现翻番,所以之前估算金山云收益大约3亿人民币还是感觉有点算多了点。因为2015营收才2亿,2016翻倍才4亿,收益不太可能达到3亿。


算来算去,估计金山云2016营收应该在3亿左右,收益应该在2亿出头,利润就不再说了。


蓝汛


蓝汛成立于1998年,非常早了,但是由于蓝汛云对于CDN专注,在云服务其他领域的造诣就没有看出来多深了。


但看CDN这方面,2000年获信产部许可的CDN服务提供商,目前ChinaCache在全世界拥有近30000台服务器,遍布全球超过113个大中城市,为国内外三万家企业提供网络应用基础服务。看数字还是很牛叉,加上2010年10月蓝汛通信纳斯达克上市,Nasdaq:CCIH。目前市值7815万美金,折合人民币5亿元不到。其主要收入也是来自CDN业务。


蓝汛2016前三个财季公布的数据显示净亏损在3亿元人民币左右,收入在7.8亿元人民币左右,预估全年依然巨额亏损。


京东云


京东云隶属京东,京东有其特别之处,但在京东推出自己的云服务之后,让大家不得不猜测,京东也在搞自己的业务矩阵,如“中国零售平台”、“云计算”……等。好似阿里一样,但又不是阿里。


当然,作为在美国上市的企业,纳斯达克股票代码:JD的京东集团公布的可查询到的2016前三个季度财报中,任何一个财季的财报都没有提及京东云,可见京东云并非已经成为京东集团业务矩阵的一员,那么必然说明京东云还处于“发育期”。


不过,2016年01月18日新浪科技文章摘录了京东CEO刘强东在京东集团年会的发言内容,其中提到:希望几年之后京东云也可以成为整个集团收入和利润很好的来源。


可见,2016年也只是京东云的战略布局和基础构建的阶段,还没有到达谈及收入、收益或利润的时候。那么,我们可以关注2017年京东集团的公开财报,什么时候财报里面有了京东云的字眼,那么京东云就真的开始有稳定收入、收益或利润了。


网易云


对于网易云来说,现在还很年轻。


我们查看2016年2月财报公开数据显示:网易2015年营收近翻番,净利增长42%。其中2015年邮箱、电商及其他业务的净收入为36.99亿元人民币(5.71亿美元),2014年为11.02亿元人民币,但是这其中是没有提及网易云任何数据的。


查询官方消息才发现,2016年8月22日,网易云才正式上线,并首度公布了网易云logo、产品架构等信息。那么之前我们看到的网易云2013年用户数突破2亿,是指在线音乐的网易云音乐。


网易云信(即时通讯云服务)、网易七鱼(全智能云客服)、网易视频云、网易蜂巢(容器云平台)、网易易盾(反垃圾云服务)及网易云捕(质量跟踪平台)这些场景化云服务组成了现在的网易云。


因此,我们无法从网易2015、2016财报中窥见网易云的任何数据,也就情有可原了。


七牛云


七牛云的收入如何,利润如何先不谈,我们可以先看看七牛云的融资历程就知道七牛云发展充满了坎坷。


2016年1月,七牛云完成超1亿美元D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嘉实投资与澳洲电信旗下投资机构Telstraventures等机构。这对于七牛云来说,真的是救命之水了,如何说呢?


公司成立半年后的2012年2月,获得100万美金A轮融资,由经纬中国投资,这是七牛云草创的开始。也是七牛云创始团队最艰苦的转折点。做云存储自然烧钱很快了,一年时间花掉几百万元人民币,实在是太容易了,2012这一年相信七牛云是苦着熬过来的。然后2013年1月,获得启明创投、经纬中国千万美元。2014年8月,获得C轮数千万美元融资,由宽带资本领投,经纬中国和启明创投跟投。连续两年每年获得数千万美金融资,自然稳定了七牛云的发展步伐。


但是2015年七牛云没有完成D轮融资,而是在C轮一年半左右后才获得D轮,那么说明经历了3年多发展,七牛云在2015年-2016年期间已经有了一定的收入,可以维系基本的需要,但要扩张和发展,就必须继续融资。


那么2016D轮1亿美金的融资相信可以让七牛云走得更远一点,七牛云官方发布一篇文章《腾讯阿里混战云服务 七牛云营收增速300%以上 凭什么》,里面提到:2015年七牛云营收过1.5亿,大概是2014年的5倍,那么2014年营收为3000不到。2016年,这个数字预计是上一年的3-4倍。按照七牛云官方的营收预估2016可能为5亿元人民币左右。但是利润如何呢,还是一个未知数,在各种信息里面并没有看到七牛云的利润数据披露。


至于2017年七牛云能否在D轮丰厚融资之后赢得更大的业务增收,恐怕还得看七牛云在企业级用户领域有没有新的突破。然而,在企业级用户领域,目前BAT和AWS的势头非常凶猛,可见七牛云还是凶多吉少哦。因此2016年的营收可能对比往年同期增长迅速,2017的情况就显得非常复杂了。目前七牛云主要业务为当初对象存储核心基础上,增加了CDN加速、数据通用处理、内容反垃圾服务、直播云服务等,似乎要在企业级用户领域有所深入耕耘,这个问号还是有点大,令人疑惑多呀。据说2016年用户数累计到了40万个,不知道这里面有多少属于企业级领域的。


美团云


2013年5月美团云上线,当时有凤凰网新闻报道说《“美团云”悄悄上线 价格比阿里云低30%-50%》。看似是一场价格战的开始,其实只是一个噱头而已。


后来者不找点噱头,很难引起大家的注意,那么就得拿同行中最厉害的来比才可以。这就好比一个武者,想要出人头地,那就得挑战最厉害的高手,也只有这样才可能一炮而红。


但是,对于美团云来说,混口饭吃还是比较容易的事情,毕竟美团这样一个知名的电商作为后盾,或多或少在虚拟化、自动化运维、服务器稳定性方面,积累了重要的一手经验。


当然了,后来者就必须具备技术先进性,美团云选用Tier3+标准的物理机房,布置Dell服务器,SSD存储硬件,同时美团云主机基于SDN/OpenFlow技术实现了共享网络下的二层网络隔离机制。这对于美团云提供服务有了很好的基础保障。


那么美团云收入和利润到底如何呢?


2016年8月消息传出,美团点评CEO王兴透露,除了外卖业务之外,美团点评其他业务在2016年7月份已经实现了整体盈利,美团和大众点评已经完成初步融合。其中是否包括美团云呢,不得而知。


但是,2015年底中国网文章《30亿美元够美团点评烧两年 预计2018年实现盈利》报道说,2014年,美团点评共计亏损23.94亿元,而2015年,这一亏损数字扩大到了105.37亿元,是2014年的3.4倍。美团+点评2015年共融资有15.5亿美元,近100亿元人民币。


融资规模巨大,市场竞争激烈,如果2016年美团实现盈利那么就非常难得了。如果美团不能盈利,美团云也只是其中一个小点而已,根本九牛一毛,抵挡不了美团整体的得失,况且,在公开的信息中从来没有看到美团高层提到美团云的收入与利润情况,这说明美团云的体量必然很小,收入和利润自然不足为提了。


互联港湾


互联港湾以后可能要改叫华星创业了。


互联港湾创立于2009年,拥有全网IDC、ISP以及IP-VPN牌照,拥有独立的IP地点段及AS号,主营业务包括公有云、私有云、云托管及其增值业务。


2016年底来自财经媒体的消息称华星创业收购互联港湾,公司购买互联港湾51%的股权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交易金额约为4亿元。互联港湾业绩承诺,2016-2018年的净利润分别为4050万元、6900万元、9300万元。


由此也公布了互联港湾云计算业务的发展思路包括三条线:加速扩建IDC机房、布局SDN网络架构、加强布局混合云。


为此,互联港湾云进入华星创业(300025),杭州华星创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2009年10月中国创业板上市,其主营业务为移动通信工程技术服务和移动通信增值应用。不过,以后我们想看到互联港湾云的收入应该能更方便一些了。毕竟上市企业都会公布基本的财报,而互联港湾云未来又是华星创业非常重要的业务,自然会在财报里面公布出来。


互联港湾云2016年1-7月收入合计9802.53万,净利润1673万,预估2016全年收入不超过1.3亿元,利润0.28亿元。


华为云


查资料显示华为云服务成立于2011年,隶属于华为公司。而华为云计算包含公有云、私有云及混合云。这里阿明讨论的是公有云为主,其他不做讨论。


公有云方面(IaaS)在2011年华为内部就开始应用,这对于后来华为公有云的推广奠定了一定技术基础。当然,我们所看到华为公有云正式对外提供用户服务,也是到了2015年7月底才大张旗鼓地进行。众多媒体当时报道了华为发布企业云服务战略,正式进军公有云市场。需要指出的是,华为企业云包括了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而不是特指公有云。


官方消息称,华为全球部署了5个专注于云计算的研发中心,涉及研发人员超10000人,有人自然才能出来更全面的云产品。只要电开华为企业云官方网站产品一览,可以看到有关计算、存储、网络、安全、数据库等丰富的云产品服务。


另外,在公布正式进入公有云领域之前,华为已经在提供金融云、城市云、媒资云、园区云、软件开发云等多个解决方案。


最早CSDN曾撰文报道华为云计算五年规划,2020年收入将超100亿美元。从这点可以看出华为对于云服务势在必得的决心。只是到目前为止,华为只是在高层发言中透露过2016年华为IT业务收入预计将超20亿美元,并没有公布对华为的云收入。这说明华为云收入还不够多,没有达到亿美元级别,华为自然无颜公开数据。到目前为止,整个IT业务盈亏一直不稳,因此华为云想必要达到重大盈利的目的也为时太早。


品高云


品高云源自品高软件,查看发展历程,品高云在2008年就开始了,品高云“BingoCloud”就已经诞生,2010年发布品高云“BingoCloud”第一版,到了2015年已经发布到了V6版。梳理了一下,发现品高云比较愿意与友商合作,包括硬件厂商、存储厂商、软件开发商、超算中心等等。


2011年全面转型云计算战略,主要在这一年看到品高推出商用级IaaS云平台。不过,非常有意思的是,品高云高层曾对媒体表示公司主要竞争对手是华为、H3C等厂商。


一个作软件起家,然后转向公有云,然后将一些国内硬件厂商看成了自己的对手。华为企业云前面有介绍,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什么都做,树敌颇多是常事。H3C在2016年也较多地发展地方云计算中心,自然与品高云有所碰撞。


对手是谁其实并不是非常重要,做公有云最根本的还是需要在技术上过硬,可以实现产品更新迭代的有序发展。


从各方消息透露出,品高云大概有600多人在专注云计算领域,相比华为1万人的云计算研发团队确实数量上没法比,因而做专一一点才是更大的出路。


品高云的经营理念包含7个字:“可卖、可租、可联营。”,所以品高云的商业模式显得更为灵活,从而提升了自己的竞争力弥补了人员规模上的短板。


那么品高云的收入和利润如何呢?目前还没有看到可以分析的数据,之前高层透露品高的70-80%的收入是由20%的大客户贡献,而品高云主要客户就是腾讯私有云、招商银行、广州地铁、中国南车、网宿公有云、海大云、广州市电子政务云等一批国内政企云项目。这就可以预估一下品高云年收入应在亿元以内,因为品高云以软件和软件服务出身,其云服务也专注在IaaS,做IaaS年收入可以过亿在中国目前这样的竞争状态下实属不易。加上品高云比较有自己的专一用户领域,因此要突破年收入亿元还需要时日。


当然,从做软件出身的品高云,应该对经营利润控制比较好,相信品高云的利润还是不菲的。要不然,利润就要全部投入到云基础设施上了。可是没有见品高云有大规模的扩张,因此,想必品高云对利润还是非常看重的。


不过,在2016年,广州市品高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已经正式变更为广州市品高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这意味着品高云IPO不远了,到那时自然会有公开的财报数据一见分晓。


乐视云


2016年10月底,乐视官方消息称:乐视云视频平台目前全球范内已拥有750个CDN节点、30Tbps出口带宽,在全球有十余万企业客户,覆盖数十亿用户。但是没有公布乐视云收入和利润情况。


不过,贾跃亭公开乐视网旗下三大板块中:乐视视频、乐视超级电视生态以及乐视云三大板块业务,认为乐视云作为全球最大的云视频平台,已实现与全球巨头和客户的全面开放合作。


但是,因为电动汽车以及融资的风波,将整个乐视也推向了风口浪尖,乐视云也从此快“消声匿迹”,从2016年8月18日乐视云产品发布会之后,半年过去了,很难再看到媒体人报道乐视云。


或许真是汽车和其他非上市公司板块LeEco消耗了大量资金,拖累了乐视网,也抑制了乐视云的大规模扩张。因此,当前我们可以看到乐视云的生态更多还是圈定在了乐视自我体系之中,属于业内常说的关联交易,对其未来健康发展很不利。


如果2016年6月腾讯证券发布文章《乐视财报大剖析 或巨亏20亿元》的分析数据接近事实的话,那么乐视云的营收和利润基本都可以忽略了。因为看起来乐视云是乐视网的三大板块之一,但实际上,只是自我服务的平台,转化为对外提升融资品牌的噱头而已,实际在乐视云上每年投入的研发人员和研发费用到底如何,恐怕贾跃亭和乐视都不愿意对此公开吧。


平安金融云


平安云源自中国平安,已在深圳、上海、北京三地数据中心创建多活可靠的AZ,满足多场景业务需求,提供全方位金融云服务。


官方消息可以看到,平安金融云由平安科技操盘,而在2008年成立的平安科技就是之前平安集团旗下的IT信息管理中心。目前已有将近5000人的团队,负责平安集团整体IT基础设施搭建、维护、管理等工作。


虽然平安云对外提供服务比较晚,算起来从2013年开始研发着手,到了2015年才正式对外提供金融云服务。并且,平安云就是平安科技推出面向平安集团以及外部金融机构的金融云平台。


大树底下好乘凉,对于平安集团这棵大树来说,平安云的收入和利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5000人的规模可以保证平安集团本身IT的稳定和发展就OK了,至于后面金融云可以发展到什么程度,占领多少市场份额,从平安金融云相关高层的发言中从来没有看到有任何公开透露。


在平安集团官网上对平安金融云的介绍就那么一页,非常简单。


只不过,平安金融云拥有“类似IaaS的兼容性,PaaS那样的开发友好性”的CaaS(Container as a Service)特点,这也比较有意思,毕竟是后来者,或多或少可以在容器上积极一点也是应该有的。


宝之云


宝之云就是宝信软件旗下云品牌,宝信软件也因2016年宝钢武钢合并利好。因此,宝之云的后台就是宝钢武钢。不过,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是2001年4月A股上市,上市代码600845,可以查询到一些财报。


作为国内单体建筑规模最大的数据中心,宝之云一期、二期、三期项目总计将达到12500个机柜,可承载约25万台服务器。


2015年前三季度内宝信软件的软件业务以及IDC托管业务发展平稳,实现营业收入27.39亿元。那么IDC业务会占比多少呢?之前,宝信软件宝之云IDC一期启用,机构预计增厚年度净利5000万。那么二期已经投入使用三期正在建设的情况下,想必可能带来的收入应该在1亿元左右了。但是我们从信息渠道看到的消息,宝信软件宝之云IDC为阿里提供的服务比较多。


因而,在宝之云一期、二期、三期项目全部满负荷投入使用的话,预估宝之云年收入在2亿元左右,不会超过2亿元,因为大部分属于IDC托管业务,所以利润在前期不会很多了。


比格云


看到成立于2011年隶属于上海盛霄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的比格云,官网显示的几个标志似乎意味着这搞公有云的标配必须得有10万IOPS、全SSD、BGP网络、20G防DDoS攻击了。


不过提到全SSD配置,在2016年看到青云开通上海区服务就全部采用了SSD配置,恐怕在2017年如果再有云服务商开通新区服务势必会将SSD作为标配之一了。


比格云官方对外的最大信息焦点就是其云主机的性能,不过云主机服务是在2016年底左右才正式对用户开放,之前做过一些内侧,因而来得比较晚的比格云就采取了最优化的性能来吸引用户关注。


比如在2016年10月底有文章《重磅!比格云完成优化升级 11月1日将开放购买》透露,标准机型4核8G,企业高端配置机型8核16G,包月购买价格分别为401元/月,821元/月,同样低于阿里云、Ucloud等大部分同行。


最优化的性能,最低的价格来撬动云主机的用户需求,这一招是否有效果呢?关键在于后期用户使用之后稳定性如何、安全性如何,安全方面虽然做到了20G防DDoS攻击,可以抵御大部分的攻击。那么下一步就要看比格云提供哪些更具创新性的差异化云服务。另外,在没有看到比格云A轮融资的情况下,如何加大云计算基础服务的研发投入,这也是大家非常关注的。至于年收入和利润,一年一周我们再看吧。


不过,大家需要知道的是,上海盛霄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是上海盛大集团旗下子公司,之前盛大云CEO诸葛辉现在也是比格云CEO,因此有了盛大云在人才和技术方面的储备与经验,比格云所要走的差异化竞争之路就更为明显了。


网宿科技


初看2000年1月成立的网宿科技的盘子还是比较大,主要业务包括CDN、云计算、云安全、IDC等。因为2009年10月,网宿科技在深交所上市,所以我们很容易查看到年报,2015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32亿元,同比增长53.43%;实现净利润8.31亿元,同比增长71.87%。


在CDN领域,2015年其市场份额为42.7%,位居行业第一。 


那么2016年收入与利润如何呢?目前可查的数据只有2016前三季度,其营业收入为32.2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6亿元,比上年增长64.1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60亿元。网宿科技目前533亿市值,业内人士预估2016年收入40亿左右,利润12亿左右,增速均超过50%,现金流10亿。


因此,我们从整个目前可以预估的中国公有云厂商收入与利润情况来看,网宿科技超过了阿里云以及其他云厂商,当之无愧的中国公有云收入之最,利润之最。作为上市企业,其财报数据为公开,所以也更令人信服。并且员工目前3000人,研发人员2000人左右,发展潜力还是非常大,只是CDN业务目前竞争激烈,不知道后面网宿科技是否会加强其他业务的拓展。


浪潮云


浪潮云在2016年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在2016年3月发布“浪潮云”战略和“云腾计划”,基于浪潮安全云、行业云、服务云、中国云的四方面能力,将投资100亿元,打造全国云计算中心布局,发展3000+合作伙伴,实现服务200个区域政府、40个行业部委、200家大型企业的阶段性目标。


因而,如果谈论浪潮云,其实就是谈论浪潮政务云。但是里面是否包括了公有云呢?目前来看,浪潮并没有涉足公有云业务,业内有传言说浪潮开始做公有云了,如果真做的,那也只是试水而已,并非主业。


因为从定位来看,浪潮提供云计算公司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整体解决方案,为用户构建融合,高效IT系统,而不是直接提供公有云服务。


不过,浪潮集团2015年新财年业务战略发布中就明确了对旗下业务围绕云数据中心、云服务、大数据三大重心进行调整,建立浪潮硬件集团、软件集团,云服务公司以及大数据公司。浪潮云服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就是浪潮软件之前的云计算部分剥离出来的独立公司,隶属浪潮集团旗下。


显然,从本质上来说,整合浪潮之前的云服务业务,推出“浪潮云”,主要也是为政府提供云服务。


目前对浪潮云的收入与利润情况无法找到可以预估的信息,也没有查到任何披露。总之,还属于投入期,目前谈利润还比较早。


坚果云


看官方介绍,坚果云是一款便捷、安全的专业网盘产品,通过文件自动同步、共享、备份功能,为用户实现智能文件管理,提供高效办公解决方案。


也就是说坚果云核心服务在于文件管理与OA方案,只是现在实现了相当于SaaS服务模式的协同服务。


创立于2011年上海亦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坚果云,最初的坚果云的核心研发团队则保持在6-10人左右。2012年,坚果云完成了600TB容量的云存储硬件投资。联合创始人及CEO韩竹曾在IBM研究院从事企业级数据中心基础研究方面工作,并将坚果云看作是Dropbox与Evernote的合体。创始团队还包括另外两个年轻人:杨剑、蔺皓。


韩竹负责云存储的搭建和架构,杨剑负责产品的技术部分,蔺皓负责几个客户端和应用服务器的部分开发以及产品设计和市场推广。


坚果云支持多文件夹同步、倡导不限容量、跨平台性最好(支持Windows、Linux、Mac、iOS、Android、Web)和唯一拥有增量同步功能的产品。


其实,坚果云和够快、亿方云有点相似,都是做个人云盘但包含了OA协同服务。虽然大家从个人网盘服务走到了企业网盘服务,但是在技术升级上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从目前融资情况来看,相比够快、亿方云融资情况来看,够快获得了PreA戈壁创投的500万人民币,还有A轮红杉资本的4000万人民币。亿方云获得天使投资经纬中国的1000万人民币和A轮融资光速安振的500万美元。因而坚果云的融资规模比较小,获得了天使投资纽信创投的数百万人民币,A轮目前还没有完成。


从融资规模可以简单看出坚果云的收入与利润情况也比较小,只是具体数据无法从任何信息中估算。不过,从其官方公开信息来看,坚果云致力打造最纯净的云存储服务,坚持无广告,不分析任何个人信息和数据换取收入。这点值得做云服务的所有从业者尊敬。


——小 结——


从这些家在中国的公有云提供商整体营收和利润可查询或可估计的情况来看,似乎公有云整体表现并非高利润了,总体保持在投资收益的盈亏临界点,更多的公有云提供商却处于亏损状态的大肆投入期。


当然了,阿明算数一向不好,如果有算错或没算准的地方,各位亲尽管虎正就是。


不过,公有云整体营收处于高速增长,但是利润见不到更多令大家兴奋的数据,这说明了公有云发展趋势势不可挡,真正的收割季可能还要等到3年后,当公有云整体布局发展平稳,用户应用稳定,自然回报就来了。


只是,这些家公有云提供商相信可以再熬个3年5年也不成问题的吧。


那么,我们就2017年公有云发展暂且打个前站,拭目以待好啦。


粉丝朋友建议阿明做一个表,将中国公有云厂商的收入和利润一目了然一下。


好吧,先如粉丝所愿啦。


中国公有云厂商2016年收入、利润排名表说明


这两个表格依据《猜猜看:中国公有云到底谁的利润最高?》和后续补充文章分析,数据来源各大厂商财报和公开信息,对于没有财报和公开财务信息的情况阿明特别分析预估了数据,仅做业内分析内部参考使用,请勿将本表作为投资或选择云服务的依据。


640.jpg

641.jpg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