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智网CTO李军:自我认知是成长基础,数字化转型难在共识
11633
2021-07-21 15:18
文章摘要:“我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明确规划,可规划并不完全与成就划等号,缺乏思辨能力和认知能力支撑的规划,也难免掉进坑里。”

image.png

“我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明确规划,可规划并不完全与成就划等号,缺乏思辨能力和认知能力支撑的规划,也难免掉进坑里。”


2006~2011 PC互联网时期

授权,入门管理的第一个槛

早在大学时代李军便意识到,成长一定要与时代同频。他人生的前30年,一直走在一条“正确”的路线上:大学热门专业——名校读研——毕业后进入世界顶尖外企,在巨人的肩膀上开启职业生涯。

在微软亚洲工程院担任开发主管期间,李军主导了Office for Mac中文版第一版的开发工作。受益于微软强大的培训体系,李军能够有机会系统性地学习技术管理,一周专业培训、一年教练跟踪辅导再加上领导手把手地指导,帮助李军建立了扎实地管理基础能力,“那段经历也让我理解到管理的真正意义,succeed through others,通过他人、多人能够取得的成就一定大于自己单打独斗”。

技术管理者,多为“学而优则仕”,技术能力出众便被委任管理工作,然则技术能力与管理能力实为分歧较大的两棵技能树,因此大多数实战派管理初学者往往仍沿袭着个体贡献者的工作习惯,体现出一种乐于亲力亲为、过于关注执行细节的倾向。相较之下,李军坚定地认为“授权”是技术管理的核心技能,但是要掌握合适的度:授权不足则影响力有限,授权过度会导致结果受制于员工能力上限。“我是敢授权的,因此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避免授权过度,说起来就是要准确判断事情难度与员工能力的差距,让员工去做有挑战、但翘翘脚能够得到的事情,并在过程中进行观察和监督,如果员工搞不定,自己也能准确兜底、保证结果。”可说来容易做着难,李军坦言,打磨授权的火候把握至少花了两年时间,出现的大小问题属实不少。

在管理理念层面李军亦有独特见解,比如“是否应当寄希望于员工的成长与转变”,很多技术管理者倾向于“人的转变成本远高于换个人的成本”,李军却旗帜鲜明地站在另一方,“当然前提是对方想要做,心理学术语就是要有成长动机。我倾向于和成长动机强烈的朋友共事,并不只看存量能力。”

说到心理学,李军系统性学习心理学科的因由,那是一段堕及尘埃而涅槃重生的经历。


Tips·招聘时如何判断成长动机强度

  1. 是否主动提及自己希望的成长方向

  2. 对目标的理解是否有一定深度,并非临阵磨枪

  3. 过往经历是否有为目标进行努力的痕迹

  4. 是否有过这一目标方向的从业经历


2011~2019 移动互联网时期

创业受挫,苦修心理学求解“我是谁”

2011年,李军觉察到移动互联网风声大作,基于人生要与时代趋势同频的成长理念,他果断跳出舒适区,走上创业之路。

这一跳就跳进了人生低谷:李军先是加入盛大创新院的“微酷”团队,这是一个在创业领域小有名气的“先烈”型项目,在天价资费、网速受限的3G时代试水视频分享社区,结局不言自明。

初尝创业苦果的李军重整精神,带着120%的斗志和997的拼劲,又一次加入了一个主打“个性化推荐”的创业团队——上帝视角回望,显然这是又一个先烈型项目。参与创业却连遭重挫,一向顺风顺水的李军陷入了强烈的认知失调之中:自己不是没眼光(甚至看好的行业日后都孕育出了顶级巨头)、不是不努力、也足够放平心态、放低姿态,怎么就是不行?

人生难得三两知己,彷徨期的李军猛醒于与一位至交好友的交流:“李军,我认识你这么多年,你很努力、很拼命,可你到底在为什么努力?为什么拼命?你说你想创业,创业的目的是什么?你要的是什么?你有没有问过自己?甚至有没有考虑过你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创业?”

连番灵魂拷问下,李军哑口无言:“我一个问题都答不上来,实话说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那一瞬间我发现自己就如同一个裸泳而不自知的人,我付出的努力到底为了什么?”

对于具备准确归因能力的人来说,经历的挫折中蕴藏着无穷宝藏,如梦方醒的李军静静思考了一段时间,“不仅思考他提出的问题,还要思考究竟为什么自己没能发现这些问题”。最终,他得出了结论:自己的认知能力、思辨能力不足,对外不够了解世界,更重要的是,对内不够了解自己。

他将人生的阶段性目标调整为修行、学习:为了增加自我认知能力,他开始系统学习心理学;为了增强思辨能力和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力、判断力,他选择了去以“因思想,而光华”著称的北大光华管理学院EMBA项目深造;职业方向,也从激进地参与创业尝试领跑,调整为进入大厂扩展视野、沉淀能力。

6年潜修打怪升级,李军受益匪浅。心理学知识帮助他向内更好的了解了自己与他人,并掌握了锻炼心理肌肉的科学方法;EMBA的学习帮助他在经管知识和社会视野方面得到系统梳理与提升,尤其北大的人文熏陶和光华培养的思辨能力,更是为他进行了一次“底层操作系统”升级,让他的思考更有方向感和深度。

2019年,随着产业互联网步入成熟期,李军经过再三思考,做出了一个看似风险极高的选择:“跨体制、跨行业、跨岗位”的三跨转型,走马上任联通智网CTO。

Tips·心理肌肉锻炼法之自信

1.    自信因领域而异,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能显著提升自信。

2.    下足够多的功夫,提升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增强自信。

3.    化整为零,将高难度的目标分解为小目标,在不断完成目标的正反馈持续提升自信。

4.    相信自信是可以提升的,自信本身是更自信的养分。


Tips·晋升述职会、总结会的原则

1.    不谈技术先进性,谈业务价值。

2.    不介绍方案细节,介绍为什么选择A方案而不是BCD。

3.    技术的业务价值思考应当前置,如果没有想清楚,就不要启动。

 

 2019~至今 产业互联网时期

心理修炼助力直面三跨式转型

联通智网,联通控股子公司,官方介绍“面向5G车联网场景和智能网联行业特点,为车企提供基于车联网平台的云网一体新型信息通信基础设施”。

曾经因为转型而吃遍苦头的李军,在人生的又一关键点做出了跨度更大的转型决定,自然经历过足够思考。“从私企到国企背景、从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从中层到CTO,可以说是从舒适区狠狠跳进了恐慌区,面前全是挑战。当时也有很多其他机会,比如有人重金邀请我去做流量变现领域的新尝试,最终说服我自己的最主要原因是,我个人认为以5G和AIoT技术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产业互联网将是未来的新浪潮。当时刚好有看到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的《原则》这本书,里边有个观点对我有很深的影响,他说当你有多个机会,拿不定主意该如何决策时要选择那个面向未来的选项,相比将过往的经验进行变现,我更希望投身面向未来的新赛道。”

面对肉眼可见的巨大挑战,李军苦修多年的本领派上了用场,他为自己制定了细致的适应阶段计划:在短时间内高强度学习车联网相关的技术知识,快速准确地理解行业的底层价值,并尝试建立对未来发展的方向感,三者无主次、有先后,处理得当便能上手,进而边做边加深理解。短短几个月时间里,李军便依据公司全面数字化转型战略,提出了“3+5+N”中台技术架构,并主导了公司的车联网中台和智慧交通中台建设。

科创人:智能汽车赛道的参与者很多,您为何选择加盟联通?

李军:智网科技有两大业务板块,也是我认为汽车行业智能化的两大业务方向,一个就是车联网业务,一个是智慧交通业务,而这两项都基于低延迟的5G技术,自动驾驶、车辆协同技术,解放驾驶者注意力之后需要提供的办公、娱乐场景,音视频技术等等,都是围绕“车+5G”这一对基础设施的有机结合,我认为这些基础能力才是这一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科创人:为何选择3+5+N中台战略?

李军:这是结合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实际需要来提出的。公司前几年快速发展,同时支撑的同质项目数量比较多,而技术积累和沉淀不足,通过打造中台可以将共性能力提炼出来进行沉淀,从而支撑项目快速落地和降低成本。

科创人:您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关隘是什么?

李军:个人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并不在技术挑战,而是要自上而下的形成共识和认知,并且自上而下的去推动才有可能成功。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