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映资本:拿着科技罗盘,在大雾中向前
25412
2021-11-07 14:28
文章摘要:面对高度不确定性,华映给出的答案是:找到一个能够穿越周期的投资逻辑,然后不断实践它

“2020年开年的时候,我们在考虑是防守还是进攻。现在回想起来,要进攻、且毫不犹豫地进攻,是我们这两年做的最正确的决定。”

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季薇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表示。

图片 1.png

近两年的疫情给各行业笼罩了一层巨大迷雾一般的不确定性。不少创业者与投资人都在其中迷失了方向。但总有人手里拿着罗盘,知道自己究竟要走哪条路。

华映资本就是其中之一。 

2020年,华映签约投资金额同比增长超186%,先后投资和府捞面、壁仞科技等明星项目;后续轮融资规模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53%;退出金额同比增长336%。

而2021年,华映依旧没有放慢脚步。

在过去的一年里,华映资本累计投资额超10亿元,同比去年增长270%;后续轮融资超过88亿,同比增长300%;退出比例同比增长320%,总实现营收合计超100亿。

“一个好的投资逻辑是穿越周期,不受时间与行业限制的,它能够指导我们如何简单易行的找出商业行为的本质。我们要做的,就是在那些符合投资逻辑的项目出现时抓住它们。”华映资本主管合伙人章高男在11月5日召开的2021华映资本年度大会上表示。 

图片 2.png

创立12年来,从文娱、消费产业,到科技企服投资,近200次出手,让华映逐渐摸索出一条“以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升级”的核心逻辑。而这也是华映之所以能在高度不确定的期间内,保持方向与速度的重要原因。

目前,华映资本在科技企服领域已投资40余个项目,投入超10亿元投资总额,包含微盟、BOSS直聘、壁仞科技、影创科技等优秀企业;其中超过2/3的项目获得后续轮融资,超过17家企业正在上市准备中。

为什么华映资本能够在外界高度不确定的情况下采取更激进的投资策略,并且还能取得相当不错的成绩?华映看到的未来趋势和机会点又聚焦在哪里?

01 科技“破圈”

理解一家投资机构,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看它的被投项目。

回顾华映资本的投资历程,仿佛是一家资本不断“破圈”的过程。

早期华映资本主要在数字内容产业方面进行布局,聚焦内容入口与数字营销平台,典型项目例如品众互动、天鸽互动等等。

到了2014年前后的移动互联网阶段,华映开始有针对性的投资了移动互联网流量入口以及变现工具,例如PP助手、WeMedia等都是那一时期的代表项目。

在外界看来,那个时期的华映似乎更多是以自己在内容、流量方面的优势去投资“当下”,而并没有拓展自己的能力边界去投资未来。

在这一点上,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季薇也曾公开表示:“华映的初心一直都是做专业型的基金,所以我们经常说要坚守能力圈。但行业在变化,我们也不能一直停留在内容、流量的舒适区里,能力圈要与时俱进。” 

为了开拓自身的投资版图,2014年,华映资本主管合伙人章高男受邀加入。章高男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无线通信博士,是移动通信及互联网领域资深专家,曾任摩托罗拉亚洲研发中心软件主管,雅虎全球移动Web平台负责人。

章高男的加入,补齐了华映在科技企服方面的投资能力,也同时加强了华映坚持以底层技术支撑产业链效率优化的投资逻辑。

自此,华映资本的投资开始“破圈”。

2016年前后,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企服领域逐步爆发。而华映也抓住了这一波时代浪潮,投到了BOSS直聘、金柚网、微盟等一批科技企服领域的独角兽企业。今年上市的BOSS直聘,也成了华映在科技企服领域最赚钱的项目。 

在此之后,华映围绕科技赋能的投资路线越发清晰。2018年以来,深兰、影创科技、壁仞科技等各自细分行业头部企业都被华映收入囊中。

目前,华映资本在科技赋能领域方面已经投资了40多个科技赋能项目,行业覆盖招聘、营销、人力、财税、知识产权保护、智能出行等等。

02 穿越周期的投资逻辑

华映之所以越来越重视科技层面的投资,是因为华映在持续的产业观察中发现,新技术正以比人们想象更快的速度爆发。

以集成电路及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为例:2021年前3季度集成电路产量2607亿块,同比增长 43.1%;而工业机器人2021年前3季度产量25.5万台,同比增长 57.8%。

对于一家投资机构来说,投资,投的是变化中出现的新机会。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拥抱技术的创业与投资时代已经来临。

那么在这种技术高速发展的变化之中,华映如何抓住稍纵即逝的投资机会,并且保证投资的准确性?

实际上,从华映资本的生态布局不难发现,无论是早期的内容,还是持续热门的消费,以及未来的核心技术,数字化技术在华映的投资中都是贯穿始终的。

这一投资主线从华映成立之初就得到了确立,并且在2014年章高男加入之后开始不断落地、印证与进化。这一主线在华映内部被称为“科技赋能”。

图片 3.png

而在科技赋能的视角下,华映的布局策略围绕技术维度,聚焦投资基础技术层、系统技术层、中间技术层、应用技术层4个层面的各类具体行业,例如底层基础算力、边缘计算、工业研发软件、行业业务软件等。

以底层算例芯片为例,华映曾在去年6月参投了通用智能芯片设计公司壁仞科技的A轮融资。

尽管彼时壁仞科技成立还不到一年,并且尚未推出任何一款真正意义上的产品,但华映却坚定看好其未来的发展空间和速度。

果然,壁仞科技融资一轮接着一轮,屡屡刷新全球同行业融资速度及融资规模纪录,国内半导体领域的知名投资机构中,半壁江山都成了壁仞科技的支持方。

截至目前,壁仞科技已完成B轮融资,总融资额近50亿元人民币。

今年10月,壁仞科技首款高端通用GPU芯片交付流片。

“趋势看对了,就要坚决下注。这是我在科技方面的投资风格。”章高男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看到创新趋势,找出行业和项目的核心变量,在早期阶段快速进入,是华映资本在科技投资方面的3个核心点。

投创新、投变化、投早期固然是华映投资的宏观策略,但想做好早期的科技项目投资难度很高,需要对相关的科技产业有很深入的理解。

在这一点上章高男认为,这就是投资人要总结自己投资逻辑的价值所在,就是要从不断的变化中抽象出不变的本质,沉淀一套切实可行的投资方法论,真正能够指导投资实践,严格执行让更多人受益。

在科技投资方面,章高男抽象总结了3点科技领域投资的核心逻辑:

1.只投增量市场:已有市场规模不低于2亿;未来5年有10倍以上增长空间;具有正面社会价值(需要创造新价值)

2.只投头部前三:维度包括市场占有率;产品线的完整度;市场增速

3.只投极高壁垒:极高的时间积累价值;用的越久用户获益越高、替换成本越高;市场玩家不超过20家。

图片4.png

这3点投资逻辑,对于项目所处的市场空间、行业优势、竞争优势都做出了十分严格的量化指标。通过这套投资逻辑,华映资本对潜在投资标的进行明确的筛选判断,提高投资命中率。

例如此前华映投资的影创科技,它所属的视觉赛道,在此前并没有出现爆发,甚至早年行业还出现过因技术不成熟导致的投资泡沫。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不断完善,它一定代表着未来的增量市场。

华映判断,随着整个移动互联网及5G的普及,该领域相关基础技术成熟度已经全面到达商业化临界点,必将会在未来迎来更大爆发。

像MR眼镜等产品,极有可能是继智能手机之后引领下一波大商业浪潮的交互方式。

同时,这个行业存在相当的进入门槛,需要投入大量时间资金等资源进行产品研发、产业生态构建。

数据也证明市场正在加速扩张。

影创科技在MR领域实现了全球出货量第一,在VR生态级操作系统领域,实现了国内出货量第一。2020年,其AR眼镜出货量2万台,VR眼镜出货量8万台。这也符合华映资本“行业第一”的投资逻辑。

在得到华映资本投资后,影创科技又得到了资本的多轮认可。

03 抓住未来科技巨头的小时刻

至此,华映资本的投资策略已非常清晰:

沿着数字化的主线,在内容、消费、科技领域进行投资布局,以“投创新、投变化、投早期”的宏观策略,通过“增量市场、细分前三、极高壁垒”的投资逻辑,尽可能准确的抓住那些因技术创新而出现的新的投资机会。

在华映看来,一个好的投资逻辑是可以穿越行业、穿越周期的。它可以简单易行的找出商业行为的本质,指导投资人在机会出现时更有效的抓住机会。

这也就是为什么华映能够在外界高度不确定的情况下保持自己的投资节奏,并且持续投到优质项目的原因所在。

那么,在这种视角下的华映资本,接下来的布局重点将会聚焦在哪里?

从中国整体劳动力人口的数据来看,中国人口在2010年触顶之后逐年下降,过去依靠劳动力推动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已然消失,如今中国经济的新的增长引擎必然来自于技术进步,这也是中国“科技强国”的战略所在。

而科技创新无疑是华映投资版图的重要支点。

在2021华映资本年度大会上,量子计算、物联网、元宇宙、5G、云计算、硅光芯片这些未来科技也从过去的鲜为人知走到了舞台前。 

而在这些领域卓有成就的本源量子、机智云、众趣科技、中兴通讯、中科海微、天云计算、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等,都在切实推动着中国科技领域的爆发。

正如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季薇在大会上所说,未来10年是科技的10年。技术革命无疑将会带来商业模式的颠覆创新,但这个过程有可能很长,也许3~5年,也许10年,甚至更长。

但作为一家专注早期、陪伴早期创业者成长的基金,华映要做的,就是选到那些未来最优质的科技企业,并抓住它们。

“对于科技赋能型企业,我们一定要给出更长久的耐心,你不能指望在一年内估值就翻好几倍,每个伟大的公司都曾经有过这个时期,要抓住伟大公司的小时刻。”章高男说。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