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签的“网络效应”真的靠谱吗?
5174
2022-03-31 14:04    文章来源:电子签轶事
文章摘要:“网络效应”究竟是增长利器,还是一场空话?

在上上签CEO万敏的每次发言中,总会提到一个关键词“网络效应”。

由于出现的次数过多,所以难免不引起我的好奇心。今天就来剖析下“网络效应”。

图片1.png

(截图来自百家号)

saas.png

(截图来自公众号:saas生长的山土地)

万敏认为电子签名行业渗透率虽然相比美国市场,仍处于较低阶段,但是由于网络效应,头部企业链接用户的数量越来越多,优势也越来越大,其他平台空间越来越小。

万敏对网络效应的解释是:签合同这一行为天然具有社交属性,因此电子签名行业是网络效应特别明显的赛道。具体表现就是:当头部企业固定使用一家电子签名平台后,会带动其周边企业使用相同的电子签名平台,形成链状的网络效应。上上签就是网络效应在电子签名行业的显著例子。

经查阅资料,对 “网络效应”的研究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定义为:一种产品对一位用户的价值取决于该产品的其他用户的数量,即网络的用户基础是网络效应的决定性因素。

简单说,这种模式是由正反馈引起的:随着某一产品用户基础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用户发现使用该产品非常值得。最后,产品达到临界容量,占领了市场。

这样的产品并不少见,类似我们熟悉的微信,就有这样的效应。

回归到电子签本身而言,网络效应真的站住脚吗?


01 绑定头部客户,就能坐享其成?

万敏说法是“当头部企业固定使用一家电子签名平台后,会带动其周边企业使用相同的电子签名平台,形成链状的网络效应。”

我们知道,C端产品更容易产生网络效应,这类产品首先符合网络效应的本质,随着用户使用量增加,产生的内容价值使用户粘性增加,其次由于产品优化迭代形成属于自己的壁垒,用户转移成本增加。

而电子签名作为To B领域的产品,有哪一家电子签企业在服务与产品层面构成绝对的壁垒?

我将周边企业理解为企业上下游客户。如果该企业话语权足够大选择了电子签厂商A,那么他的上下游大概率也会使用A,不过仅作为接收方签署。

当上下游的企业与他人签约时,一定是使用A吗?

除此之外,电子签行业中某些厂商将抢占头部大客户作为向投资者夸耀的资本。但现实是电子签行业是充分竞争的市场,头部客户基于自身利益变更供应商是常有的事。

电子签名行业考验的是综合实力,保持服务与价格上的优势,持续留住原有的优质客户,本身就并不容易。所以电子签对头部客户的绝对绑定一定存在吗?


02 靠SaaS就能垄断市场?

电子签作为To B的产品,对于客户而言,首要价值是提升效率与降低成本,其次是安全性和法律有效性保障,保证签约的安全合规。

现实中相较于普通客户,中大型企业的需求非常复杂,所以当前各玩家的解决方案也有着一定的差异性。

e签宝一开始是从政府场景以及大型企业切入,一直主做电子签章本地化业务,后来从服务商转型为SaaS平台。

契约锁专注全场景的电子印章和实体印章统一管控,现在强调打造数字身份、电子签章、印章管控、电子档案在内的数字可信基础。

法大大在业务方面能够提供合同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外,其公司也注重法律方面,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网络仲裁等法律服务。

腾讯电子签平台推出的微信小程序“小收据”和“小合同”是主打“轻合同”场景,更多是面向C端用户开具收据、签订合同需求。

而上上签聚焦电子签约SaaS公有云业务。

也就是说各家企业侧重点、产品标准等各不同,各家差异化的模式能够满足其特定领域的客户需求。同时行业客户需求也有着细分、垂直化等特点。作为纯SaaS业务的上上签来说,要想通过网络效应垄断To B市场,并不容易。


写在最后

从电子签行业实际情况出发,网络效应中“当头部平台拥有一定基数的用户后,就会利用先发优势,用户数越滚越大”的美好想象不易实现。现实中也未形成如网络效应结果所说形成“一家独大,垄断市场”的局面。

从SaaS整体盈利情况来看,网络效应也并没有为SaaS平台带来可观的收益。SaaS企业本身也面临着自己的困境。

最后,正是因为网络效应不容易形成,这意味着未来电子签行业将是一场持久战。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