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安德森:纯粹产品护城河在硅谷太少见,SaaS公司护城河是“分销”
2113
2023-03-15 10:15
文章摘要:埃拉德·吉尔著,《高增长手册》第一章节。书中对话马克·安德森的部分,提到了关于科技、TO B和SaaS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的观点

宇婷编辑

本文摘自:埃拉德·吉尔著,《高增长手册》第一章节。书中对话马克·安德森的部分,提到了关于科技、TO B和SaaS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的观点。

马克·安德森是Andreessen Horowitz(安德森霍洛维茨)风投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和普通合伙人。他参与开发了影响力巨大的Mosaic浏览器,并联合创办了后来以42亿美元售予AOL(美国在线)公司的Netscape(网景)公司。他还参与创办了Loudcloud(响云)公司,该公司后来更名为Opsware(奥普斯威尔),并以16亿美元的价格售予惠普公司。马克本科毕业于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计算机专业,现任Andreessen Horowitz投资的多家公司以及脸书和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慧与科技)公司董事会成员。

1、以分销渠道为中心

成功的科技公司的模式总体上是以分销为中心,而不是以产品为中心。它们会转型为分销渠道,这样才能与世界连上线,然后顺着分销渠道把大量新产品推出去。

明明有更好的产品,却打不过有更好的分销渠道的公司。纵观科技产业的历史,这其实才是常例。过去五六十年间,许多巨头公司就是这样崛起的,比如IBM、微软、思科等等。

2、150是邓巴数的处理

如果你的公司发展到了50人,正要往150人发展,你没有马上组建人力部门,那你后面肯定会有大麻烦。

我觉得这是可以解释的。150是邓巴数,也就是你能亲自了解的人数,所以到了50~150人之间的某个点,就做不到每个人认识每个人了。公司里会有一些你从没见过的人。只有5个人、10个人、20个人的时候,公司是一个快乐的大家庭,每个人都认识每个人——好吧,快乐的大家庭不一定,但起码人人都相互认识。CEO与公司里的每个人都有直接的、一对一的关系。一旦公司人数上了50人,情况就变了,必然会有公事公办的职场关系。这时,人力问题就出现了,因为有人会踩到得体和不得体的职场行为之间的红线。毕竟,公司里往来交流的人太多了。

3、固守尝鲜用户的话,只能拿到5%的市场

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条是,每个市场都有尝鲜的人。什么东西都有人尝鲜,真是挺奇妙的。但总是有这么一批人,他们每天趴在产品网站上,寻找新的消费级产品去尝试。甚至有CIO(首席信息官)也爱尝鲜。一些财富五百强企业的CIO以探索新事物为豪——新的关系数据库、人工智能,只要新就行,他们就喜欢。

尝鲜者永远只占总体市场的一小部分。于是,许多创始人,尤其是技术向的创始人会说服自己相信,市场中的其他人会表现出和尝鲜者一样的行为,也就是说,消费者会主动找他们。事实并非如此。

如果你固守尝鲜用户的话,那么你能拿到5%的市场,但拿不到剩下的95%。这就意味着其他人会拿走95%,市场份额的定义就是这样的。

很多情况下,成功公司会用一小部分股权买下掌握尝鲜用户市场的那家公司,这样整个市场就都是它的了。

4、并购是高效创新

思科是硅谷的一个重要案例。这是一家非常成功、非常庞大、非常稳固的公司,而且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并购。然后是谷歌,很明显吧。谷歌传奇中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章节:并购发挥的作用。我觉得吧,人们甚至都不一定记得有好多你今天以为是谷歌原创的产品,其实都是谷歌买来的。

说到防御力,我认为防御力的构建要结合产品创新和分销渠道。防御力是构建出来的。防御力显然是越高越好,于是你就无所不用其极。这就是彼得·蒂尔的“做别人做不出来的东西”的理想化模式,或者SpaceX(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天下英才,尽在我手”的模式。

这种模式的问题是:纯粹产品层面的护城河在硅谷太少见了,因为硅谷的优秀工程师太多了。而且每天都有新的优秀工程师涌现出来,不管是出身斯坦福,还是来自其他国家。于是,蛙跳的问题就来了。其他团队可以借鉴你的成果,然后做出更好的产品。因此,我觉得纯粹的产品护城河当然很好,但真做起来是很难的。

我认为,分销护城河至少同等重要。到了某个时点,拥有分销引擎的人会占有100%的市场,这时引擎本身就是护城河。对一家SaaS公司来说,它可能是销售团队;对一家消费品公司来说,它可能是增长团队。

我有一个有趣的问题:你是愿意要领先两年的产品,还是要领先两年的增长团队?我觉得,对许多消费品公司来说,答案是增长团队。

5、提价是撬动增长的关键杠杆

提价能检验你是不是真的有护城河。如果确实有的话,客户还是会买产品,因为他们不得不买。护城河的定义就是有能力收取高价。所以,头一条,提价就是打开天窗说亮话。

接着是第二条,提价能为分销和后续研发提供更多资金。提价是撬动增长的关键杠杆。因此,提价的公司往往增长得更快。

6、网络效应的问题是来得快,去得也快

我认为网络效应是很好的,但在某种意义上有一点被过誉了。网络效应的问题是来得快,去得也快。有网络效应的时候当然好,但退起潮来是很凶险的。你可以去找MySpace(聚友网)的人问一问,他们的网络效应怎么没了。网络效应能造就强势的地位,原因显而易见。但在另一种意义上,这样的地位是很脆弱的,因为只要有一个小缺口,就会引发全面崩盘。如果一家公司觉得网络效应就是全部答案,那么我总会担心:网络效应能持续多久?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