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揭示九大重点任务:全方位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
5708
2024-03-05 14:30
文章摘要:备受瞩目的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出炉,为中国的未来发展定下了基调

c093daec601f42ffa170317c71271e63.jpeg

备受瞩目的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出炉,为中国的未来发展定下了基调。报告从财政、政府投资、特别国债、未来产业、数字经济、消费、住房、就业、乡村振兴、城镇化、教育、医保、社会保障、开放和环保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划,展示了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蓝图。

1.在财政领域,政府稳健的财政政策取向显而易见。赤字率拟按3%安排,既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撑,又确保财政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这一安排体现了政府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深刻把握,以及对未来经济发展的审慎乐观态度。通过增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万亿元,政府将有力地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改善,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2.政府投资方面,报告提出了庞大的投资计划。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和中央预算内投资7000亿元,这些资金将重点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特别是新型基础设施、绿色能源、科技创新等领域。这不仅将有力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还将为经济增长提供坚实的支撑。

3.特别国债的发行也是报告的一大亮点。政府计划从今年开始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这一举措体现了政府对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高度重视,也显示了政府在关键时刻采取果断行动的决心。通过发行特别国债,政府将确保国家重大战略的顺利实施,提升国家安全能力,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4.在未来产业和数字经济方面,报告提出了前瞻性的发展规划。政府将积极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同时,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举措将有力推动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提升国家竞争力。

5.消费、住房和就业是民生关注的三大焦点。报告明确提出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提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这将有效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消费升级,为经济发展提供内需动力。同时,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完善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将有力解决居民住房问题,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在就业方面,报告强调要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分类完善灵活就业服务保障措施。这将有力促进就业稳定和社会和谐,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

6.乡村振兴和城镇化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报告提出在全国实施三大主粮生产成本和收入保险政策,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现代化。同时,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停车等难题。这些举措将有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7.在教育、医保和社会保障方面,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惠民举措。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提高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和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等。这些举措将有力促进教育公平和提升教育质量,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和社会保障能力,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8.在开放方面,报告强调了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提升外籍人员来华工作、学习、旅游便利度等举措。这些举措将有力推动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和国际合作深化,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通过扩大开放,中国将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分享全球发展的机遇和成果。

9.环保方面,报告提出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相关市场化机制。这将有力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通过加强环保政策和市场化机制的完善,政府将引导企业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绿色发展,推动经济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总体来看,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出的重点工作体现了政府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深刻把握和对未来经济发展的审慎乐观态度。

附录:政府工作报告极简版

3月5日,李强总理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要点如下:

一、2023年工作回顾

  •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2%
  • 粮食产量1.39万亿斤
  • 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
  • 全年新增税费优惠超过2.2万亿元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
  • 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

二、今年主要预期目标

  •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
  • 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
  •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 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
  •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

三、今年部分重点工作

  • 财政:赤字率拟按3%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上年增加1.1万亿元
  • 政府投资: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安排7000亿元
  • 特别国债: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
  • 未来产业: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
  • 数字经济: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 消费: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提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
  • 住房: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完善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
  • 就业:要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分类完善灵活就业服务保障措施
  • 乡村振兴:在全国实施三大主粮生产成本和收入保险政策。加强充电桩、冷链物流、寄递配送设施建设
  • 城镇化: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停车等难题
  • 教育: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
  • 医保: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
  • 社会保障: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在全国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多渠道增加托育服务供给
  • 开放: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提升外籍人员来华工作、学习、旅游便利度
  • 环保: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相关市场化机制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