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交与协同的春秋战国生态像,谁将胜出?
3267
2016-05-31 19:09
文章摘要: 现在企业社交与协作太火,大量企业不管自己产品的基础核心应用是什么,都愿意和企业社交与协同扯上边。
如醋哥前文《支撑组织变革的企业社交与协同需要什么》所述,企业社交与协同由一家提供完整服务与解决方案的难度会比较大,要由生态圈来完成,如下图。
他们的产品与优势在那里,他们的目标在那里,一起
现在企业社交与协作太火,大量企业不管自己产品的基础核心应用是什么,都愿意和企业社交与协同扯上边。
如醋哥前文《支撑组织变革的企业社交与协同需要什么》所述,企业社交与协同由一家提供完整服务与解决方案的难度会比较大,要由生态圈来完成,如下图。

他们的产品与优势在那里,他们的目标在那里,一起来看。
面向大中型企业市场
对于用友超客、企业岛以及云之家等新型厂商。
产品方面,用友超客的产品UI以微博类产品为基础,优势是全新架构与模式,拥有用友传统客户基础,能够与ERP等产品集成等。
企明岛UI以传统的SNS为基础,深耕一些大客户,通过定制不断完善产品,优势是已经有一些成熟客户,不足是没有形成可扩张的平台,规模较小。
云之家则直接山寨Yammer,优势是起步较早,背靠金蝶,但技术与平台虽然增强。
上述几家,除企明岛外,内心深处都有一颗平台的心。
对于蓝凌、致远与泛微等老牌厂商。产品方面,需要底层架构与产品功能等做出较大变革甚至是重构,交互界面需要改进;优势是已经拥有较多客户。更关键是能否重新开始的心与执行心。这几家一直想要平台的心,也从未死去。
面向中小企业市场的厂商
面向中小企业市场的厂商还有更多,这里只列出了几个较知名的厂商。
其中今目标的目标就是平台,UI与交互是基于传统SNS模式,号称已经拥有200万用户,采用全免费模式,通过其他方式变现,目前看到的一个尝试手段是与搜索引擎谷歌合作广告。优势是号称已经拥有大量用户,不足是产品没有粘性,如果不能够形成生态将加大不确定性。
畅捷通工作圈是基于微信UI与交互,功能与产品底层架构是所有厂商中最成熟的,优势一是几年前在美国硅谷设立研发中心,几经折腾已经基本成熟;优势二是拥有较强的原有渠道与客户群体;优势三是未来将能够进一步加强与T+、T3、T6的更深度集成。
明道也是纯协同厂商,优势是拥有较长时间的领域深耕经验,不足是产品研发与技术后劲。
其他云办公、微洽、iWorker等是刚刚成立不久,通过拥有一些特色与资源进行应用,刚刚开始。
上述这几家,除今目标明确喊出平台目标外,畅捷通的工作圈最有黑马实力。
企业通讯
在企业通讯一栏中,钉钉、微信与班聊是以企业通讯为主的应用。其中钉钉以“多人电话+企业IM”为核心,辅助以企业网盘,因为这些是刚需,所以,在公关、广告与市场的强力推进下,迅速赢得了一定市场,并且目标明确就是做平台与生态。
虽然有海量的社交人群,但再怎么以“连接”为口号,微信企业号在企业社交与协同市场,本质上还是一个企业IM。再加上有一些互联网企业相关的风气,包括原来做传统IT的人,到了微信企业号后,表面说话看上去谦虚,但口气与其他基本上都透露着一股盛气凌人的牛逼劲头与高傲范儿。即使面对客户,骨子里也充满着生来就有的那种特殊优越感,更是有一种居高临下的要迅速改造对方的迫切感与使命感。所以,所以,所以,一直是进展缓慢,也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钉钉与微信企业号,尤其是钉钉,比较惨的就是班聊,平台梦与协同梦怕是危险了。
其他容联.云通讯、环信、云之讯、融云、用友嘟嘟,依靠自身的资源与优势都能够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融云具有运营商背景,用友嘟嘟本身就有虚拟运营商牌照。这几家平台梦只是做做,基本也没有。
文档管理与项目协作
对与文档管理与项目协作这一栏,没有加入微软件office365。国内金山抓住移动的风口,悄悄赢得了不少市场,让醋哥没有想到的是,遇到了不少90后都在使用金山的WPS。虽然微软365有很强的竞争力,但在国内对于个人而言,难用与速度是众人皆知的,不少媒体朋友安装了又下载换回桌面版。对于企业使用暂不清楚。
在这一领域的中小企业市场,Teambition、石墨、Tower通过口碑赢得了一定市场。
在企业网盘这一项,醋哥不想多说。只是说来真巧,就在昨天早晨这篇文章写到一半时,看到崔牛会的大崔出了一篇稿子,《对于钉钉?微信将推出工作APP,微信在下的一盘什么棋》,写了不少内容,但就一个意思,微信要出一个单独的工作APP了,投入力量很大100人,来势迅猛,且可能要势不可挡。
但醋哥想说的,即使单独APP,难道要再出一个就是披着企业协同马甲的,但本质是“企业IM+多人电话”的应用吗,与微信是啥关系,如果不是这样,原来说好的只专注“连接”,有所为有所不为,说好的生态圈生态链呢!
但不管如何,未来,这个市场会很精彩也会很惨烈。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