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信息化化研究中心:EMM渐成标配 资本成重要驱动力
2015-03-09 20:56:07
- EMM产品厂商品牌知名度开始呈现梯队化趋势。认知度最高的厂商依然是国外厂商VMware(Airwatch)和SAP,这些厂商主要来自于其公司背景的巨大品牌效应,位于国外厂商的第一梯队,而MobileIron、IBM MaaS360、Ctrix XenMobile等产品的知名度位于第二梯队。国内厂商品牌知名度较高的有烽火、国信灵通、华为、正益无线、天畅信息等,占据了国内厂商市场的第一梯队,而相应东软、嘉赛、宝立明威等厂商虽然其产品具有相当的技术水平,但对品牌的关注度不高,影响了用户对于这些公司产品的判断。
EMM产品市场整体认可度分化现象较为突出。国外厂商MobileIron和VMware AirWatch等品牌认可度较为突出,国产品牌烽火、华为等品牌凭借出色的综合产品能力和售后服务水平,在客户认可度方面位居前列。
EMM产品发展进入“深水区”,实现多方共赢、提升落地实用价值成为市场发展主旋律
- EMM产品功能竞争的焦点集中在多系统兼容性和对用户数据的有效保护。多系统的兼容性和数据的有效保护主要体现在对不同操作系统的支持能力,主要指移动设备管理(MDM)产品对iOS、Android、Windows Phone、Blackberry等移动操作系统、及同一移动操作系统不同版本间的支持能力,用户数据信息有效保护能力包括数据丢失防护、擦除、数据加密、数据备份及恢复等多方面的能力。
- EMM产品市场竞争从“拼概念”走向“拼落地”,成功案例在竞标中的价值远高于概念营销。EMM产品逐步由概念包装回归到实际落地应用上来。用户开始更为关注EMM产品对企业整体移动信息化管理功能,安全防护水平等“要害”问题。各个厂商在产品推广中不再是“务虚”的强调其功能的全面性,而更为突出其专业性、特色型。
- MDM让位于EMM已成“定局”
- 伴随着行业用户移动信息化发展的不断深入,MDM已不足以应用日益复杂化、多样化的移动互联网网络环境,未来来看,移动设备管理(MDM)厂商开始加速向EMM产品演进步伐,最终形成移动信息化平台或移动安全整体解决方案或BYOD安全的加固方案。
- 伴随着用户对移动信息化应用依赖度的不断提升,EMM产品在企业内部安全管控的价值将日益凸显。
- 在移动信息化应用环境下,企业移动应用被下载安装到众多不同类型的移动终端上,方便员工可以随时随地使用,而传统管控系统的边界基本在于企业内部设置的固定PC终端、受到防火墙保护的内部网络、限定的办公空间范围内,移动信息化带来的终端、网络、使用地点、时间等边界的跨越使传统的管控系统已经难以覆盖,各类隐患使传统信息化条件,均需要EMM产品提供更为全面的管理支撑。EMM产品不仅突破了传统管控系统边界,能够实现跨区域、时间等限制的管控方式和具体的管控系统。可以说,EMM产品已基本成为了移动信息化发展的“标配”产品,产品所带来的边际价值伴随着用户移动信息化应用的不断深入而快速提升。
- 信息安全问题将是促使企业采购EMM产品的直接应用需求。
近年来移动病毒正在加速演变且数量呈几何级增长,典型病毒包括:基于iPhone平台的病毒Eeki,进行蠕虫恶意传播、修改主屏图、通过BYOD模式进入企业内网等。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安全风险已变得更为复杂多样,企业移动应用将面临更为突出的安全挑战,这也将引起越来越多企业对安全管控重要性的认识。
- 资本力量成为来EMM产品市场加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全球移动信息化发展浪潮超乎想象,用户对EMM产品的应用需求从单纯的设备管理迅速过度到应用、数据的等全面的移动管理时代,基本没有给厂商产品自研的时间,通过资本运作快速提升产品覆盖度成为抢占市场先机的唯一途径;
二、EMM产品作为移动信息化应用时代的“标配”型产品,其平台性、基础性、全面性、极具发展潜力等诸多特征使其更加吸引资本的目光,也促使更多的资本力量进入EMM产品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