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掘IT的价值点?
3254
2016-06-04 18:08
文章摘要:  近年来,国内企业信息化应用逐步走向成熟,各种纷繁复杂的问题随之而来,比如CEO面对不断追加的IT投资无法评估,业务部门抱怨系统不好用,IT部门支持不力等等,这些都导致了诸多信息化项目的延迟、搁浅或者最终被证明失败,极大挫伤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最终企业开始认识到:只有经过全面科学的IT评估,实现与企



  近年来,国内企业信息化应用逐步走向成熟,各种纷繁复杂的问题随之而来,比如CEO面对不断追加的IT投资无法评估,业务部门抱怨系统不好用,IT部门支持不力等等,这些都导致了诸多信息化项目的延迟、搁浅或者最终被证明失败,极大挫伤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最终企业开始认识到:只有经过全面科学的IT评估,实现与企业战略目标、业务环境等相一致的IT投入,才能为企业带来真正的价值。可以说IT价值评估,是促使信息化步入科学和健康发展轨道的重要保障。

  那么,如何对信息化进行评估?如何发掘IT的价值点?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我们发现对于信息化投入的评判,可从两个方面考虑:节约投资和创造收益。前者相对容易,可通过对比历史资料获得;而对于新增收益,就更为复杂,因为收益的变化往往是企业业务、管理和信息化三个方面综合变化的结果,并且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

  业务开拓、管理优化和信息化提升可以说是企业发展的三驾马车。业务开拓的目标在于“战必胜,攻必克”,管理优化的境界在于“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而信息化提升则立足于“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保持运粮道路畅通无阻”。这样,信息化、业务和管理三种因素的相辅相成,就更增加了对信息化价值进行精确评估的难度。

  纵观国外,信息化价值评估经历了原始的ROI(投资回报)、TCO(总体拥有成本)和回归后的ROI(在原有基础上引入了灵活性、个性化和标准化等指标)三个阶段。信息化本身作为一种持续的投入,其评估的标准和手段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信息化价值评估各项指标的比例很难有唯一的放之四海的准则,找到适合企业当前发展情况的最佳平衡点才是应有的态度。

  特别是国内企业在所处的宏观环境和行业以及竞争者、客户、供应商、内部组织机构等方面千差万别,这就决定了中国企业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评估模式,而应有选择的借鉴吸收。在评估具体实施中,不可能采用100%定量或者100%财务计算的方式。

  在中国历史上,一个历史人物,对其的评价往往褒贬参半,这源于评论者的不同评判标准和角度,这也使后人能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历史。同样,信息化绩效的评判标准和手段也要经历百家争鸣的阶段,让处于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国度的企业通过实践自由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评估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松紧适度”的评判体系,既不僵化也不空泛,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价值评估本身的作用,并避免因评判方式的不当而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