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Target中国原创】
哎,真是讽刺!只有那些经历过灾难的公司才明白业务连续性的价值。那么其他大多数人呢?
业务连续性咨询师Paul Kirvan说:“当对大部分领导者谈一个需要两万、五万或者十万的计划,而且还会束之高阁集灰蒙尘, 那些这些领导的反应肯定是‘对不起,我要运行业务’。”
我在证明业务连续性价值的采访中不断听到不同的意见。业务连续性的相关销售非常困难,不只是因为这些业务领导人不愿意花钱,而更愿意挣钱。
Kirvan说,这个领域还处于幼年——只有35年的历史。该行业的工具并不都非常复杂。在破坏事件发生前,量化业务的影响,这样就可以指定一个有效恢复业务的计划,而这是一种软科学。
Burton集团的分析师Ramon Krikken发现其他公司发生的灾难,仍然是向上级证明业务员连续性计划价值最有力的工具。
在美国还有另一种元素导致很难为业务连续性取得资金,那就是Kirvan所谓的“文化特色”。
Kirvan在英国工作过多年,而且现在还是业务连续性研究所(Business Continuity Institute)的成员,他说英国和在欧洲其他国家对业务连续性的看法不同。当然,英国是该行业种接受程度最高的业务连续性标准——BS 25999的发源地。但是这不仅是标准或者证书,他说。
他说:“(英国的)文化倾向于预测可能的问题。”他说业务连续性必须要严肃对待,原因可能是近年的IRA问题,以及更近的2007年的恐怖爆炸。
Kirvan说:“相反,我们(美国)的文化是一种先锋精神,这种‘我们可以处理任何事情,就交给我们吧’的态度就不是那样看问题的。”美国的业务关注目前的状况,并倾向于相信未来会更好。
他说:“这么多年来我从美国业务上看到的典型反应是‘嗯,我们从来都没有遇到重大问题,那么为什么要担心呢?当它发生的时候我们会处理的。’”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