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面貌日新月异:五大值得观察趋势
3769
2016-06-04 18:12
文章摘要:  1. IT消费化   这个现象始于2007年华尔街日报公布了几个技巧,协助商业人士规避 IT 部门的管理。当时,这个情况还不怎么流行,多半是power user带着自己的Palm Treo去公司,利用未经许可的Web工具来搞定公事。   但至今,消费化已经是一个十分普遍的趋势,除了少数 IT 管理超级严格的公司,大部分组织都得面对这个



  1. IT消费化

  这个现象始于2007年华尔街日报公布了几个技巧,协助商业人士规避 IT 部门的管理。当时,这个情况还不怎么流行,多半是power user带着自己的Palm Treo去公司,利用未经许可的Web工具来搞定公事。

  但至今,消费化已经是一个十分普遍的趋势,除了少数 IT 管理超级严格的公司,大部分组织都得面对这个问题。员工会携带自己的上网本或智能手机来公司,连上企业系统。更多人采远距通讯,或一周有一两天是在家上班的。而 Web 工具的数量也大幅增加,许多甚至成了上班族最爱,比如Evernote、 Dropbox、与 Google Docs等。

  这让 IT 得拟定更符合实际与有效的政策,协助用户了解哪些工具适合哪些情况使用,且安全无忧。

  2. 无疆界网络

  旧的 IT 安全模式是在企业网络周围筑起一道护城河,只允许受信赖、获得授权的员工进入城堡中。不过这种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企业得作更多例外授权,比如 VPN 用户在家工作、用户在外面使用智能手机联机等。

  也因此,今日 IT 安全模式比较偏向风险管理,而非网络保护。企业得辨识出哪些是最重要的数据,并确保不管由何人何处或何种设备存取,数据都会受到保护。

  3. 云机房

  企业总部(甚至是区域总部)最昂贵又最麻烦的部分通常是数据中心,也因此目前许多企业才会想要做整合或把内部数据中心作简化,甚至把数据中心外包。

  有些是实行偏重在云运算应用,比如Salesforce.com,有些则向业者(如Amazon AWS与Rackspace)租用服务器容量;有些则采比较传统作法,仅租用机房空间,解决电力、冷却与电信备份问题。

  诸如微软与EMC也看出这个走向,他们也希望分一杯羹,因此他们会鼓励企业用户把所有服务器都虚拟化,建立所谓的“私有云”(private cloud),如此可兼顾云解决方案的弹性,但又具备自家机房的隐私与安全性。

  4. 外包还是很红

  每次跟 IT人员提到外包(outsourcing),很多人惯例都会有不屑的反应(尤其在美国),这是因为提到外包,大家总会联想到"off-shoring",后者的作法是把入门写程序或IT维护之类的工作转移至海外工资比较低廉的国家(如东南亚)。

  不过外包其实是一个比较广泛的趋势,off-shoring只是其中一环,外包有许多不同模式,因此预期未来还会加速成长应该甚为合理。大企业诸如IBM、HP与Verizon Business都有提供许多维护服务可接替IT部门职务。在有些情况下,他们甚至会保留原有IT员工,并留在原组织,只是该职务的薪资是由供货商支付。这样的最大效益是有全天候24/7的监控,毕竟这些大型供货商有各式专门人才可因应各种麻烦的事情。

  当企业把IT维护的部分作了外包,则内部 IT 部门的主要职务将是商业分析与项目管理。

  5. 移动平台的崛起

  计算机革命让企业每个办公桌上都有一台PC,且从销售柜台到仓库、医疗诊断期间都脱离不了计算机。当然,桌面端PC对于知识工作者依然十分好用,但对于需要四处移动的工作者而言,固定的PC往望会改变他们原本很自然的工作流程,因为他们得回到固定地点来输入数据。但这一切已经开始出现改变。

  移动计算机(如智能手机或iPad之类的触控平板)在过去四年已经出现长足的进展,这类设备都是instant-on、且触控屏幕学习容易,还有全新的应用程序生态体系。未来几年内,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这类移动平台的部署,员工不再需要被锁在固定的PC,而可以用更自然的方式来跟人或产品作互动。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