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互联网标准将如何最终引发一场移动革命
4446
2016-06-04 18:25
文章摘要:  这就是为什么“以Web为中心”在移动设备领域的前景尤其光明的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它有助于弥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相对于 PC 和笔记本电脑的一大劣势,即它们的处理能力相对较弱。缺乏处理能力这个弱点在一定程度上迫使人们优化特定设备的性能,为应用(或apps)的爆炸式增长提供了动力:根据Zokem研究公司在2011



  这就是为什么“以Web为中心”在移动设备领域的前景尤其光明的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它有助于弥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相对于 PC 和笔记本电脑的一大劣势,即它们的处理能力相对较弱。缺乏处理能力这个弱点在一定程度上迫使人们优化特定设备的性能,为应用(或apps)的爆炸式增长提供了动力:根据Zokem研究公司在2011年3月进行的一项研究,智能手机用户目前每月花在应用上的时间平均超过11小时,比用于浏览网页或通话的时间还要多。HTML5有可能改善移动体验——它的规范支持浏览器在本地存储的数据量是目前的1,000倍,因此,用户可以在离线期间工作(例如撰写电子邮件),当接通网络时,他们的设备会自动更新。此外,软件和应用的运行速度更快了,因为复杂的处理任务是由网络服务器执行的,不过,移动网络的容量必须继续增长,才能满足更繁重的数据需求。

  当然,并非所有程序都适合通过浏览器运行,而且HTML5也不是即将出现的第一个候选通用平台:已于2010年被甲骨文 (Oracle) 收购的Sun Microsystems 就曾承诺,凭借它的 Java 语言,程序员可以做到“编写一次,随处运行”。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从来没有人保证仅凭一种标准就能通吃(参见附文“赢得Web标准之战”)。开发人员编写应用和消费者购买应用的速度令人目眩,而根深蒂固的习惯可能很难改变。以Web为中心的模式可能会在用户中引发安全恐慌,因为程序不再安装在特定的设备上,而且数据采用了远程存储方式。在标准和浏览器方面可能都存在各自为政的问题。毕竟,谷歌的 Chrome、微软的 Internet Explorer 以及Mozilla 的 Firefox 等现有的浏览器处理现行 HTML4标准的方式并不相同2。

  虽然可能存在这些不利因素,采用 HTML5的网站还是在与日俱增。众多硬件制造商站在 HTML5一边,开发社区正努力以非常快的速度拿出方案保护云中数据的安全。因此,我们预测,在未来三到五年中,所有移动应用中会有超过半数转向HTML5,而且转变的比例和速度可能还会比这一预测高得多。无论转变的速度有多快,这都将对消费者和企业产生巨大影响。

  对消费者的影响

  我们不妨来看看现在的很多消费者用移动设备来完成的一项简单任务:阅读新闻标题。现在,这项任务需要访问特定的网站(往往会是一项令人沮丧的拖沓的活动),或者需要在所用的每个设备上分别安装应用,而且每次访问那些收费网站时都得支付一笔费用。采用以Web为中心的模式,在理论上,可以从任意设备通过浏览器访问单个应用,只需支付一次费用就完全搞定。由于所有内容都存储在云中,人们可以毫无障碍地共享和访问计费信息和偏好设置,所有设备都能保持同步。消费者可以先在平板电脑上阅读一篇文章,然后转到笔记本电脑上,继续接着阅读。更高级一点的情况是:消费者可以在台式机上启动即时短信或视频聊天对话,然后在自己的智能手机上继续交谈或发短信。对消费者来说,关键在于:以Web为中心象征着朝向真正的“智能”设备迈出的重要一步,“智能”设备能够在任何地方提供同样简单、相关和个性化的体验。

  对业界的影响

  消费者行为的这些变化可能会影响电信、媒体、技术乃至广告等诸多行业的经济法则。例如,随着有越来越多的网上商店销售可跨设备使用的应用,残酷无情的竞争可能会让广告代理商们由衷地怀念当初在移动广告收入中享受多达40%分成的日子。我们可以简单地设想一下:在一个内容无处不在的世界里,操作系统与Web浏览器对制作并分发软件和应用的相对重要性也在变化,这对后来跟进的参与者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软件开发商。目前,每当一种应用销售给消费者时,它的开发者都要向设备制造商、电信运营商或操作系统开发商支付最多达30%的分成。在以Web为中心的环境中,开发商可以避免这些中间环节:不仅同一款应用可以跨所有设备进行销售,而且任何人都可以建立网上商店,将应用直接销售给用户。例如,谷歌已经开始向通过 Chrome 网上商店销售应用的开发者收取大约5%的分销费3。此外,一个开放平台的出现可能会激励规模较大的企业快速引入基于移动技术的程序,用来管理客户关系、营销和供应链。

  电信运营商。对于电信运营商,以Web为中心可能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以Web为中心会刺激人们对于移动互联网服务的需求,由于消费者寻找可以跨多种设备使用的应用而为运营商创造机会;而且它也有助于缓解原产app商店一枝独秀的局面。另一方面,运营商并不能保证能从新apps中赚到钱,可能出现的数据通信量激增现象需要对网络基础设施进行大量投资,而且那些提供基于Web的移动语音和视频服务的公司将使运营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内容提供商。以Web为中心会为内容提供商带来创收和节约的机会。在创收方面,消费者可以在移动状态下轻松地访问以Web为中心的内容,从而促使他们对于更及时、更贴近自身需求的资料产生兴趣。此外,由于消费者在各种设备上都能顺畅地访问 HTML5内容,因此,可以为提供商(例如电视公司和影业公司)创造更多机会,使之能够向消费者直接提供节目,或通过苹果公司的 iTunes 等聚合程序来提供内容。最后,广告可以支持更多移动内容。如今,诸多平台呈现出各自为政的格局,使在线出版商很难针对大批用户管理广告库。消费者锁定和测量等高级功能可能会移植到移动Web环境。当然,这种发展无疑会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引发更激烈的竞争,让这个新的环境同时充满活力和挑战。

  第二位的好处在于节约,节约开支是通过避免应用在不同平台间转换的成本(目前,这一项在原始开发成本中所占的比例通常在50%左右)来实现的。例如,报纸和杂志可以仅制作一次内容,然后,毫无障碍地提供给多种设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并扩大覆盖范围。

  设备制造商。以Web为中心可能会增加消费者的“设备无关”意识,继而降低某些参与企业对于开发商生态系统的控制力,并可以加快移动设备的商品化进程。然而,这种转变的确创造了机会。制造商将能够更有效、更轻松地将软件和硬件体验融合在同一种乃至多种设备中。他们可努力开发能跨多种设备使用的优秀应用,并且加速推动相关工作,使在多种设备间进行的数据同步和存储更简便易行。最后,他们(通过与运营商合作)对选择哪些Web为中心的服务和应用为默认的设备嵌入式服务和应用,具有一定的控制力。

  对高管意味着什么

  消费者的使用会促成很多与“以Web为中心”相关的创新。随着信息技术向以Web为中心的平台转移,并逐渐远离当前需要硬接线的基础设施和应用,上述创新最终可以为企业带来诸多好处。这些都是企业层面的问题,如果首席执行官对自己的企业能否应付这些问题没有信心,那么,就应当着手敦促高层团队了解这些问题的重要性。

  首席营销官

  “移动网络(m-dot) 革命”4是指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移动设备访问企业和产品信息的一种强烈趋势,它的出现将对首席营销官们产生最重大的影响。很多企业已经在尝试各种创新的智能手机应用;例如,大众汽车 (Volkswagen) 发布了一款热门的 iPhone 赛车游戏。移动Web浏览器的功能变得更加强大,使企业能够继续利用它们来为用户直接营造富有吸引力的体验。此外,首席营销官们将需要敦促自己的团队开发出强有力的移动广告战略,不拘泥于当今的许多企业采用的单纯向应用中插入广告的做法。例如,HTML5会为更频繁地使用视频广告创造机会,而开发强大的移动功能也可以对营销策略的发展产生刺激作用,包括通过监视购物活动来派发针对特定地点的实时优惠券。

  首席信息官

  以Web为中心给企业带来了额外的压力,促使它们向企业云基础设施投资。例如,将来的消费者、员工和供应商都会通过使用运行Web应用的移动设备来进行通信和交互,而首席信息官应当为这一天的到来做好准备。这种现象不仅会扩大企业的业务覆盖面,还会格外重视分析工具的作用。而且,还能提高那些能利用Web为中心的环境所提供的新信息和互动方式的企业的竞争力。

  首席信息官必须要做出判断:通过横向引进(即跨行业引进,例如 Salesforce.com 等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和纵向引进(即在行业内引进,例如医疗保健行业的移动电子病历或在保险业中使用智能手机进行理赔)丰富的应用,是否能够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以Web为中心也有望实现一些较小的生产率提高措施,例如允许用户在本地存储内容,以供日后上载。员工将因此能够在未连接到互联网的情况下工作,例如,在乘坐飞机时。

  首席执行官

  从首席执行官的角度来看,以Web为中心应该成为涵盖范围更广的紧急要务之一,以求提高移动营销在企业战略中的重要性。首席执行官需要做好准备,当他们不可避免地面临自己的企业如何应对移动网络革命这一问题时,能拿出对策来。这场革命会将移动要素注入到包括商务、广告和公共关系在内的方方面面。然而,首席执行官需要做的不仅是协调各个职能部门的移动计划。他们必须采用一种着眼于全局的方法来应对以Web为中心所带来的整体影响,应对由此而重塑的企业与员工和客户之间的互动方式,以及应对随之而来的挑战和机遇。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标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