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概念还是真实用 解密3D在打印业的应用
3278
2016-06-04 19:24
文章摘要:2010年,由卡梅隆导演的《阿凡达》令人们对于3D效果的沉迷达到极致,藉此,3D热潮一发不可收拾。而这股浪潮也开始涌入IT产业的每个角落,琳琅满目的以3D为卖点的产品频频亮相,如3D电视、3D游戏、3D显示器、3D投影机......  现如今,“3D打印机”也已成为热词,打开搜索引擎,键入关键词“3D打印机”,可以检索到数百万甚



     2010年,由卡梅隆导演的《阿凡达》令人们对于3D效果的沉迷达到极致,藉此,3D热潮一发不可收拾。而这股浪潮也开始涌入IT产业的每个角落,琳琅满目的以3D为卖点的产品频频亮相,如3D电视、3D游戏、3D显示器、3D投影机......

  现如今,“3D打印机”也已成为热词,打开搜索引擎,键入关键词“3D打印机”,可以检索到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相关信息。不仅如此,令人振奋的是,已经有很多“3D打印机”的实物出现,并运用于多个行业。

      不久前,美国的德雷塞尔的大学(Drexel University)宣布,其科研人员研究出了一种利用3D扫描仪和3D打印机将恐龙“复活”的新方法首先利用3D扫描仪创建恐龙骨骼模型,然后使用“3D打印机”将其制作出来。

  更早的时候,国外厂商Roland推出应用于模具“打印”三维打印机iModela。

  然而,“3D打印机”并不为国外所专美,在去年,华中科技大学更是研发并生产出世界最大激光快速制造装备,这款“3D打印机”已从最初可以快速制造拳头大小的鼠标,到近年来可以快速制造出半人多高的大器件!

  事实上,在这些铺天盖地的报道中所提及的“3D打印机”跟我们平常所见的打印设备完全是两码事。所谓“3D打印机”不过是模具成型设备的一个通用称呼而已,它所使用的“耗材”并不是常见的墨盒、硒鼓或纸张,而是水泥、塑料、木头、蜡质等,通过对这些材料的重塑造型,使之成为最终想要的模型或模具。

  目前,“3D打印机”主要应用于某些特殊行业,如医疗、科研、生物、艺术等领域,并未被真正应用于日常办公领域。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