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晨报0122:政务IT
4004
2016-06-04 19:30
文章摘要:【TechTarget中国原创】信息化晨报每天将为您筛选昨夜今晨IT市场最值得关注的新闻资讯及行业分析。 资讯:各地两会 政务信息化如何落地? 重庆市政协委员尹华川在2014重庆“两会”期间表示:“重庆电子政务目前大多各自为政,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犹未严重”,要实现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统在一个口
【TechTarget中国原创】信息化晨报每天将为您筛选昨夜今晨IT市场最值得关注的新闻资讯及行业分析。
资讯:各地两会 政务信息化如何落地?
重庆市政协委员尹华川在2014重庆“两会”期间表示:“重庆电子政务目前大多各自为政,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犹未严重”,要实现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统在一个口子上来进行资源的配置。首先,电子政务网络体系尚不完整,各级、各部门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均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互联互通程度低。拿政府各个部门信息系统为例,看似已建立多个自成体系的纵向网络,但标准均不统一,各政府部门之间没有互联互通,数据无法实现共享。这既是资金浪费,也无法为其他相关部门提供系统数据和业务关联服务。江苏人大代表、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杨知评:现在不少人对信息化还存在一些误解,认为只是产业发展的一个辅助工具、后台支撑,更多停留在工业生产使用计算机、自动化等概念上,实际上信息化已经走到前台,成为新的生产力。政府信息化提了很多年,实际上相比市场信息化还有很多差距。信息化本质是管理,而不是技术,关键要穿透利益格局、打破固有边界。目前政府部门的信息化资源整合到一起了,建立了公共数据中心,但这只是物理整合,还没完全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降低社会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等应有的成效还是没体现出来。
他山之石:国外政府IT的经验和教训
加拿大 政府云优先
在美国,公共云供应商(如AWS)与政府机构一起共同合作设计“政府云”。而加拿大IT的从业者们已厌倦了跟随美英两国的脚步,他们呼吁政府应实施政府云。基于英国“云计算优先”的政策,他们将要求政府机构在考虑其他技术方案之前应优先考虑使用云计算服务,并将其作为该国技术与政府部门现代化建设的一部分。位于多伦多的云计算最佳实践网络的创始人兼CEO Neil McEvoy认为,政府云是一个短期的选择。它是某种意义上的半云计算。洛杉矶Palo Alto的开放城市实验
在这个互联网世界,市民期望能方便及时的得到市政府的消息。然而在洛杉矶的Palo Alto,技术并未为市民的需求提供便利。直到Jonathan Reichental 2011年被任命为该市的CIO,情况才有所改善。
不到10个月里,Jonathan Reichental和他的IT团队不仅上马了多个项目,还将该市打造为开放政府的典范,吸引到国际媒体的关注。他利用Twitter开创了与市民沟通的新渠道。使得社区的普通民众都能与市长或市政管理者直接对话,而且,他还率先推出政府开源数据平台,以满足民众对于市政数据信息的需求
美国医改网站是如何失败的?
网站建设团队太复杂。共有三组团队承包了网站建设,而每个团队里的项目又层层外包出去,每个团队都有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信息中间件设施以及数据中心。
没有独立的数据。整个项目都依赖于Experian提供的数据,而无论是政府还是承包商都对数据质量没有发言权,数据出现问题会导致整个网站遭遇问题。
全新的基础架构。政府的IT项目通常是政府某个新政策的体现,需要从新开始部署新架构,因此,医改项目的网站架构也是全新的,但当如此众多的新系统、软硬件放在一起的时候,出现故障的问题也很大。
不断变化的需求导致无法测试。由于需求不断修改,整个网站直到截止日期的最后时刻才上线,根本来不及进行测试。
“大而全”的想法。healthcare.gov并没有遵循一般网站“快速迭代”的理念,而是一开始就希望提供全部功能,也由于没有测试,导致服务器负荷严重。
没有反bug追踪功能。由于缺乏反bug追踪功能,导致网站管理员无法及时确定网站问题的来源,直接影响到用户体验。
工具:政府IT里的Linux
大多数地方的政府都在使用Linux,主要有两个原因:节省成本以及灵活性。以美国为例,从2001年7月开始,白宫开始将计算机迁移到红帽Linux和Apache HTTP服务器上,迁移工程于2009年2月结束。在2009年10月,Drupal被选为白宫服务器主要的内容管理系统。
而在中国,国有中国工商银行(ICBC)为其所有的2万家零售分支机构安装了Linux——在其web服务器和新的终端平台的基础之上。中国以独立技术为目的,在其Loongson处理器家族上只使用Linux作为操作系统。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