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导入ITIL之初和实施ITIL的过程中要保持理性思维,避免出现“导入并实施ITIL是找死,不导入ITIL是等死”的怪圈。
ITIL(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Library) v3于2007年5月30日正式发布。ITIL v3在ITIL v2的基础上首次引入了服务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强调业务管理驱动和自上而下的实施方式,重点突出IT服务与业务管理的集成,提高IT服务与业务管理之间的透明度。
ITIL v3更加强调进一步提高IT服务效率、改善IT服务效力,实现IT服务促进业务管理的目标,实现IT服务、业务管理持续稳定发展和综合效用,既是ITIL v2的升级版本,更是一个创新的成果。ITIL v3是由三个主要组件构成,即核心组件、补充组件和网络组件。“核心组件”由五套书组成,涵盖了IT服务的生命周期,从业务所需到最优化服务,也包含了现有服务支持和服务交付的所有内容。“补充组件”包括不同情况、行业和环境下的详细内容和目标。 “网络组件”提供了不同情况、行业和环境下共同所需的动态资源和典型材料,例如流程图、定义、模版、业务案例和实例学习。
ITIL v3包含了5本核心读物,包括Service Strategy、Service Design、Service Transition、Service Operation、Continual Service Improvement和补充材料(依据生命周期模型,核心手册提供了如何利用ITIL解决特定问题的指导)。
从官方的资料可以看出,ITIL v3的推出集成了多方的意见和智慧,虽然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企业的意见所占比重很少,这固然是中国企业参与的意识和程度不高所致,但不可回避两个事实,即 ITIL的实施在中国还处于初始阶段,同时ITIL必将在中国要经历一个富有色彩的接受、理解和应用的历程。
对于从来就不缺乏概念和追逐潮流激情的IT人员,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新理论、新体系、新方案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们不经要问:ITIL v3是否又是新的一波概念狂潮?企业CIO(或者更准确地称之为IT总监、IT主管、IT经理)对于自身的生存环境和职业发展也随着这一波一波时而波涛汹涌,时而偃旗息鼓。如何提升IT服务质量、持续发挥IT服务在企业中的效用?CIO采取何种态度导入ITIL v3、如何开展ITIL v3的实施?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