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借“云计算”瞄向企业级 ,能否真的跑赢阿里、腾讯?
7820
2016-08-25 16:18
文章摘要:作者:T客汇 张宇婷 关键词:乐视云、乐视、SaaS 核心提示:除了巩固整个已有视频生态,乐视云的战略价值在于成为乐视进军企业级的跳板。 “我所有的著作里谈的都不是未来,我谈的是今天。大多数人都看不见这些东西,很多人都认为这些东西会过去的,但是我相信它们代表未来。” 乐视云CEO吴亚洲活脱脱是一个文
作者:T客汇 张宇婷

关键词:乐视云、乐视、SaaS

核心提示:除了巩固整个已有视频生态,乐视云的战略价值在于成为乐视进军企业级的跳板。

“我所有的著作里谈的都不是未来,我谈的是今天。大多数人都看不见这些东西,很多人都认为这些东西会过去的,但是我相信它们代表未来。”

乐视云CEO吴亚洲活脱脱是一个文艺青年,他用未来学大师、世界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 · 托夫勒的话来描述乐视云。

不过,进一步诠释吴亚洲的想法,应该是:乐视想要尝试一种新的云计算模式。在市场份额上,面对国内其他巨头在云计算领域的先发优势,乐视云想在视频云领域占据第一位置。

如果再简单一些,则应该是:乐视要提供一切关于视频的云计算技术。

乐视云董事长杨永强此前接受媒体访问时,曾说:“乐视云的生态玩法是,给你提供云服务,你获取这个服务是免费的,但是乐视云通过整个链条上的其他的环节,来获得商业价值。”

“比如说乐视云给某个平台提供免费的视频CDN服务,但是它上面的广告和大数据一些资源,用户、内容的一些资源可以共享给乐视云,乐视云通过这些资源实现在其他环节的商业价值,这形成了乐视云和其他云计算公司在不同维度上的竞争态势。”

那么,乐视云背后隐藏了乐视怎样的布局?

屏幕快照 2016-08-25 下午4.17.01




一、消费级遇到瓶颈,乐视进入企业级是必然

奔着“生态”而来的乐视云计算有限公司,注册时间是2014年7月1日。到2016年8月18日,正好满两年。

在乐视云两年的发展过程中,乐视也经历了从快速到平稳发展的阶段。

乐视涉足电视、体育、影视制作、电商、手机、汽车、VR甚至农业等,布局广泛。

业界对乐视云的生态存在不同的看法。一种讨论是认为乐视的各产业之间并没有形成绝对紧密联系。

另一种看法是,乐视的各个子生态之间是非常紧密的联系。比如电商和体育,手机与影视等等都是资源互通的。而乐视云作为所有子生态的云平台基础,与各生态的联系就更多了。

无论如何,当乐视的用户和营收层面进入一个平稳的发展期。如何突破现有规模,成为乐视的挑战。

作为上市公司,乐视在 To C 领域遇到瓶颈,To B市场是必然要进入的。

如果乐视云想实现弯道超车,布局企业级是必然之路。T客汇认为,投资和收购将是乐视实现目标最快的手段。随着乐视云逐渐发展壮大,围绕其基金,极有可能展开SaaS等领域的收购。

企业级的布局可以让乐视充分调动其生态上的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通过这些资源盈利,并增加与其粘性。要知道乐视产业链涉及到视频网站、广电企业、彩电企业、影视企业等,这还不包括一些外围行业。

T客汇认为,乐视在企业级的最终目的,首先是通过云业务盈利企业级,其次通过云业务与上下游产业链紧密结合在一起,增加黏性。

阿里云的成功,让各家互联网巨头都试图弯道超车。不久前,腾讯注资Teambition,要做中国的Salesforce。而阿里也在持续发力,做邮箱、钉钉。

乐视云是乐视生态未来三年的战略重点之一。

进军企业级是必然,也是一种必须。




二、乐视云能为乐视提供什么?

1、西南乃至全球布局
2016年初,乐视云完成阶段性融资,战略投资者是重庆战略基金。融资金额10亿元,融资完成后重庆乐视云基金持有乐视云16.67%的股份,乐视网持有股份50%,乐视云估值70亿元。

作为A轮融资,重庆战略基金在乐视云所占的股份中并不低。在2015年乐视财报中提到,基金合作的背后是重庆对乐视独特生态模式的认可。显然,这支基金的背后代表政府的力量。
为什么要在重庆布局?除了重庆对乐视的资源支持外,借助重庆作为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的地位,乐视可以提高在西南地区的市场份额,落地布局西南生态。

西南布局只是第一步,乐视的野心在于,借助技术布点,在国内深入与政府的合作;未来延伸至全球。

2、完成贾跃亭的商业模式布局
图1

根据乐视2015年财报,乐视云在第一年已经有营业收入,5亿6千万,但处于投入阶段。截止去年财报,云业务的企业客户数达到10余万。

通过商业模式和资本盈利,是乐视老板贾跃亭的一贯风格。除了影视互联网业务外,乐视在移动终端上布局手机;超级汽车不是其上市公司的业务。在应用层推出SaaS和乐见。

在云计算方面也是如此,推出live,把乐视云直播转为一款产品。乐视在2015~2016年的目标有两个,其一是销售收入,其二是用户数。

 

屏幕快照 2016-08-25 下午6.23.54

插图:乐视云计算有限公司的资本关系 数据来源:天眼查

3、最终的目标是:生态

屏幕快照 2016-08-19 下午2.38.51

插图:乐视生态图

从2015年乐视财报中曝出的这张生态图中可以看到,乐视核心优势是通过应用、内容、平台和终端拱起自己的核心业务。这个核心业务就是视频内容。

无论乐视的外延多广,终端多样化达到怎样的程度,链接乐视和最有价值的用户依然是视频。

因此,乐视云作为“平台”这个角色,提供云计算、广告、电商和大数据工具,都是通过技术手段,为乐视增加视频源头的黏性。这就不难理解,唯有乐视进行广泛的全球布局,才能将视频资源的产生和用户输出夯实。

去年,《太子妃升职记》、《芈月传》将乐视流量和用户覆盖规模提升是乐视的最首要的业务拓展。云平台的布局位列其次。




三、高管“争抢”回答记者提问,要打造一支非“职业经理人“团队?
8月18号,乐视云正式发布了自己的云计算战略。这场发布会上,比较有趣的是,乐视云的高管集体回答记者提问时,每当记者提出一个问题,在CEO吴亚洲回答完毕后,至少都有2~3位高管,争抢回答。

吴亚洲打趣说到:“咱们这场发布会结束不了了。”

乐视云的高管团队带着浓厚的创业色彩。似乎每位高管都想努力向媒体表达出,乐视云与其他云巨头并不一样,以及未来一年他们要跑的更快。
在这场发布会中,亮相的有:

乐视云董事长杨永强,80年生,2005 年至今历任乐视网技术总监、副总经理,CTO,乐视云计算有限公司董事长。

乐视云CEO吴亚洲,76年生。在腾讯公司有近6年工作经历,08~11年,任酷6副总裁。2011年5月至今,历任乐视网运维副总经理、乐视云计算有限公司CEO。

前惠普(中国)副总裁吴业翔Alex,担任销售VP(副总裁),重点负责乐视云云主机、云存储、物联网、云应用及其他产品在行业内的销售管理工作。

前微软(中国)大中华区云计算总经理麦庆强 Philip Mak,担任渠道及区域销售VP,重点负责渠道团队的搭建管理和区域销售的整合管理。

以及CTO符庆明、负责“生态化反”孙一笑、战略部负责人李鹏、

传播与营销部负责人王曦等。

乐视云快速建立了一个核心骨干团队。从几位高管的背景可以推断出其下一步的是市场策略:

1、加强市场渠道建设,这是销售VP吴业翔未来的主攻方向。吴业翔曾负责360的公有云,企业云,视频云,游戏云等云服务。不过乐视云的特点是基于视频产业链垂直整合的云服务,在国内目前还没有先例,如何建立渠道也是乐视云的挑战之一。

在内容和渠道上,乐视云除了拥有乐视视频、乐视体育、乐视影业、乐视音乐等全生态的资源,汇聚了数十万家内容提供商、发行商、运营商等生态外视频内容全产业链资源,有互联网、广电、户外大屏、楼宇、影院、场馆等全终端,这是其优势之一。

2、建立复合的云生态体系。负责这一工作的是麦庆强Philip。显然,生态体系的建立有一定挑战,麦之前负责微软Azure推广,但是乐视云产品必然与微软Azure和SaaS产品有着极大不同。此外,在视频领域,乐视面对的是腾讯、阿里等竞争对手。




四、一次未知的商业实验,生态粘性是好事也是挑战

1、生态与独立性

乐视云同时会赋能更多乐视生态资源为企业客户和用户提供更多价值,这是乐视云有别于其他云计算公司的核心差异。

但是,在乐视强调自身生态的同时,站在客户的角度,与生态紧密联系的客户很容易认可乐视的价值。同时,另外一部分用户会选择更纯粹的云服务厂商。打动这部分用户的是视频技术实力,而非生态。

从乐视的角度讲,能够带给企业用户的是:全网发行覆盖互联网、广电、户外大屏、楼宇、影院、场馆等全渠道,触达4.7亿活跃用户。行业云覆盖内容、媒体、教育、游戏、政务、体育、金融、智能硬件等25个行业。

显然,一部分传统企业用户可能并不在乐视云用户画像之中。

2、如何让用户真正理解乐视云

乐视此次对外发布6大VaaS场景、21款VaaS产品,涉及到云资源、云视频、云应用、云发行、云营销、云数据,并独创VaaS(Video-as-a-Service,视频即服务)模式。乐视云不是只提供单点云服务的公司,而是以EaaS(Eco-as-a-Service,生态即服务)模式为客户直接解决顶层商业问题,重构行业价值。

VaaS与EaaS都是乐视及乐视云的创新,包括乐视云所提到自己是“新物种”;生态化反(基于生态的化学反应)等。

通过这些创新概念,好处是乐视云很容易在营销上引起关注。但与此同时,乐视云也需要和感兴趣的用户更深入地沟通其商业模式创新。

3、一次未知“试验”

乐视云CEO吴亚洲表示“生于生态,乐视云走的是一条前无古人的路,这也意味着乐视云将在云计算产业中以新物种的身份,冲破荆棘砥砺狂奔,打造流动的生态。”

从乐视云高管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乐视云非常想走一条与其他厂商不同的云道路。但这条道路是否会成功,是否适合客户的口味,乐视高管目前仍是怀着满满地信心在做一次尝试。而真正决定这次尝试能否胜利的是国内云客户的真实需求。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