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骨疗伤 微软大裁员的背后
2346
2016-05-31 18:15
文章摘要:裁员只是微软新任CEO纳德拉治理微软思路的结果:不会延袭鲍尔默时代的思路,而是会对微软现有的组织架构动刀,推行新政。动刀的结果必然会带来人员上的变动。   事实上,纳德拉最近在一封发给内部员工的邮件中亦曾暗示过微软将进行裁员,对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同时将对公司战略进行调整。外界分析,微软可能放弃“设备与


        裁员只是微软新任CEO纳德拉治理微软思路的结果:不会延袭鲍尔默时代的思路,而是会对微软现有的组织架构动刀,推行新政。动刀的结果必然会带来人员上的变动。



  事实上,纳德拉最近在一封发给内部员工的邮件中亦曾暗示过微软将进行裁员,对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同时将对公司战略进行调整。外界分析,微软可能放弃“设备与硬件提供商”这一战略定位,重回软件与服务。



  放弃鲍尔默的路线,这算是纳德拉的激进之处;重回软件与服务,则是纳德拉的保守之处。对于微软或者微软的投资者来说,能让微软避免平庸,走向巅峰的结果是重要的。



  断臂求存,刮骨疗伤,求变是外界对微软的预期,投资者看好微软上述调整。载员传言上周传出,微软股价一直处于上涨态势之中。7月14日,微软股价当日小幅上涨0.12%。



  纳德拉路线



  7月10日,纳德拉给微软员工发了一封邮件。纳德拉暗示微软要聚焦于自己的独特的战略,同时这一战略将不同于前任鲍尔默提出的“设备和服务”原则。纳德拉说,微软的核心是一家移动先行、云端先行,为世界提供生产力和平台的公司。



  纳德拉在电子邮件中称,微软计划在7月份组织一场关于这一雄心壮志与微软核心焦点的对话,并且已要求微软高管评估改进创新过程和简化操作与工作流程的事宜。纳德拉称,整个7月他将和其他高管就他们所认为必需的工程和组织调整分享更多意见。



  微软新财年从7月1日开始,对于纳德拉来说,在财报发布公布裁员细节是为公布新的组织架构调整与新的战略发布做准备。如果裁员比例是真的,那么这一裁员数量远远超过了2009年的裁员规模,那一次微软裁员数为5800名,裁员主要原因为PC市场下滑。



  上述外媒消息人士称,此次裁员的部门是诺基亚的手机业务,还有可能涉及与诺基亚手机业务重合的部门,另外受到影响的还包括营销与工程部门。微软此举意在精简机构,并完成对诺基亚手机业务的重组。



  裁减与诺基亚手机业务及与之相关部门的人员,是对微软设备部门的重创,也代表了纳德拉治理微软的路线,即不再推行“设备 软件”,而是推行新的政策。



  微软前任CEO鲍尔默去年离任之际,给微软定下的战略是“设备与服务”,即作为软件出身的微软,要在“软件 硬件 服务”三个方面发力,实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华丽转身。



  新的路线是什么?独立IT分析师孙永来表示,如果裁减、合并诺基亚手机业务部门及与之相关的业务部门,那意味着微软将弱化硬件设备在微软业务中的重要性,聚焦于软件与服务。



  微软的救赎



  “设备与服务”战略是微软对苹果公司的某种致敬:苹果正是通过这一模式在消费领域取得了胜利,微软希望通过学习苹果打败苹果。但是,这一模式从一开始就备受质疑。



  不过,微软的路径有所不同。与苹果相比,苹果仅在消费者领域实现了“软件 硬件 服务”铁人三项,微软不仅要在消费领域,而且要在企业级领域实现铁人三项。



  这一战略无疑使微软战线过长,即使对微软这样的公司,在企业市场与消费市场都实现“软件 硬件 服务”铁人三项也显得力不从心:战略实施快一年,微软在设备领域乏善可陈,在企业服务(云计算)领域略有斩获,在个人服务方面则没有达到当初的预期。计划并不成功,鲍尔默去年也在尝试之后黯然下台。



  微软设备产品主要包括消费领域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业务,前者以微软surface为代表,后者以诺基亚手机为代表,这两类产品代表微软新的探索方向。此外还有XBOX游戏机业务等,但属于微软传统业务。放弃设备产品,主要放弃这两类产品。



  放弃设备,制定新战略,算是纳德拉为拯救不断下滑的微软开出的药方。微软需要新变化,放弃鲍尔默战略,从这种意义上说纳德拉是激进主义者。



  这一选择也是战略路线的回归:即向PC时代的开放的专业分工路线回归,而不是苹果的封闭式的全产业链布局的做法。两条路径都曾经成功,但现在苹果的路线更流行。



  PC是一张厚厚的壳,微软背着它一步步往前爬,就像一只艰难前行的蜗牛。纳德拉摒弃鲍尔默,却死守PC传统,从这种意义上说,微软新任CEO纳德拉是个保守主义者。



  软件、服务、硬件三位一体,微软缺失任何一环都将带来崩盘效应。”应该给设备业务以时间,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业务之外更多尝试,智能电视,可穿戴设备,智能汽车等将是下一波创新点,微软有机会。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