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在中小企业为何除财务模块其他全部阵亡?
7265
2017-02-09 14:06
文章摘要:虽然ERP对企业管理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是不少人提出一个疑问,像SAP、金蝶、用友的ERP软件明明到了大型企业用处很多,可是到了中小企业中就水土不服,ERP最终只剩下财务软件,其余全部阵亡。

T客汇 窦悦怡

前不久调研机构Market Research Engine 近期公布了一项最新企业研究报告,该研究报告指出:ERP 软件几乎覆盖了业务管理软件领域的方方面面,从记账财政到人力资源项目管理。同时报告也提到ERP对企业管理带来很大影响,预计2020年ERP市场总额有望超过495.0 亿美金。

虽然ERP对企业管理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是不少人提出一个疑问,像SAP、金蝶、用友的ERP软件明明到了大型企业用处很多,可是到了中小企业中就水土不服,ERP最终只剩下财务软件,其余全部阵亡。

为什么ERP在中小企业水土不服呢?又为什么除了财务模块,其他软件全部阵亡呢?这是谁的错呢?笔者将从厂商、用户、产品本身三个维度,分析到底是谁的错,谁需要买单。

一、厂商错认为“ERP已经很成熟了”,缺少指导性建议

从厂商角度来分析,主要从两方面体现:

第一,固有思维,导致沟通不畅。很多ERP厂商认为“ERP已经很成熟了”,既不需要前期调研与用户沟通,也并不需要进行用户应用指导,厂商不了解用户的人员现状,直接把产品丢给用户即可。

但是,中小企业偏制造业居多,很多最终用户学历偏低,IT背景不足,ERP系统的应用性不够,用户操作困难,用户体验差,最终只选择好用的财务模块,其他弃用。

  第二,需求挖掘不好,导致产品与业务难以匹配。IDC中国软件与服务研究部分析师卞金婷认为,ERP厂商的认识和用户的需求之间是有差异的。厂商普遍认为,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低,需求不明确,因此他们在开发产品时也针对这些特点,推出一些功能大而全的产品,通用性强,以为这样足以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

例如金蝶、用友虽然是国内大型企业管理软件厂商,产品功能都比较好,但是他们的ERP软件并非适合所有企业,产品设计主要针对大型企业,如果中小型企业使用其产品,产品设计与本身业务难以匹配,容易出现水土不服。

说完厂商,再从用户角度来看。

二、用户资质不足,业务部署不规范操作起来很困难

作为 ERP 的核心,全面预算管理、采购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这些涉及企业用户财务相关的功能模块,其功能闲置率均高于 50%。更不用说人力资源管理、制造管理这两大非核心功能模块,其浪费率一个达到 76.1%,另一个达到 78.4%。

2

为什么用户会有如此之高的闲置率呢?要从三方面考虑:

第一,资质不足。中小型企业普遍资质不足,企业技术水准偏低、盈利能力不高、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技术人才短缺等方面是中小企业缺乏竞争力的共性问题。

再从ERP在中国实施的成功率看,主要还是那些大型企业.主要是因为那些发展良好的企业的组织管理制度很健全,资金雄厚,拥有优秀的技术人才.还有一点就是ERP本身的发展就一直是从大企业的管理和需求开始的.

第二,需求不清晰。企业自身需求不明确,把ERP当作救命稻草,投入大量资金,希望通过ERP改变企业现状。然而,企业不了解ERP系统的功能,夸大了ERP的功能,未能发挥其协助企业有效管理的优越性,很多模块被荒废,进而ERP的财务模块可用。

第三,业务部署不规范。从企业主角度来看,像ERP等管理软件,一般都是自上而下的推行,是否部署成功取决于老板的重视程度。很多中小企业主对业务不精通,又是甩手掌柜,把任务派发下去,具体实施细节一概不过问,只关注企业的资金流是否健康,是否有资金入账。

从项目负责人角度来看,这些负责人为了应付老板部署的任务,尤其是ERP选型问题上,负责人盲目在网上抄袭一些标准化目标,再被软件销售用各种概念一轰炸,选型就基本确定了。

等到了实施阶段,一方面,操作人员对软件不熟悉,也为了省事不愿意进行过多设置,领导也觉得各种审核麻烦而放开权限,另一方面,因为业务不够规范,结果ERP软件与企业业务需求不匹配,除了财务模块软件符合企业需求,其余都作废。

以此来看,明确自身需求、完善的前期规划、有效的沟通、健全的策略保障、实用的周期性培训等可以有效降低 ERP 系统的功能闲置率,进而降低企业投资浪费,更充分的实现 ERP 系统的价值。

除了厂商、用户的层面存在问题,产品本身也有一定的问题。

  三、产品模块标准不统一,需求与价值不匹配

移动信息化研究中心分析师认为:从产品本身来说,任何一套软件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但是ERP涵盖很多功能划分,比如说财务、供应链、人力资源、库存等方面。我们会发现只有财务模块有一个国家性或者全局性的执行标准,无论是用户端还是厂商端,都需要按照国家制定的财务标准来执行。

而其他的模块部分,比如销售、供应链、库存部分,一方面业界没有统一的标准,无法达成共识,另一方面,厂商前期调研不精准,厂商和用户都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实施,产品到底好不好用,需要打一个很大问号。因为真正适合中小企业使用的ERP是不是一个标准框架下的ERP这需要考究的。

所以,最后在ERP导入过程中,我们发现厂商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用户对产品的价值理解不够,久而久之,整个ERP系统只剩下财务模块可用,其余全部阵亡。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