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中年危机,Google的倚天剑和屠龙刀
10807
2017-03-24 16:37
文章摘要:一家年营收将近3亿元还能维持2成以上成长的公司,似乎不太让人担心。但即将步入20岁的Google却不敢掉以轻心,积极在寻找数位广告之外,下一个成长动能。而目前看来,云端就是答案,但要能真正拿下市场,就得看人工智能这把倚天剑能不能顺利出鞘了。

再过一年,Google就要满20岁了,在变化快速的网络世界里,或许已经算得上是步入中年。虽然Google在2016年的营收规模已经达到900亿美元(约合新台币2.8兆元),在高基期下仍维持20%以上成长动能,营运看来相当健康。但就Google近两年的动作布局,却也不难察觉Google开始有中年危机的意识。而目前看起来,最有机会帮Google打下另一座江山的那把倚天剑和屠龙刀,就是云端和人工智能,而且缺一不可。

广告以外,下一个营收动能会是什么?

数位广告是目前Google最主要的营收来源,营收占比将近九成,而从全球传统广告预算仍持续往数位移转来看,这块市场仍有成长空间,且从Alphabet近几季度财报也可以看到,行动和影音广告都持续有强劲成长的表现。

不过当基期变高后,成长一定会变得更困难,而且同时间要和Google一起抢食这块大饼的人更是前仆后继而来,最明显的除了有Facebook持续高速增长的进逼,现在还有Snap以及更多新兴企业,都是仰赖广告收入为生。

这都让Google不得不加快脚步思考,在广告之外,下一个成长动能会是什么?而Google云端资深副总裁格林(Diane Greene)在Google云端大会Google Cloud Next开场所说的这句话,已经说明了答案:有谁不同意云端是IT现在最重要的事吗? 

38b53d2.jpg

其实Google过去几年来尝试过的新事业不在少数,象是无人车、机器人、光纤网络和智能型手机等等,然而在众多事业中,真正具有盈利能力的,目前恐怕只有云端。而这也是过去两年来Google最积极加码投资和着手大动作改革的事业。

连串改革加上大手笔投资,Google展现拿下云端市场决心

当中最明确的改革起点,是从虚拟化软件VMware创办人,同时也是Google董事会成员格林出任Google云端负责人后开始。过去一年多来,她陆续进行了Google云端部门的组织重整,包括将Google Apps改名为G Suite、做Google Cloud品牌再造,以及引进更多外部人士,如找来 前凯撒娱乐集团商务长萧卡特(Tariq Shaukat) 出任Google云端客户总裁、 前Cloud Foundry执行长拉姆齐(Sam Ramji) 担任Google云端平台产品副总,以及邀请史丹佛大学教授,同时也是 史丹佛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李飞飞 担任Google云端人工智能暨机器学习首席科学家等。

而在2016年第二季财报上,Alphabet财务长露丝(Ruth Porat)透露,该季度召募超过2000名新进员工,多数都是为了支援云端和APP业务。而后为了组建Google云端客户团队,又是一批千人以上的大规模朝聘。此外,在Google Cloud Next大会上,Alphabet董事长施密特(Eric Schmidt)也提到,Google对云端投资的金额高达 300亿美元 (约合新台币9342亿元)。

每一步,Google都在展现要拿下云端市场的野心,而这样的决心,甚至在台湾也都已经可以感受到。据了解,Google挖角了原本负责台湾亚马逊AWS业务的负责人James Tien来负责台湾市场,另外Google也开始在台湾部属在地云端客户服务团队。

不过当所有人都在说云端是网络泡沫以来最大的一波IT变革时,代表你看到的机会,别人也都看到了,那Google又凭什么能赢?现实是,目前亚马逊AWS的市占率遥遥领先,第二名是微软,排名老三的Google仍落后领先者有一大段距离。

客户服务的补强看到成效,但还不够

当然,要比云端技术,Google经过内部十多年的验证,实力自然不容小觑,但最大的问题在于过去这十几年Google云端只服务Google一个客户,根本就不懂得怎么做企业市场,甚至外界也不认为Google会认真去做企业市场。这就是过去一年多来Google努力想要改变的事情,补强企业客户服务,学习企业沟通语言,而这些努力看来已经开始发挥效果。

08a1224.jpg

在Google Cloud Next大会上,HSBC、eBay、高露洁、迪斯尼、Home Depot等非典型科技业大客户一个接一个连番站台,这对过去只能拿到Spotify、Snap这些新创订单的Google来说,无疑是一大进展。

但即使逐渐补上这个洞,Google最多也只能说是赶上对手而已,如果真的要胜出,势必还得要有杀手级武器,而目前看来,最有可能被铸造为「倚天剑」的,应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Google云端应用副总裁拉格哈文(Prabhakar Raghavan)说:当资料上云端,就是展现Google机器学习魔术的时候了。 

虽然市场上对人工智能有兴趣的竞争对手同样也不在少数,论资历,IBM和微软都是大前辈,但Google在用户数、数据量的掌握上具有优势,同时Google内部更是高手云集,包括有大家熟知,Alpha Go的开发团队 Deep Mind ;还有Google X中,少数有能力带来营收获利贡献的机器学习团队 Google Brain ;以及由机器学习专家李飞飞带领的 Google云端人工智能暨机器学习团队 。

而李飞飞在史丹佛人工智能实验室指导过的高手们,也都可能会是未来Google云端的重要人才来源,如李飞飞的学生之一,前Snap人工智能研发主管李佳,已经跟随李飞飞加入,担任Google云端人工智能暨机器学习研发团队技术总监。

此外,Google日前也宣布并购资料科学平台Kaggle,预期也将会对Google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助益。

人工智能会是助Google拿天下的倚天剑吗?

而如果要和亚马逊比人工智能,Google的优势可能还更明显。虽然亚马逊也有相当成功的语音助理Alexa,但那终究是一个面对消费者的前端人工智能语音应用,如果就整体布局的完整度和技术实力来看,在语音、影像机器学习等多个领域都有涉猎,并同时拥有前端如Google Home、Google Assistant,后端则是有TensorFlow等工具和技术来看,相信Google是位居上风的。

4099aae.jpg

可以想象,机器学习与云端的结合,势必会成为吸引企业使用Google云端的一大诱因。实际上,从日前李飞飞在Google Cloud Next主题演讲上公开云端影音智慧应用程序界面 (Cloud Video Intelligence API),企业客户的热烈反映,就可以预见这两者结合将带来的威力。而李飞飞也表明,这就是她来到Google的任务,找出更多可以让Google这只人工智能大槌子出手发挥的,更广泛的企业应用。

回想一年多前,当Google技术基础架构资深副总裁霍尔泽(Urs Hölzle)说:到了2020年,Google将会成为一家云端公司。意指云端营收将会超过广告营收时,可能有不少人都认为那不过是在做白日梦,只是一种话题炒作手段,或者根本就不放在心上。但到了今天,当大家看到Google不断发表具突破性的技术、端出更多实际的成功客户案例,并且持续投资、招募更多高手加盟,或许已经没有人敢小看Google对抗中年危机的决心和野心了。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