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软件满意度分析:金蝶K3和用友U8共犯同一问题
1629
2016-05-31 18:21
文章摘要:其实当数据出来后,没有想到金蝶K3在用户心目中占有绝对地位,和用友U8同属于中国中端ERP市场的两大王牌,金蝶K3和用友U8虽然都有或多或少的不足,如果单论哪家产品质量好与不好,相对来说有点绝对,两家产品半斤八两互有胜负,两家真正在市场比拼的是服务质量,服务好用户自然会认可产品质量。
金蝶和用友面临着同样
其实当数据出来后,没有想到金蝶K3在用户心目中占有绝对地位,和用友U8同属于中国中端ERP市场的两大王牌,金蝶K3和用友U8虽然都有或多或少的不足,如果单论哪家产品质量好与不好,相对来说有点绝对,两家产品半斤八两互有胜负,两家真正在市场比拼的是服务质量,服务好用户自然会认可产品质量。

金蝶和用友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就是随着业务量的增长,服务质量跟不上,金蝶K3在用户心目中的满意度也是逐年下滑。
在总体满意度评价,金蝶和用友并架齐驱,相差不大,依然位居管理软件中端市场的前两位,略低于金蝶,用友还是要引以为诫,金蝶的后程冲击力不小,不过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在未来中端ERP市场,金蝶和用友火拼的局面依然存在。而在为什么选择金蝶的原因时,用户也表示,一是产品成熟在细节上做的较好,在客户选型阶段,金蝶和用友依然是用户最选考虑和认可的两大品牌。
虽然在售前和支持服务方面用友高于金蝶,但是在实施服务关键环节,用友与金蝶还有不小的差距,其实不能一味只追求成单,实施不好这将直接影响用户对于总体满意度的评价。
如果要用百分制来形容用友和金蝶满意度比值,金蝶主要集中在80-90之间,而用友却呈现高开低走的态势,70-80之间是常事儿,但在90分以上也有之,这样巨大波振动型还是要引起用友的注意。
在售前服务方面,用友略高于金蝶,用友在售前的方案设计和整体实力在市场中的地位是金蝶无法比拟的。相反用户对于售前人员为攻击对手弄一些小黑材料,对于用户而言,可能会起到作用,用户乐于看到对方相互揭短,但是你在用户心目中的地位也在下降,所有凡事有一利就有一弊,这样的行为方式,会影响用户对于售前的整体认知。所以公平竞争,良性发展,靠专业取胜比靠黑材料取胜更能取得用户的信赖。
金蝶要想在这一市场超越用友,一定要加强售前人员的沟通能力,对客户需求的方案设计能力,以及对客户行业的掌握能力,这些都是用户最为关注的,也是金蝶需要强化的。
在实施服务方面,金蝶K3占据了绝对优势,实施队伍的稳定性,实施人员的对于项目的理解能力,以及实施人员对于项目周期的控制,都要优于用友,特别是在二次开发的需求和效果方面,也是金蝶领先用友的直接原因。其实在看到自已自身不足的情况下,也要看到对手的身上的优点,国内厂商需要良性促进,相互学习,双方人员互相跳槽频繁,对于两家产品实施能力可能比第三方更了解,但是用户为王,用户所反馈出来的信息,希望对两家都能有所帮助。
在产品表现方面,两家产品都差不多,用户决定谁好谁就好,这个其实没有一个评定标准,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是用户对于产品表现的整体反映,虽然两家相差不大,但用户对于金蝶和用友还是提出了产品上的期待,也是两家的共性。
第一,缺少人性化。其中被抱怨最多是两家产品手册,从构思和成文来看两家的产品手册是写给内部人员培训用的,不是写给客户看的,太过于专业,并且对用户的帮助不大。不要把用户都当用友的员工看,要把用户当傻瓜看才行,写完的文档最好能让非专业人士看一眼,这一点国内厂商就没有国外厂商做得好。
第二,缺少用户体验。界面呆滞操作缺少灵活性,不知道金蝶和用友的高管是否应用过你们的产品,体验一下那界面,那操作,那菜单,缺乏足够的美感。没有从用户的角度去设计产品不叫产品。
第三、缺少行业特性表现。两家产品都想做成标准化产品,又都想全行业覆盖,在功能呈现方面,你说没有行业特点他还有点,但是还不深入,就像一个残疾人不是缺胳膊就是少腿。对行业的针对性不足。要么纵深行业,要么纵深标准。
第四、慢、慢、慢。两家问题同样存在,每次升级都要卡死,越升级越慢,运行效率越来越低下。
第五、缺少稳定性。每一次升级都会要亲命,企业都要用几个月的时间去适应新版本带来的磨合期。系统表现不稳定,长时间使用要重启,出现错误后会出强制退出的现象。
在支持服务方面,金蝶低于用友,其中交完服务费,服务的时候找不到人了,这种服务现象只能会让用户越来越窝火。另外,服务人员对客户行业了解不够,虽然经理级别的服务可以,但是下面支持服务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金蝶需要强化在服务人员的培训。受理服务的响应速度,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没有更慢,只有最慢。这也是用户最忍受不了的。
同时,解决问题的周期过长也将直影响用户对于产品满意度的整体评价。
总之,金蝶K3有优点也有不足,实施服务一直是用户最为关注的,但是其它服务金蝶还是全面落于下风,金蝶PK众厂商的,除了产品质量外,还是要想服务方面加强。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