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的供应商停止服务时,你该怎么办?
8390
2018-03-20 12:42
文章摘要: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停业或业务调整,任何云供应商都有可能会停止自己的云服务。所以,对于客户来说,准备一套应急方案将是重中之重。

编译 T媒体 张飞逸

如果一家供应商突然倒闭,那么它的客户该如何处理?如果一家供应商突然停止某项对于客户来说是很重要的云服务,那么又会出现什么情况?企业需要去审视这些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规划与方案。

这个问题在传统的IT中并不是那么严重,因为使用传统数据中心的客户实际上拥有他们所购买的所有硬件,因此即使这些硬件的制造商关停了业务,客户依然可以拥有这些设备并可以进行持续的使用,只是可能会存在设备支持问题。不过,客户依然有机会将自身系统迁移到全新供应商的服务器或基础架构上。

可是,在云端,情况变得不一样了。如果一家提供云服务或基础设施的供应商停业,那么它客户的服务器也不再能进行工作,因此客户的数据也可能会丢失。比如,如果一家企业与它的云存储供应商深度集成,一旦供应商关停了它的服务,那么即使供应商会提供一个宽限期,数据迁移的工作可能会具有非常高的挑战性。 那么,企业该如何去应对这一问题?

降低风险并制定应急计划

在企业进行云供应商选型时,企业需要进行尽职调查,这其中包括供应商停止服务可能会带来的种种风险。同时,IT部门也必须确保那些业务部门员工参与到决策过程当中以让他们了解数据上云的潜在风险以及不同供应商可能会带来的各种问题。

如果供应商确实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那么企业则需要创建或更新自身的应急计划,以应对那些突发的事件与问题。这种计划所涵盖的内容应该包括:如果云供应服务器脱机该我们如何处理?如果供应商将立即停业或停止提供云服务我们该如何处理?供应商应提供那些服务以满足我们的需求?那如果供应商无法提供这些服务,我们又该如何处理?

重要的是,企业要记住他们使用的是云服务产品,因此他们不能忽略自己业务的连续性以及灾难恢复计划。企业对自身业务连续性考虑的越多,则问题发生时,他们业务所收到的影响就越小。

另一方面,当进行选型时企业还需要了解供应商的商业模式。供应商的模式是否可以持续?供应商真的盈利吗?供应商长期计划目标是否与企业自身相一致?当供应商陷入困境时,他们是否还会去遵循企业的业务连续性计划?

此外,企业还需要考虑的一个方面就是如果供应商停业,那么企业自身数据是否仍然可读与可获取?许多供应商都使用自身专有的文件存储平台,这意味着如果用户无法访问某些基于云的应用,那么他们就将无法读取这些数据。

最后,法律依然是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斯坦福科技法律评论(Stanford Technology Law Review)的研究人员发现,如果数据丢失是由供应商停产或永久服务器停机所引起的,那么大多数的供应商将不承担法律责任。

所以,企业需要确保自身与云供应所签署的所有合同中都具有在供应商发生破产、违约与服务变更等情况下针对于企业数据所做出的规定。这些条款应包括如何将企业数据传输到其他云供应商或企业自身的数据中心中。如果某家供应商拒绝添加这些数据保护的合同条款,那么企业应考虑选择其他供应商。

选择使用多个云供应商的服务

许多大型的企业通常会选择同时使用两个或多个云供应商的产品来降低风险。这就最大化的减少了因某家供应商停业所带来的企业数据与运营风险。此外,对于IT人员来说,与多个供应商进行合作,也会让他们获得更多的经验与技能,而且一旦某一供应商的服务出现了问题,IT人员将数据迁移到另一家供应商平台上的过程也将变得更加容易。

比如一个企业同时使用Amazon和Microsoft Azure的两套服务产品,如果二者中的一个服务出现了问题, 那么企业IT员工将数据迁移到另一个平台上的工作将更加简单,因为他们同时拥有有关Amazon和Azure的相关技术经验。

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供应商的企业应进行实时的监控与记录,以便在发生服务中断时,将重要的应用程序、数据等即时从一个供应商平台上迁移到其他供应商平台之上,并且企业应该对这一过程进行预先的测试以备不时之需。应用传统数据中心中的那么关键恢复指标在云计算服务中同样重要。目标恢复时间(RTO)、恢复点目标(RPO)和最大可容忍停机时间(MTD)应成为评估不同供应商服务的重要指标。

企业还需要记住,从业务、法律和合规角度来看,安全可用的数据是企业组织的责任,并应该由他们来确保云供应商能够帮助他们来实现这一目标。

市场中的云供应商的数量愈发增多,而其中将不可避免出现大量停业与业务调整的情况。一家供应商可能在今天具有很高的利润,但这不能说明它在未来也一定会保持这种高利润。甚至是可能会出现停业的情况。所以企业在进行云供应商选型时,务必需要将业务连续性和灾难恢复计划纳入这一过程之中。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