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变现有压力,数据和算法打造壁垒
19501
2018-06-29 10:34    文章来源:T媒体 卿云
文章摘要:人工智能领域,巨头开放了很多,其实对创业公司来说不一定是坏事。

在6月25日由盛景网联和盛景嘉成联合主办的办的早期投资机构高端闭门会上,盛景网联集团董事长、盛景嘉成母基金创始合伙人彭志强宣布下半年启动“天使母基金二期”,携手一线早期基金构建“早期优质项目投后赋能平台”,第一阶段聚焦B2B、AI、新消费三大领域。

blob.png

在以“AI的商业化发展趋势”为主题的圆桌对话环节,盛景嘉成AI基金主管合伙人王晓辉与九合创投创始合伙人王啸、老鹰基金创始合伙人刘小鹰、启迪之星创投总经理刘博讨论了AI领域早期投资要规避的风险,对BAT巨头开放AI能力布局AI的看法等。相信对投资人和AI创业者会有很大的帮助。

AI投资的机会和要避开的领域是什么?

王啸:AI未来是专业化

程序员出身的王啸对于技术比较关注,认为人工智能能解决一些问题但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新浪潮总伴随着新的泡沫,但是AI泡沫的成分不是特别大,因为有技术作为支撑能解决一些商业问题。比如利用AI提高人效,而人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遇到瓶颈,中国老龄化以后劳动力会有更大的挑战。

而现在AI还处在基础搭建阶段,所以九合创投投资了一些为人工智能公司提供基础能力的公司,比如与金沙江创投一起投资的龙猫众包是为AI公司提供数据,做数据标识。类似于“别人挣不挣钱不知道,但是我给他提供送水总是能挣点的。”

未来人工智能的应用会更加广泛,但是应该专注解决某个专业细的问题。未来的机会是大数据和商业结合,利用数据做商业预测。

刘小鹰:AI变现有压力

投早期的时候不知道风口在哪里,但有一个基本投资逻辑,先了解未来赛道趋势,商业模式不那么完美也没关系,只要创始团队能够持之以恒,作为资本就会长期支持。毕竟就算BAT早期也经历过快要死亡的过程,老鹰基金会帮助项目融资,渡过难关。

太底层的技术周期比较长,所以更关心应用方面变现,“不管是什么时候,任何的商业本质还是离不开他最后的交易和收入的变现。”当然也不强求项目一定要尽快实现盈利,国内AI独角兽实现盈利的没几家,都有变现的压力。

刘博:早期投资看有技术背景的人

启迪之星20多年来投资策略“技术创新,以人为本”,早期投资主要有技术背景的人。

从创业角度,看技术何时能够变现。早期投资看创始人对市场机会捕捉以及对市场理解是否有亮点,启迪之星接触很多学校技术转移的项目,大学生创业一开始也没有最好的场景。高校技术转移有落地挑战,比如清华每年1万个技术都很高端,但实际真正能找到市场变现的项目并不多。

技术发展遵循技术成熟度曲线,萌芽期不一定能抓住机会,但是在曲线沉淀期,刘博希望能抓住机会。作为投资机构,技术沉淀期投资相较于个人投资人有非常大的优势。比如这两年来启迪之星持续关注底层基础技术,“底层技术这一块可能个人天使投资人等不起投不起,资源也帮不起,启迪之星等十年也没关系。”

近三年来BAT等巨头重金布局AI,开放平台,投资人怎么看?

王啸:数据和算法打造壁垒

AI公司比较火、值得投资的核心原因是逻辑上人工智能公司可以产生自增长模式,就是数据产生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获取更多的数据,产生自增长自循环的闭环。而大量的数据和准确度高的算法是AI创业公司的壁垒与护城河。

大公司开放了技术能力后,如果现有AI公司的数据门槛和技术门槛不足够高,会受到冲击。但凡偏向于行业做垂直应用的公司,一旦大公司开放能力,而这些能力的识别率本身也不差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对其定价权产生冲击。冲击大小的判断逻辑是创业公司的先发优势是否已经积累出足够的壁垒,利用大平台开放能力做出的产品达到AI创业公司提供产品的能力程度决定了冲击的力度。

比如银行行业集成商,利用大平台的技术接口,就可以拥有与AI厂商类似能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差很多,Face++和商汤科技这样的公司便非常有价值,不会产生什么冲击,如果达到80%-90%的能力,小集成商会对价格体系产生很大的冲击,这是可能面临的挑战。

刘小鹰:与产业和大企业实现更早结合

投资要避险的话,应该是帮助创业公司跟有产业背景的一些大企业实现更早的这个结合。

比如老鹰基金投资的吉特科技,为物流仓储行业、电商企业、制造业等行业客户提供轻型仓储解决方案。老鹰基金帮助其与神州数码科捷物流这类与物流相关的公司进行对接。加速产品落地,打造标杆案例,对订单和估值的攀升都有很大帮助。

老鹰基金背后有很多BAT高管的个人LP,能给予并购诉求借鉴其发展等多方面的帮助,所投项目也很关注与大平台的合作的机会。

老鹰基金所投项目之间也会有很多的合作,内部有一个小生态,帮助所投项目规避一些风险。

刘博:AI技术不是核心能力

大平台开放AI能力对早期投资来说是好事,大公司之所以开放平台是因为巨头对垂直细分领域没有走那么深,希望开放平台渗透到更多领域,而很多早期创业企业有能力捕捉细分场景的数据,这是创业公司的机会。

启迪之星在交通、教育、金融等领域投了很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公司,所投人工智能公司并不惧怕BAT,因为巨头根本没有他们走得这么深,实际上这些巨头都是找这些创业公司合作。

但是小团队在底层基础发展几年后,后面独立上市的机会可能有限。更多的是大平台对底层技术清晰后,进行收购。刘博认为AI技术不是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能否找到场景落地,获得核心数据后优化算法。

王晓辉总结认为人工智能领域,巨头开放了很多,其实对创业公司来说反倒是好事。其开放的能力,团队不仅可以借鉴,同时也可以去规避。只要创业公司做好数据和算法的壁垒,还是有竞争力的。


附:盛景嘉成2018年下半年启动“天使母基金二期”联手一线早期基金(不超过20家)所投资的“优秀项目”,联手构建“早期优质项目投后赋能平台”,第一阶段聚焦B2B、AI、新消费三大领域,利用合作共享模式,建立完整赋能体系,助力优秀早期项目尽快完成A轮融资,帮助其定模式、定产品、找客户等,开设独角兽预科班,拥有资本赋能、流量赋能、公共事务赋能、产业资源赋能这些配套的赋能体系。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