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的深淘滩
4152
2020-05-18 15:01    文章来源:饭统戴老板
文章摘要:2020年突发的疫情,让全球医疗资源都显得捉襟见肘。尽管医务人员们舍我地日夜奋战,但精力、时间仍是有限。幸运的是,科技改变世界,科技企业也在用云、AI等新技术为抗疫增添力量

2020年突发的疫情,让全球医疗资源都显得捉襟见肘。尽管医务人员们舍我地日夜奋战,但精力、时间仍是有限。幸运的是,科技改变世界,科技企业也在用云、AI等新技术为抗疫增添力量。

比如, CT医学影像是疫情中重要的辅助手段。通常,医务人员需要用十几分钟手工勾勒来量化CT影像输出结果。但借助华为云联合伙伴推出的AI辅助筛查服务,仅需几秒钟就可以完成量化结果输出,医生仅再需2分钟完成确认即可。节省出来的时间,不只让医生减轻工作负荷,更重要的是,为患者争取到了宝贵时间。

今年3月,厄瓜多尔基多南部总医院也上线了华为云AI辅助影像筛查系统,有效弥补了医护经验不足、医疗资源缺少的状况,厄瓜多尔副总统还在社交媒体向华为云表示感谢、点赞。而随着经验积累丰富,华为云也正式宣布,将AI云服务免费开放给全球用户。

在医疗之外,华为云也在远程办公、在线教育、企业协同等领域,面向全球提供支持,让团队沟通更加顺畅、让孩子的网课更加流畅、让跨地区业务进展更加通畅。

任正非曾在2017年底华为内部邮件中强调,华为云要成为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黑土地”。而这块可以长玉米、大豆、高粱、花生等等的沃土,也经历了开荒、施肥等阶段,它的发展历程也是华为的缩影。

01.从默默无闻到被人看见

华为投入云计算并不晚。2010年,华为在北京第一次举办了一场云计算大会,任正非在会上描绘了华为“云计算”的蓝图。第二年,华为正式成立了IT产品线,与此同时,华为回购了华赛,并推出了第一批存储与安全产品,也开启了华为全面拥抱云计算的大门。

云计算并不是新鲜事物。早在1985年左右,来自高校斯坦福的SUN(太阳)公司就喊出了“网络就是计算机”的口号,但在2010年时,全球范围对云都处于探索状态,主要玩家仍是亚马逊等电商公司,即使是谷歌、微软也还在犹豫。

这其实也符合商业逻辑,毕竟电商公司业务流量波峰波谷的现象更加显著,更有将硬件资源云化使用的迫切。因此,在随后的几年里,尽管华为在云计算领域也在探索发展,但更多做得是政企市场的私有云,率先实现公有云市场突破的依然是电商公司。

2017年3月,华为宣布战略投入公有云,成立“Cloud BU”。与此同时,华为云的工程师数量也开始大幅增加。华为云真的要动手了。但,云业务的创业并不是一马平川。在2017年的云统计中,华为云被列入了“others其他项”。

市场的反馈,令华为公司内部议论纷纷,而任正非也相继转发了心声论坛里对云业务批评指正、出谋划策的帖子。云成为华为人的万众期待。任正非也鼓励着相关负责人,不要保守、大力投资。他甚至强调,云,是华为的根。经过了在市场上的摸爬滚打,华为云开始加速,每一年都在上台阶。

2020年1月,华为云在钓鱼台国宾馆举办了年度峰会。而这一年华为云收获颇丰,上线200多个云服务、190多个解决方案,有300万企业和开发者基于华为云进行云端开发,新加坡、智利、巴西、墨西哥、秘鲁等海外地区陆续开服。华为云也收获了客户的认可。

在2020年4月Gartner发布2019年云市场份额报告时,华为云已经从“其他项”上升为中国第三,全球第六,而且全年220%的增速,更是领先当然,以华为做事从风格,不会止步于此。据华为云业务总裁郑叶来近期表示,华为云未来的目标是在三年内成为政企和云原生客户首选云服务商。

华为云 “先横盘、再拉升”的后发表现,并不罕见,甚至可以说这是华为的风格之一。其手机业务的发展也是如此。在经历了起初七八年的观察、试错、隐忍、攻坚后,华为手机迎来了技术突破、性能亮眼、设计精巧,以及消费者的“哇哦”惊叹,最终实现了对竞争者的超越,并成为国内领先。

华为先观察积累、再发力的做法,也许会错过第一只螃蟹的鲜美,但也避开了一些坑洼。而更为重要的是,华为可以在看清趋势后,沿着客户需求、业务优势进行拓展,通过各产品线的协同效应,从而打造出“华为云”这块肥沃的土壤。

02.用深淘滩换用户心安

华为人形容自己是“从青纱帐里走出来的农民”,而如何让客户安心地来到华为的黑土地播种、结实呢?赢得信任还要靠实力,华为的一个重要发力点就是“深淘滩”,即充分挖掘内部潜力、为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路径,就是研发。

在《华为基本法》中就明确规定,公司要用销售收入10%的资金大力投入研发。在过去十年里,华为累计研发投入6000亿元,国内遥遥领先。也正源于此,华为打造了处理器、服务器等最硬核的技术要素群,为华为云强筋健骨。

1991年华为就成立了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并在十三年后升级为海思半导体公司。尽管芯片领域一直面对着海外巨头,海思第一款产品也落后了主流一代,但海思还是坚持了下来。而伴随着7000多名员工的日夜攻坚,海思也成功开发了200多种自主知识产权的模型,申请了8000多项专利。无论规模还是技术实力,都进入了全球前列。

在芯片的研发中,华为手机也顶着压力,用Mate 1等旗舰产品来测试芯片性能。自己的降落伞、自己先跳,这不仅给了海思压力,也让公司整体凝聚在一起,共同出谋划策。如今的海思,已经拥有麒麟、鲲鹏、昇腾等五款芯片系列,形成了涵盖了手机、服务器、AI等领域,面向CPU、NPU、存储、智能管理等领域的芯片族。

华为的鲲鹏920处理器,有64核、采用基于ARM架构的7nm工艺,专门为大数据处理、分布式储存而设计。网络带宽、主频等指标都大幅提升。在业界基准测试中,鲲鹏920得分超过了930分,超越行业基准25%、而功耗还降低了30%。这款处理器也被誉为“业内性能最高”。

AI是未来的趋势,也是云最重要的应用,而昇腾系列AI处理器正是为此而设计。昇腾910是目前为止计算密度最大的单芯片,半精度比美国英伟达还要高一倍。而且,昇腾还有个大招,就是集合起来、变得更强。数千颗昇腾910处理器集合起来,构成了华为Atlas900及云上的华为云昇腾集群服务。

在衡量AI计算能力的金标准ResNet-50模型训练中,华为云昇腾集群服务完成训练仅59. 8 秒,比原来的世界记录还快了10秒。在天文领域,天文学家需要169天才能完成一次对南半球星空中星体类型的定位和识别,而具有超强算力的华为云昇腾集群服务,仅需用时10秒即可完成此任务。截至2019年9月,华为云已推出43款基于昇腾处理器的云服务。

AI不仅能做高大上的事情,也能让生活更美味。马来西亚食品公司HEXA主要生产香料、调料。以往用人工分拣配料,但通过华为云AI开发管理平台ModelArts,公司训建立了辣椒分拣模型,然后推送到边缘智能设备——华为Atlas 500智能小站,再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快速准确识别辣椒原料的品质,实现辣椒的高效智能分拣,品质也大幅提升。

在处理器之外,华为也推出了Taishan多型号服务器,而且对其他硬件采用了开放合作的生态。而在华为云云市场应用商店里,有数百家公司提供着几千款产品,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行业应用等。鲲鹏、昇腾的生态伙伴们还在源源不断地增加,一起为用户提供最佳的性能。

2011年,华为开始研发软硬协同架构。于是,便开始研发软硬协同架构。扎进去便是八年,历经10万节点打磨、500多个专利突破,终于打造了华为云擎天架构,成为华为云系列产品的坚实底座。云边端全场景,一个架构就全部搞定。

数十年的发展积累,华为云在硬件、软件、架构、生态等各领域都为用户提供了行业领先的选择,让用户安心享受最佳性能。而更让他们安心的,是他们看不到但感受得到的,华为坚持了三十年的深淘滩信念。

此时的云趋势,已经显而易见,上云的企业越来越多。但业务属性、数据安全需求有着特殊性的政企领域,该如何迎接这场改革?

03.华为云stack让政企更智能

政企公司面对云,也是尴尬万分。首先,有着旺盛的需求。云带来的便捷、高效、资本节省等优势显而易见,也更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和未来智能化趋势;其次,有被动压力。传统IT服务开始减少、更新速度在变慢。

然而,令他们犹豫不决的,一方面是外部云服务产品和内部业务的不搭配;另一方面,是本地化数据的安全要求。例如银行体系要确保客户数据、金融数据安全、稳定;法院要保证每个档案、每份资料的查阅权限和对外公开程度等。

为了解决这个困境,不少单位会选择自己搭建一套专属的云系统。但这又会带来另一个问题。云产生优势的来源就是底层硬件的规模化共享,而自建就会降低规模化的可能。与此同时,研发、运维,也是一个高门槛,会劝退不少市县级事业单位等。这也会造成人力、财力资源的浪费。

那么,政企客户应该如何享受云业务呢?常年在政企领域摸爬滚打的华为,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从创业卖电话交换机开始,华为就和政企不断打交道。通过交换机、路由器等一个个硬件产品的入场,华为也把服务带到了政企,实现了和政企客户之间的最后一公里。华为政企业务也从“渠道时代”、跨越“合作伙伴时代”,来到了“生态时代”。

丰富的合作经验,可以让华为更理解政企客户,更了解他们的需求、痛点、业务流程等,从而确保客户不仅上了云,更可以高效使用云、提升业务发展。而这就是重磅发布的华为云Stack,充分解决政企客户在性能与安全之间的纠结。

华为云Stack可以让客户组建和优化适用于自身的云环境,共享业务开发成果,并保障安全。华为云Stack提供了多维、体系化的安全保障,所有数据全量加密,包括服务器传输、数据存储等。密钥则由客户独立管控,可以回收、销毁,实现自己的锁自己开,自己的数据自己做主。

但华为云Stack又不是孤立的专属领地,客户依然可以使用丰富的公共资源。尽管华为云Stack有基础、智能数据、全栈等三个版本、不同配置,但都和华为云同架构、同服务、同API、同生态。而且用户可以一键获取海量、且不断增加的行业应用。

华为自身是一家跨国型企业,在海外拥有许多子公司、销售、研发中心,因此,对于层级管理也是有切身体会。这也是不少大型政企客户所在意的。因此,华为云Stack专门设计了功能体系,可以让客户实现分权分域管理。

国家电网关系着国计民生,但也面临着运维手段落后,故障定位困难等问题,急需数字化改造。这并不是一项小工程,电网设备规模巨大,覆盖全国440万个台区、4亿多用户表计;而且集团业务复杂、有千余家分支机构、百余家合作单位。挑战显而易见,但这也是验证华为云实力的时刻。

今年新冠疫情期间,国家电网的各个省份在华为云Stack上一周左右就快速部署了“复工电力指数监测系统”,通过采集配电网上的用电数据,结合营销系统里的海量数据进行快速分析,根据企业历史用电量曲线、当日用电曲线,用电峰值等多维度数据,为各个企业精准画像,得出复工电力指数,动态监测、直观反映企业的复工复产情况。目前国家电网管理5.3亿台智能电表,全国每天采集数据日增量超过 10 TB。

如今,有30多家国家级部委、以及包括北上广深在内的600多家政府部门,通过华为云构建更加智慧的政务云平台;有中国银行、中国人寿等200多家金融企业,在借助华为云进行金融科技创新;也有20多个大型汽车厂商在用华为云进行工业效率提升。

从硬件到软件到服务、从专属到公共到混合,从迁移到应用到运维,可以说,用户想得到的需求、想不到的需求,都可以由华为云Stack来实现。而政企客户获得的则是:管理一朵云、数据一盘棋、应用一张网,从而管理更广、更精确;分析得更快更智能;业务创新更高效。

04.尾声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华为把握住了3G/4G/5G每一代通信技术的变革、把握住了交换机、芯片、手机每一个设备大潮,践行着“端管云”的协同生态,用深淘滩的理念做实研发服务客户,才成就了今天的世界巨头。而华为也在这些变革中,不断帮助着客户捕捉每一次机遇。

这场疫情给我们带来了困难挑战,但也让我们看到了云化的趋势。远程办公的人数从500万激增到了3个亿,在线教育用户也上升到了4个亿。在云上生活、工作,开始被接受,甚至成为新常态。而这也促使着大型政企驶向了云的快车道。

企业选择云的决定,也是时代的选择。数字化转型、智能升级的驱动力一步步加强,新基建战略的逐渐加速,这都在影响着每一个行业。而华为云Stack将继续踏着华为人的脚步,用技术、服务、生态去赋能政企客户,解决他们对云的纠结,安心、舒心得利用云,实现智能升级,抓住时代给予的机遇。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