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制造业既是大国经济的“压舱石”,更是稳增长、稳就业的主战场。在我国制造业全面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今天,深入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快建设智能工厂等,已经成为传统制造迈向智能制造的必然选择。
尤其自《“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发布以来,各地积极完善和推广智能制造标准,累计出台300余项智能制造政策。在行业需求和利好政策的双重驱动下,我国持续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智能制造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作为智能制造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华为也在积极参与到智能制造的创新发展浪潮中。2023年华为全联接大会期间,在主题为“深耕行业,让智能生根”的华为制造与大企业行业峰会上,华为制造与大企业军团CEO刘超表示,通过深入场景,结合自身数字化转型实践,联合行业伙伴,华为为行业企业提供覆盖研发、生产、营销、物流、建造、勘探等行业场景的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
在此过程中,华为着重发挥自身在ICT技术上的领先性,为制造和大企业夯实智能化架构,让行业合作伙伴、制造和大企业可以基于这一架构,更加高效地开展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全面激活数字生产力。
持续深耕行业,从推动企业研发创新入手
作为一家典型的制造企业,华为对制造业的理解远比单纯的ICT企业要深得多;而且,华为始终在推进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并在此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正因为如此,华为在服务制造企业迈向智能制造时,更能精准把握企业的痛点。
为了持续深耕行业,华为制造与大企业系COO王致雅女士坦言:“华为长期以来坚持深耕技术,深耕经验,深耕生态,助力客户全面提升企业数智化水平。”这里的深耕技术,依托的是华为源于制造、ICT技术和产品与解决方案的持续创新;深耕经验,依托的是华为30年制造实践经验;深耕生态,依托的则是生态合作与伙伴赋能体系。
凭借对行业的深入理解,在2023年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发布了制造与大企业行业智能参考架构,该参考架构聚合华为ICT全栈数字化技术以及联合生态伙伴的行业实践,共包含智能应用、AI大模型、智能平台、智能底座、智能联接、智能感知等六层,将指导华为为行业客户提供协同、开放、敏捷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体验。
在此基础上,为了帮助制造和大企业实现全链条的“数智化”,华为还推出了包含软件研发、生产制造、AI应用创新等在内的一系列产品和解决方案。其中,华为面向制造业的软件研发工具链解决方案,融合了华为多年研发实践、前沿研发理念和先进研发工具,可以帮助企业缩短研发周期,实现平台复用,并利用数据流动实现研发流程的变革。
以汽车行业为例,在“软件定义汽车”的趋势下,车辆上运行代码行数已经从1亿行上升到10亿行,整车研发周期也从36个月缩短到12个月,这无疑对软件研发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华为制造软件研发工具链解决方案的推出,可以为车企提供一站式软件研发能力,实现研发效能倍增,并确保研发安全。
不仅如此,中国船舶集团海舟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借助华为软件研发工具链解决方案,统一了软件研发工具,并通过工具承载华为IPD(集成产品开发)先进开发流程,实现跨地域千人级大规模团队高效协同,产品交付计划范围实现基线化管理,保障客户需求0偏差。
一云一网一平台+N应用,助力智能工厂建设
在ICT技术与OT技术加速融合的今天,智能工厂已经成为制造企业迈向智能制造的关键一环。《“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也明确指出,到2025年,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建成500个以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相比较传统工厂,在智能工厂中,产品从原材料到最终成品,所有生产、存储、搬运、检测环节无需人工操作,主要由智能机器人或自动化设备按照软件系统指令自行完成,不需要灯光照明,因此也被称为“黑灯工厂”。
对于制造企业来说,软件研发的创新解决了研发效能问题;而智能工厂的建设则可以大大提升生产效率。因此,在帮助企业开展软件研发创新的同时,华为也推出了“智慧工厂解决方案”,该方案以数据为驱动,构建透明、敏捷和智能的生产数字平台,可全面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具体来说,华为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包含一云一网一平台+N应用。其中,“一云”是以华为云为坚实云底座,统一工具链技术栈,加速应用构建;“一网”是华为生产网为链接万物的网络平台,为智能制造构筑一张高速、稳定、智能的网络基座;“一平台”是以华为生产数字平台为数据底座,对数据进行汇聚,统一清洗,建模,整合和多维分析,支撑工厂级应用,提供决策数据支持;N个智能应用则是基于鲲鹏、昇腾、华为云、盘古大模型等全栈AI能力,为制造企业提供训推一体化AI平台,加速工厂质量检测、生产排程等场景AI算法的开发训练效率,提升工厂智能化水平。
在一汽蔚山工厂,借助华为智慧工厂解决方案的应用,工厂质量缺陷降低36%,生产问题响应率提升40%,设备综合效率提升8%,设备故障导致停线时长降低30%,平均交付周期从28天缩短到20天左右,提升20%以上。
而在长安汽车渝北新工厂,借助华为智慧工厂解决方案提供云边端协同的数据集成和分析能力,长安汽车已经构建起柔性化数据透明的智慧工厂,既提升了质量和设备利用率,也降低了能源消耗,该工厂也成为汽车行业智慧工厂建设的标杆和示范。
构建行业生态,携手伙伴加速智能制造创新
众所周知,制造行业门类繁杂、复杂度高,要满足这一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需求,单纯靠某一两家企业是远远不够的;尤其在智能制造创新逐渐深入到更多细分行业的今天,ICT企业也在积极与细分行业伙伴开展广泛且深入的合作,为制造业打造更加贴合业务场景需求的解决方案。
为此,华为在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关键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在充分将行业智能化参考架构与场景深度融合,并发挥行业生产实践优势能力,携手广大合作伙伴打造共创、共享、共治、共赢的协同发展新范式,助力企业开展智能制造咨询及智慧工厂建设。
在制造与大企业行业峰会上,华为联合制造业企业、人工智能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联盟智库等组织共同成立了“制造业AI应用创新联合体”,意在面向制造业全领域和全流程,激发智能化需求,挖掘价值场景,加速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落地,推动联合解决方案打造,实现广泛应用落地和价值发挥。
接下来,“制造业AI应用创新联合体”将着重聚焦三个方向开展工作:1、针对人工智能重点应用场景,聚合各方力量开展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和场景试验;2、积极推进制造行业的人工智能领域的项目合作和联合创新,打造一批行业优秀案例实践;3、积极参与国家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工业智能等领域的项目课题和调查研究,为产业发展和政策制定谏言献策。
不仅如此,华为还将继续秉承与伙伴共同发展、深入合作的原则,“制”同道合,聚合伙伴,在业务规划咨询、数字工厂建设、应用软件开发、智能装备集成以及更多方向高效协同、合作,深耕行业的同时,赋能行业,助力行业数字化快速进阶。
当前,全球制造与大企业在新产业和新技术的驱动下,全链条“数智化”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主旋律。华为通过聚合数字化技术、数字化实践经验、ICT技术创新和全栈人工智能技术等四个关键要素,正在实现关键要素的融合发酵,最大化激发数字生产力。与此同时,华为还将充分聚焦研发“数字化+”、生产供应“智能化”、销售服务“社交化”、运营管理“一体化”的“新四化”目标,助力客户探索差异化的数智化发展目标。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