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大潮下 管理软件覆巢之下可有完卵?
2291
2016-05-31 18:45
文章摘要:在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不由得联想到2007年起风起云涌的SaaS浪潮。曾经,SaaS被看做是颠覆传统管理软件的存在,但直至今天,SaaS依然在路上。时至今日,移动互联网再次入侵管理软件行业。 9月18日晚上,微信正式开启微信企业号公测,这也是微信为企业提供的移动应用入口,旨在帮助企业建立员工、上下游供应链与企业IT




在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不由得联想到2007年起风起云涌的SaaS浪潮。曾经,SaaS被看做是颠覆传统管理软件的存在,但直至今天,SaaS依然在路上。时至今日,移动互联网再次入侵管理软件行业。


yle="text-indent: 2em;">
   

       9月18日晚上,微信正式开启微信企业号公测,这也是微信为企业提供的移动应用入口,旨在帮助企业建立员工、上下游供应链与企业IT系统间的连接,从而实现生产、管理、协作、运营的移动化。


yle="text-indent: 2em;">这还只是互联网对传统管理软件冲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互联网进程的加速,尤其在移动互联网的推动下,传统的管理软件正在被解构,碎片化似乎已经是大势所趋,但碎片化真的会主宰管理软件的未来吗?基于互联网的轻量级应用真的会大行其道吗?


yle="text-indent: 2em;">管理软件市场的碎片化、轻量级混战


yle="text-indent: 2em;">马化腾借助微信企业号杀入企业管理软件市场,李彦宏也没有闲着,直达号也被看做是百度大举进军企业软件市场的重要举措。


yle="text-indent: 2em;">李彦宏曾在百度联盟峰会上说,未来中国的企业软件市场将迎来十年的黄金发展期,现在也有很多企业开始对企业软件领域加大关注程度并且开始投身其中。随后,在9月3日的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宣布推出“直达号”,为传统服务行业向移动互联网转型提供解决方案,让用户在移动端直达商家服务。


yle="text-indent: 2em;">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直达号”相当于过去的CRM,而微信企业号则相当于过去的OA。


yle="text-indent: 2em;">与百度和腾讯相比,阿里巴巴早就通过与独立软件服务商(ISV)的合作向商家提供店铺管理、营销推广、数据分析、客户关系管理等各类软件服务。一时之间,传统管理软件的疆域突然涌现出众多入侵者,这些入侵者,还是早年间看似与管理软件毫不相干的互联网公司。如果你认为BAT们只能做到这些,那就大错特错了,以一个细小的应用作为切入点,进而向平台化发展,BAT们哪一个不是这么成功的?


yle="text-indent: 2em;">不仅如此,众多新兴的小型软件企业同样也在以管理软件的某一个细分的应用作为切入口,大有将传统架构复杂、功能强大的管理软件“撕碎”的节奏。在传统的财务软件领域,出现了随手记、挖财、财客等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轻量级、碎片化理财软件应用;在传统的协同软件领域,则出现了明道、企明岛、今目标、iWorker、金蝶云之家等企业社交网络厂商;在CRM领域,则涌现出八百客、百会、Xtools、WorkXP等。


yle="text-indent: 2em;">传统管理软件将被解构?


yle="text-indent: 2em;">不管是互联网企业,还是新兴的轻量化软件企业,都在蚕食着传统管理软件企业的市场。这里的传统管理软件指的就是SAP、Oracle、用友、金蝶、浪潮、鼎捷……甚至有激进者表示,这一趋势终将颠覆传统管理软件市场。


yle="text-indent: 2em;">从细分领域的应用和小微企业应用来看,这一趋势确实如此。不论BAT,还是那些以轻量化打天下的后进生,他们所表现的冲击力都令传统的管理软件企业颤抖:在他们宣布自己的用户数不断上升的同时,那些轻量化的应用却是用户数的爆发式增长。不同的是,传统管理软件企业的用户数多有注水的成分在,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最终用户是谁,在哪里;但很多后进生不同,他们早已拥有众多的拥趸者,因为他们天生具备移动互联网的基因。


yle="text-indent: 2em;">不仅如此,在软件的应用上,两者也有着天壤之别:传统的管理软件体系庞大、功能复杂,即便是早期的SaaS厂商也是如此;而新生代的企业管理软件则功能简单易用、操作方便快捷。更敢于创新的颠覆不敢打破坛坛罐罐的没落贵族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yle="text-indent: 2em;">坚守传统管理软件领域的人并不这么认为。


yle="text-indent: 2em;">“互联网企业不懂管理软件”,“轻量化的管理软件更适合小微企业”,“大型企业的管理软件应用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众多来自SAP、Oracle、用友、浪潮、鼎捷等传统管理软件企业的人都或多或少持有这些观点。


yle="text-indent: 2em;">这些观点确有它的道理所在。但不可忽视的是,很多做轻量化管理软件的新生代多是出身传统管理软件企业,他们更勇于颠覆自己,很多软件之所以还停留在细分领域的轻应用上,是因为其背后没有庞大的平台作为支撑、它们彼此之间也没有完全打通,但这依然只是时间问题。


yle="text-indent: 2em;">路在何方?


yle="text-indent: 2em;">即使专业的管理软件从业者也不得不承认,微信企业号、百度直达号、阿里巴巴、奇虎360等或将成为用户的入口,而管理软件则退居幕后为其庞大的商业数据流提供支撑。事实也是如此,只要自己的订单能够及时处理,自己所购买的产品和服务能够及时提供,用户并不关心后台沟通和交易系统来自哪家供应商。


yle="text-indent: 2em;">但丧失用户入口将十分可怕:那些被互联网所颠覆的行业无一不是犯了这类错误,不管是传媒业,还是零售业,甚至是金融业,互联网天生离用户最近的属性几乎将这些行业一举颠覆;后台服务提供商成为了苦逼的用户入口打工者,那些掌控用户入口的企业拼命盘剥后台服务的提供商,并借此向最终用户献媚。


yle="text-indent: 2em;">管理软件同样面临这种困境,一旦失去用户入口,所有的轻量化、非轻量化的管理软件都将在众多的平台上彼此竞争,这一点与APP商店颇为类似。终有一天,那些企业管理软件也会被打散成一个个APP,为了在主流的应用商店中获得下载排名而打的头破血流,为了吸引用户长久的使用而“搔首弄姿”。


yle="text-indent: 2em;">这注定是一个悲惨的结局。但现在还不晚,传统管理软件企业还有翻盘的机会。


yle="text-indent: 2em;">姑且不提国际厂商,单以本土企业为例。用友高举企业互联网化的大旗,旗下的高中低三大领域齐齐向互联网转型,其中专注小微企业的畅捷通还在香港成功上市;金蝶的徐少春则摔了电脑、砸了服务器,可以看做是打破坛坛罐罐向过去的自己说再见;鼎捷软件则启动小微企业梦想“企”航计划,率先面向小微企业推出免费ERP产品,主要靠服务收费……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