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大中华区的换将 能有多大作用?
1792
2016-05-31 18:50
文章摘要: 已经上任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半年多的陈黎明带领团队见媒体了,带来了“3+3”战略,希望成中国合伙人,可是这些策略能够帮助IBM实现大中华区业绩增长?能够实现转型成为合伙人吗?一起来分析。
3+3战略是什么
此战略是IBM近期及中长期的规划,第一个是3个战略支柱,包括:1)再造核心业务,开
已经上任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半年多的陈黎明带领团队见媒体了,带来了“3+3”战略,希望成中国合伙人,可是这些策略能够帮助IBM实现大中华区业绩增长?能够实现转型成为合伙人吗?一起来分析。
3+3战略是什么
此战略是IBM近期及中长期的规划,第一个是3个战略支柱,包括:1)再造核心业务,开启新篇章;2)不遗余力地推进新的成长计划;3)大胆探索,从而推动尖端科技落地中国。
第二个是3是战略支点,包括:1)信任,巩固政府、伙伴、客户以及员工对公司的信任;2)人才,推动企业文化变革,从招聘、培养到留住人才;3)简化流程,改变IBM的工作方式。
看到这些策略,醋哥认为最终还是要看能否把握产业环境和产品与技术。
产业与市场环境
TMT产业在移动、云计算、大数据以、社交、物联网等技术驱动下,诞生了大量的新增市场,同时改变着原有的存量市场,在这样的环境中,IBM跟上脚步或者作好准备了吗?
增量市场
在电子商务、视频、社交、互联网游戏、物联网及工业互联网等新兴领域里,在构建这些应用使用的IT基础设施中,IBM的硬件与软件是没有占多少市场份额的,比如FaceBook即脸普的数据中心、亚马逊的电子商务平台及数据中心等,甚至包括沃尔玛在构建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时所使用的IT基础设施与软件。
存量市场
在存量市场,IBM专注的大型政企客户,绝大多数是私有云客户,但随着X86以及开源技术的发展,构建私有云的IT基础设施及相应软件市场被正快速蚕食,在国外有惠普、戴尔等企业,在中国有华为等企业,最近报道出的石油石化以及一些金融政府行业的大型企业的IT基础设施的订单都由华为等获得就是列证。
转型是必然之路,构建全新的技术与产品是必然。
产品与技术
那么,在全新的技术与产品方面,IBM的优势与短板在那里,IBM又是如何发力的呢?
云计算IaaS
在这个领域,在国外的公有云市场,亚马逊一尘绝骑,微软、谷歌紧随其后,IBM与RackSpace排在第三阵营,在国内公有云市场,阿里云、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等在这个领域处于领先。所以,IBM目前还在疯狂构建大型数据中心,而IBM数据中心所采用的硬件基本以IBM产品为主。
在构建私有云时,除在前文提到的硬件外,由于开源技术OpenStack以及Hadoop技术的发展,IaaS层软件已经是开源,而提供服务能力是不只IBM,传统IT巨头包括HP、华为、EMC等,新兴还包括StratoScale等。
同时构建私有云出延伸出来的相关领域,比如原来的ITSM领域及APM领域,这些原来也是IBM占优势,由于新技术的发展,在国外APM市场是NewRelic与AppDynamics等厂商领先,在中国APM市场是云智慧、听云、OneAPM等厂商。
虽然在芯片领域,IBM设计研发了7纳米制程的芯片设计,或者是神经元芯片SyNAPSE等技术,但现在IBM是独立的小闭环生态。
所以,在上述这些领域,要想真正追赶上其他企业,还需要些时日,要么继续收购。
当然,在这个领域IBM也取得了成绩,比如,公有云市场,戴姆勒集团旗下的Car2Go系统后台系统就构建在IBM的Softlayer上。
大数据及分析
在这个领域,IBM还是具有优势的,并且一直在加强收购,比如最近的两起收购案,第一个是收购提供MongoDB、Redis、Elasticsearch、PostgreSQL和其他数据库产品的Compose公司;第二个收购是斥资10亿美元买下了医学影像处理与加工企业Merge公司,这是一家能够对医学图像进行数据析的技术公司,能够处理医学成像素材并分析病人的医疗保健记录。
所以,未来IBM要再次成功,必须在未来正确方向上进行更前沿的研发和并购,策略其实并不重要,好在IBM已经这样做了。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