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云计算十年布局?深耕中国先过三座大山
2421
2016-05-31 18:56
文章摘要:昨天受邀参加了Oracle意见领袖活动,今天说点Oracle的云计算的事吧! 苹果、IBM在一起 对Orace没有任何影响? 苹果和IBM合作刚刚发布,难免会有人问起此事对Oracle影响。甲骨文公司大中华区SaaS总经理叶天禄表示:“他们的合作声明有点虚,他们的合作对Oracle没有任何影响。”Oracle早在三年前开始与苹




昨天受邀参加了Oracle意见领袖活动,今天说点Oracle的云计算的事吧!



苹果、IBM在一起 对Orace没有任何影响?


 


苹果和IBM合作刚刚发布,难免会有人问起此事对Oracle影响。甲骨文公司大中华区SaaS总经理叶天禄表示:“他们的合作声明有点虚,他们的合作对Oracle没有任何影响。”Oracle早在三年前开始与苹果合作开发基本移动端的APPS,未来主战场就在移动端,而非PC端。从苹果和IBM的排他性协议声明中,我们很难看出太多细节的内容。如果企业应用只能IBM来开发,那对苹果是个灾难;如果依然开发,那排他性的意义也就在于苹果多了IBM垄断销售商业用户的渠道,IBM近水楼台先得月,可以优先把自己的解决方案应用内置进去,这意义不大.


 


真的对Oracle没有影响吗?恐怕不是,传统的IT厂商在用户体验上做的都一般,他们很难跳出软件的思维,与苹果深度合作将对IBM在用户体验和交互上做出很好的补充,相信很快就会推出针对行业的解决方案,由于是合作方式不一样,资源的势必会向IBM方倾斜,在以月为单位速度改变业界的状态下,Oracle会不会难以得到苹果的支持而慢下来?至少到现在为止,苹果的移动端的体验依然是最棒的。


 


Oracle 云计算十年?


 


不要再纠结于当初甲骨文CEO拉里·埃里森对云计算的蔑视,年前甲骨文首席传播官Bob Evans来中国,我们曾经有一次沟通,实事上Oracle在10年前就开始着手云端计划。就先从几次收购说起吧!


 


2005年1月Oracle 103亿美金收购仁科互动,这场持续了18个月的拉锯战宣告结束,收购仁科之后使得Oracle全球第二大企业软件制造商。而实事上,企业软件并购浪潮正是由仁科引起,正是其2003年收购Edwards导致企业软件市场开始了并购。仁科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独树一帜,收购仁科也为之后Oracle云计算中的HCM打下基础。


 


2005年12月23,甲骨文以58亿美元收购Siebel。此次收购虽然被美国和欧盟以反垄断的名义阻止,但是随着欧盟审核通过,2005年10月,美国司法部要求甲骨文和Siebel提供补充信息,但最终11月15日批准了这一收购。此次收购补强了Oracle在CRM领域的短板。


 


2007年3月2日,甲骨文宣布以33亿美元收购商业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海波龙(Hyperion)公司。这是被认为是Oracle继收购PeopleSoft和Siebel之后的又一重大收购。他将真面SAP的竞争,而相隔7个月后,2007年10月2日宣布收购BO,以保持在商业分析领域的领先。此次收购补强了Oracle补强了数据分析能力。


 


2008年1月16日,85亿美金收购BEA.BEA 由比尔·卡尔曼(Bill Coleman) 、爱德·斯考特(ED Scott)、庄思浩(Alfred Chuang)联合创建,公司名字就来自三人名字的首字母.拿下来 BEA 市场之后,Oracle 在中间件领域稳居第二.更重要的是为以后EBA的移动平台为后来Oracle云计算之路铺平道路。


2009年4月20日甲骨文以现金收购Sun微系统公司,交易价格达74亿美元。IBM放弃收购Sun后来被指是一次愚蠢的决定,而Oracle通过收购让其拥有了提供硬件的能力,也让期有了自己的操作系统。


 


至于Oracle云计算之路与这几次收购之间是巧合,还是Oracle为了弥补当初拉里·埃里森对云计算的不敬而特意为之?我们不再深究,然而通过这几次收购,在Oracle步入云端的的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去年Oracel Open world上给我一种强烈的震撼,Oracle同时拥有硬件和软件,在云计算的世界里,软件吞噬硬件、存储和网络,用户只能体验到软件。那谁的边际成本更低,谁也将是赢家,而实事也是如果,以salesforce.com为首的SaaS厂商收入状态并不乐观。因为被应用吞噬掉的那部分成本,会越来越高,从面成为发展的桎梏。但这一切对ORacle似乎并不存在……


 


落地中国 步步凶险


 


据悉,Oracle全球的SaaS客户已经达到1000多家,在中国已经拓展了几十家客户。但Oracle云计算在中国落地并不会一路坦途,政策、用户和对手是他们必须翻越的三座大山:


 


首先,政府政策的限制会上Oracle无措,在亚洲Oracle分别在新加坡和澳大利亚设有数据中心,在中国却没有。原因在于,国外厂商不容许提供ISP服务,拿不到牌照。这其实是所有国外厂商的问题,在去IOE日盛的今天,政策有可能越收越紧。在国外厂商纷纷寻找解决办法,IBM和首都在线合作、SAP和电信成立合资公司、亚马孙和宽带中国合作,他们是想绕过政策的封锁,但Oracle在落地中国的节奏要缓慢的多。记得年前与Oracle交流的时候他们就说已经在谈此事很快就有消息,但是半年过去了,依然在保密状态下,看来还需时日。


 


其次是提供给谁,国企和央企不敢轻易使用,进入中小企业市场无疑是扎进红海,Oracle的优势很难体现。相信对Oracle只做数据库的人大有人在,在用户心里Oracle就接近等于数据库,教育用户需要Oracle加陪努力。


 


再次,是处于竞合关系的友商,Oracle与亚马逊、salesforce都是竞合关系,即给他们提供硬件和数据库,又在业务有所重叠。在国内阿里的云平台是纯开源的状态,他们摒弃了Oracle的数据库,一是可以降低成本,二是不受制于人。据观察,现在一些小平台也都采用开源的技术,对于竞合关系的平台商,对Oracle来说同样是场硬仗!


 


下而是一组6月20日Oracle财报的一些数字,大家可以参考下,另外6月23日云行天下 甲骨文云技术应用大会登陆北京,期待会看到更多Oracle关注云的信息:


 


甲骨文公司(NYSE: ORCL)今天宣布,2014财年第四财季总收入增长3%,达到113亿美元,其中软件和云收入增长4%,达到89亿美元。GAAP列报的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云服务(SaaS)和Platform-as-a-Service (平台即服务)云服务(PaaS)收入增长25%,达到3.22亿美元。非GAAP列报的 SaaS和PaaS收入增长23%,达到3.27亿美元。此外,Infrastructure-as-a-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云服务(IaaS)收入增长13%,达到1.28亿美元。新软件许可收入持平,为38亿美元。软件许可升级和产品支持收入增长7%,达到47亿美元。硬件系统总体收入增长2%,达到15亿美元,其中硬件系统产品增长2%,达到8.7亿美元,硬件系统支持增长2%,达到5.96亿美元。


 


2014财年,甲骨文公司总收入增长3%,达到383亿美元。GAAP软件和云收入增长5%。其中,GAAP SaaS和PaaS云服务收入增长23%,达到11亿美元,同时IaaS云服务收入达4.56亿美元。新软件许可收入保持不变,为94亿美元。软件许可升级和产品支持收入增长6%,达182亿美元。硬件系统总收入与去年持平,为54亿美元。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