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软件厂商互联网焦虑症:turboCRM的沦落
1653
2016-05-31 18:57
文章摘要:纵观中国CRM市场14年沧桑,一代新颜换旧颜。曾经不可一世的中国NO.1,如今也潦倒落魄,谁也没能想到当年那个CRM市场双雄之一的turboCRM,混到今天几乎成为历史的尘埃,这10年来的turboCRM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巨变?turbo的焦虑何在?下面请听饼哥娓娓道来。 辉煌的落幕 2001年,中国管理软件市场还处在ERP、财务等大型软件




纵观中国CRM市场14年沧桑,一代新颜换旧颜。曾经不可一世的中国NO.1,如今也潦倒落魄,谁也没能想到当年那个CRM市场双雄之一的turboCRM,混到今天几乎成为历史的尘埃,这10年来的turboCRM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巨变?turbo的焦虑何在?下面请听饼哥娓娓道来。

辉煌的落幕


2001年,中国管理软件市场还处在ERP、财务等大型软件肆虐的时代,有两家CRM厂商堪称中国CRM的两杆大旗,一个MyCRM,一个TurboCRM。作为安装型CRM的鼻祖,Turbo几经沉浮,引领过CRM的兴起,也曾在CRM最灰暗的岁月成为一面旗帜,虽然多少沾染了些外资的气息,但不可否认10年来Turbo尽最大的努力让整个中国CRM市场开始火热起来。


但随着用友对其的收购,不禁令人扼腕叹息、感概、甚至惋惜,坚持了这么多年的产品更替、市场培育,却依旧没能禁得起“机遇”,投资商的耐心耗尽,最终在用友出了一个还能接受的价格、讲了一个美丽的故事后,成为资本的弃子,这座中国CRM市场的丰碑轰然倒塌。


如果turbo能像王老板说的那个美丽故事中的情节发展,能与用友ERP、财务系统完美结合,共享用友销售渠道和客户资源,成为用友ERP解决方案的最佳补充,那么turbo也不会沦落到如今不到200家的付费用户;如果turbo依然是一个独立的CRM产品,不要砍掉那么多的技术人员,这个团队依然在CRM领域有着很强的竞争力。可现实没有如果,一代枭雄终成龙套,果真是应验了在中国收购等于受死的定论。


重塑品牌的阻碍


1.缺兵少将无粮饷


从连续十年的CRM用户数第一到如今的惨淡经营,turboCRM的品牌从金字变成破铜烂铁。除了市场上的不作为以外,在Siebel原型产品上毫无创新,对产品的放弃是最致命的硬伤。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被用友收购以后,Turbo在市场上的独立品牌宣传几乎绝迹,更多的是作为ERP的附属产品、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出现在大家视野中。


 


悲惨的是Turbo并没能成为用友ERP、财务的“咖啡伴侣”,说好的产品结合和对接,总是以失败告终,用户ERP与CRM的数据不能有效联动,Turbo那繁琐的操作和高成本培训导致其在用友的综合解决方案中成了鸡肋。


 


如果仅是这样,turbo还至少可以挺一段时间,更可怕的是TurboCRM的整个团队只保留了1/3的技术人员,其余的全是销售,安装型CRM缺乏了二次开发的实力,大多数的技术都成了陪衬销售上门配置的助理,Turbo真的成了油田,只出不进。


 


更可怕的是Turbo被用友那高昂的定价彻底拖垮,每个License报价5000元,实施费用6~8万元,运行服务费每年8万元,不知是谁高估了CRM市场的规模,还是真以为Turbo这古代的CRM可以卖出古董价。在利润普遍摊薄的CRM市场中,Turbo已然无法自给自足,而集团也没有更多的预算,Turbo进入到产品落后、价高、无人的死循环中。


 


2,产品脱节,错过移动浪潮


Turbo今天的产品依然是Siebel的原型产品,这种产品的最大缺点就是开放度和灵活性欠佳,而且这种B/S架构的CRM产品本身就应该在互联网SaaS中大放异彩,奈何Turbo在用友产品体系几经易主,谁都没有把他当成主营产品,使得Turbo成了无根之萍。当年为了重振用友伟库又抽调Turbo一大批SaaS人才支援,Turbo彻底被掏空,可想而知Turbo还有多少人能扛起产品的大旗。


 


在互联网时代Turbo没能快速转型,产品已然老化,就算凭借着啃老、用友的地位,与八百客、XTools等SaaS型CRM后起之秀已无法分庭抗礼,而这些互联网新秀在移动浪潮中都显得捉襟见肘(此为后话),更别提这行将就木的Turbo了,移动能力都成了奢望,而用友也果断将资源投入更有潜力的畅捷通,Turbo团队沦为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外姓人。


Turbo已进入到自己品牌史以来的最低谷,重塑品牌迫在眉睫。Turbo目前所焦虑的不是CRM诸侯争霸,而是如何跨过资金短缺、人才流失严重、产品脱节的障碍,如何在集团中争取更多的发言权,获取更多的资源,哪怕最终轰烈一拼,也比这样碌碌而终强些。Turbo走到如今这一步是我当初没想过、也最不愿意看到的,当年饼哥刚入行那落寞的战士即便走的再艰辛也是令人敬畏的,那一场没有赢家的收购至今思来依然觉得不可思议。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