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寒冬下动物的经济学本能
2998
2016-05-31 19:02
文章摘要: 寒带地区有一种体型健硕的豹,它们奔跑时启动与速度都很快,但由于体型的原因,消耗的能量也很大。所以,这种豹能精明的计算追捕猎物后能量的得与失。比如追逐一只野兔,如果追了200米还追不上,它就会放弃。因为即使再跑一段追到了,吃掉野兔后所获得的能量,也弥补不了追逐野兔所消耗的能量。这,是豹的想法。
寒带地区有一种体型健硕的豹,它们奔跑时启动与速度都很快,但由于体型的原因,消耗的能量也很大。所以,这种豹能精明的计算追捕猎物后能量的得与失。比如追逐一只野兔,如果追了200米还追不上,它就会放弃。因为即使再跑一段追到了,吃掉野兔后所获得的能量,也弥补不了追逐野兔所消耗的能量。这,是豹的想法。
兔子到底该不该追下去?
这说明成本-收益计算其实是一种动物的本能。任何动物都面临资源的稀缺,并要在这种限制条件下生存与发展。这就要尽可能充分的利用它可以得到的资源。比如,科学家证明了,蜜蜂所建的六角形蜂房是最节约建筑材料的。所有动物都是无意识地按成本-收益分析行事,并追求最大化的,这是产生于动物求生存和发展的本能。尽管它们没有用复杂的理论来表述这个道理,但却在各种活动中按这个原则行事。
那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比动物有什么进步呢?
中国股市震荡、人民币贬值、全球经济不景气等诸多因素,在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了投资方放慢投资速度、减少投资金额的行为,眼下的资本寒冬,就是企业家所面临的资源稀缺。而兔子,可能就是能帮其度过寒冬的资本。
如果是一个猎人,他在追捕野兔时,起码有两点要比这种豹子强。第一,人在行动之前会进行预测。如果他事先已看出野兔的速度太快,自己追不上,就不会贸然采取行动。这就是说,人会根据理论或经验进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做行动决策。企业家要不要找资本介入,这个过程中消耗的精力和时间值不值得,就是企业家需要判断的。
第二,如果猎人已经跑了200米,决定还追不追就会考虑再追下去还要增加多少消耗和得到多少能量。已经跑过的200米所消耗的能量与是否再追下去的决策无关。因为已经消耗,无论是否再追都无法收回了。如果再追200米所消耗的能量小于吃到野兔所获得的能量,就要再追下去。这正是人比豹子的高明之处。而如果没有这只兔子人就会冻死在寒冬里,那就另当别论指定要追了。
吃到兔子还是冻死了的人错在哪?
兔子不是长生不老药,如果一个本就不懂得生存管理的人即使吃到兔子,而后没有生存下去的技能,最后也会死掉。
作为一个企业家,所面临的问题远远比猎人追野兔要复杂的多。当企业规模小时,可以凭直觉和经验来经营管理。当企业做大时,这种直觉和经验就不够了。大企业所要解决的问题比小企业复杂的多。小企业可以是个人所有制,权、责、利完全统一在一个人身上,这个人既是所有者,又是经营者。大企业必定是产权多元化的股份制,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在大企业中如何建立合理的公司治理机制,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的权益,实现制度化决策和运行就至关重要了。
举个例子,2002年,方兴东创建博客中国,之后3年内网站始终保持每月超过30%的增长,全球排名一度飙升到60多位。并于2004年获得了盛大创始人陈天桥和软银赛富合伙人羊东的50万美元天使投资。2005年9月,方兴东又从著名风险投资公司GraniteGlobal Ventures等那里融资1000万美元,并引发了中国Web2.0的投资热潮。于是在短短半年的时间内,博客网的员工就从40多人扩张至400多人,据称60%~70%的资金都用在人员工资上。同时还在视频、游戏、购物、社交等众多项目上大把烧钱,千万美元很快就被挥霍殆尽。博客网自此拉开了持续3年的人事剧烈动荡,高层几乎整体流失,而方兴东本人的CEO职务也被一个决策小组取代。到2006年年底,博客网的员工已经缩减恢复到融资当初的40多人。
企业往往是在由小变大的过程中灭亡的。融资就是要扩张,过劳融资死究其原因还是企业家的决策失误,或能力不足以控制大企业。小企业无所谓战略,摸着石头过河就是了。大企业必须有战略,知道自己未来如何发展。这种战略的制定和实施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许多知识。小企业管理也简单,完全可以凭经验处理各种正常事物。大企业的管理要复杂的多,需要不同部门和不同人的协调。大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也比小企业复杂而多变。
从小企业变为大企业不是量的增加,而是质的改变。在这里要强调一个观点--融资是管理。
观点:融资是管理
如果一个企业管理的好,其实是不急需融资的,因为并不急于扩张。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资本市场投资企业的目的就是获利,投资人对获利能力强的(至少在可预期未来获利好)企业特别青睐,而对少有获利潜力的企业不屑一顾。就好像银行对发展健康的企业追着送贷款,而对真正缺钱中小企业避之不及是一个道理。
这给企业一个很好的启示:当你管理不善,企业没有活力时,其实是很难融到资的;而只有你奋发图强,真的把企业做到有模有样了,那时各种投资会主动找来。
天气冷了,抱团取暖才是真
创业者都很缺乏安全感,因为创业本来就要承担风险。
抱团分两种,一种是所有企业家联合起来,互相交流共享问题,能够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开拓思维等等,同时看到一个战壕里有这么多兄弟安全感倍增。另一种就是合并,与其在冬夜里打个你死我活,不如我们强强联手你好我也好。
不用说创业者,行业的老大老二之类都在资本寒冬下做出了反应。此前,打车应用的滴滴与快的、分类信息网站58同城与赶集网,都在资本的撮合下,完成了由竞争对手向同一战壕兄弟的转变。最近美团与大众点评也合并了,携程和去哪儿也合并了,最新的案例显示出中国互联网领域的投资持续偏紧,资本寒冬下,合并除了减少烧钱竞争之外,或将有利于加快IPO步伐。
拿刚刚发生的携程和去哪儿来说,尽管在携程宣布收购艺龙后,去哪儿公开表态彻底与携程决裂。但今年下半年以来,资本市场遭遇寒冬。在线旅游网站大打价格战、烧钱补贴抢市场的做法难以持续。所以说天气冷了,抱团取暖才是真。
但是虽然目前有资本冷却的迹象,但从一个投资方的角度,也没有真正达到萧条的地步。市场降温,投资基金会更重视资产配置,会更关注真正有价值的企业;同理,优质公司也会更受受到资产更多的青睐。现在是整体回归到比较理性的状态,也是投资人和企业家都愿意见到的东西。总而言之,这还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不要一味思考怎么扛过“资本寒冬”,不管能不能吃到兔子肉,落回到自身产品与管理,春天不会远。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