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友UAP Mobile弯道超车 几家欢喜几家愁
3114
2016-05-31 16:38
文章摘要:很早就有人问我UAP是什么?其实我也说不清楚,一是他的产品包含模块众多,二是本人一直跟进的不多,因为外人实在无法参透他的内涵,对内他身背着用友整个基础平台的统一使命,光开发平台、集成平台、动态建模平台、商业分析平台(用友BQ)、数据处理平台(用友AE)、云管理平台和运行平台等平台任何一款都够你研究一段时间




很早就有人问我UAP是什么?其实我也说不清楚,一是他的产品包含模块众多,二是本人一直跟进的不多,因为外人实在无法参透他的内涵,对内他身背着用友整个基础平台的统一使命,光开发平台、集成平台、动态建模平台、商业分析平台(用友BQ)、数据处理平台(用友AE)、云管理平台和运行平台等平台任何一款都够你研究一段时间,随着企业移动化浪潮的不断涌入,UAP又背负用友移动互联网使命,推出UAP Mobile平台,提供移动一体化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一体化平台。

        如果UAP Mobile单从技术层面来说,我认为用友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拥有领先的一流产品比较难,其中有几点原因:第一,在技术积淀方面,类似于这样平台的移动中间件从2003年诞生至今,有十多年的人才储备和技术深探。第二,在市场经验上,经历过无数企业和无线城市等市场的检验,拥有一批大型集团企业客户,算是一个成熟的移动应用平台产品。第三,从整个行业走向来看,移动中间件平台已经受到众多IT巨头关注,SAP为了实现自已的企业移动战略,重金收购SUP平台。IBM更是从以色列购入worklight纳入自已的产品体系。我一直认为用友会也会在移动解决方案处展开并购,此前就有传闻用友将收购数字天堂,弥补在移动开发平台方面的不足,没想到用友采用自研的方式强行切入,这一也是笔者没有想到的。



         但有一点我们不能否认,就是用友杀入移动信息化市场,有了自已的企业移动化核心产品,并且有点弯道超车的味道,采用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动态交叉编译作为UAP Mobile的技术核心,全面支持 HTML5、混合式和原生应用程序类型的移动应用平台。如果仅从技术路线上来看,用友UAP Mobile的确是最前沿的技术流派,可以有效的提高平台的性能,也能减少研发成本和时间、屏蔽技术上的差异,但必竟在企业市场没有过多的实战经验。况且交叉编译目前在跨平台(IOS、Andriod)方面可以实现通用性功能的一次开发多处运行,在复杂的图形展示方面,还是要过多的依赖于原生开发,不可能完全依赖于平台。,所以交叉性编译还需要二到三年的市场的锤炼才能成熟。用友UAP Mobile要想真正的在企业市场如鱼得水,还需要不断研发更多的组件以及更多项目需求上的挑战和积累。



        抛开技术层面,从市场层面分析,用友进入这一市场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喜的是我们看到用友在企业移动化领域终于有所行动,至少能够满足用友存量客户对于企业移动化的需求。用友 UAP Mobile移动应用平台涵盖了企业移动应用开发、管理、安全、整合等全生命周期管理,可以为企业移动信息化提供完整的一体化端到端解决方案。



 


另据,移动信息化研究中心最新的调研数据显示,企业用户在构建移动信息化系统的规划过程中,会基于多方面的考虑,用以决策未来实践“移动化”的具体方向。在规划阶段企业CIO们考虑最多的是支撑环境和投入成本。因为在传统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经验让他们认识到,整个移动信息化的产业环境是否足够成熟,将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能否成功实现“移动化”。所以在规划的过程中,用户已经不仅仅简单考虑整个系统搭建所需要的网络运营环境、技术支撑环境等,他们逐步开始考虑与生态环境中各环节的厂商建立合作关系、并且能否找到合适的厂商。


 




 


        而用友的加入也让自身的企业移动化生态环境逐渐成熟,用户倾向在原生系统的移动化需求可以得到充分满足。


        但也有一忧,就是原来在移动信息化深耕多年的解决方案厂商生存空间将逐步被压缩。原来在用友和浪潮都没有移动平台的时候,很多移动应用解决方案厂商依靠技术平台优势与用友和金蝶、浪潮等管理软件厂商在移动方案上OEM合作,而一旦用友和浪潮这样的厂商在此发力,移动解决方案厂商就会减少用户量,使得原有的移动应用解决方案厂商务模式被挤压。加上运营商大环境影响严重,一些依赖运营商生存的移动应用厂商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MEAP厂商可能要在技术上做的更专业,在行业纵深上做得更专注,在产品端设计上进行前移,来寻找符合自已的市场定位。



        但是,未来谁也不能排除用友、金蝶、浪潮会在该领域展开并购,因为这几家都不是以技术为见长的公司,产品研发的到什么程度和应用到什么程度是两码事儿,SAP也是通过技术上并购从SUP更新成了SMP移动一体化平台,以销售型主导的管理软件公司,可以专注自已的强项,将技术跟进和研发留给第三方,时机成熟后可以通过并购的方式补充自身在技术上的不足。因此,可以预见这一市场未来将会出现寡头时代,各大IT巨头都将通过并购完整自身的BYOD产品体系。当SAP收购Afira,Oracle收购Bitzer Mobile,VMware收购AirWatch一样,2013年Gartner移动设备管理调研分析第一象限的公司几乎被瓜分殆尽。而单一的移动应用平台解决方案厂商将无法存活,被收购是最终的归属,综合的移动应用解决方案厂商才是用户的选择。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标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