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瑞研究报告:中美两地医疗行业投资展望
4778
2016-05-31 19:40
文章摘要:   峰瑞资本长期关注医疗行业,并已经投资包括壹宝医疗在内的多家母婴医疗服务、远程诊断、患者社群、养老服务初创公司。相较一般将创业项目简单地分为医药器械、医疗服务、互联网医疗等区块,我们更看重其在具体流程中的位置与作用。而一旦把视野放到中美两地,就会看到美国投资趋势偏精准诊断与治疗,而中国仍然在各个


  
峰瑞资本长期关注医疗行业,并已经投资包括壹宝医疗在内的多家母婴医疗服务、远程诊断、患者社群、养老服务初创公司。相较一般将创业项目简单地分为医药器械、医疗服务、互联网医疗等区块,我们更看重其在具体流程中的位置与作用。而一旦把视野放到中美两地,就会看到美国投资趋势偏精准诊断与治疗,而中国仍然在各个医疗环节中进行由浅至深的尝试。


  除了已经投资的医疗项目,峰瑞资本也在该领域寻找更多优质的创业者。在峰瑞资本看来,对细分领域的专业认识,对互联网和数据分析的敏感度,以及长期创业的决心,是医疗创业最重要的三项条件。


  中美两地医疗行业投资展望


  总览


  医疗健康产业提供关注人类生命全过程的健康服务。产业链非常复杂,受政策监管影响很大,行业细分领域专业壁垒高, 局部信息封闭,
和其他产业可比性较低。因此,投资早期和中期医疗项目难度不小。


  综合患病人群和健康人群的需求,我们将健康管理和就诊医治流程概括为 6 个环节:日常保健 / 预防、发现 / 初步了解自身病情、诊断、治疗选择、治疗 /
付费,康复 / 病后管理。


  资本密度集中的热点医疗投资领域有 3 个:医药 / 器械, 医疗服务和移动 /
互联网医疗。按各个投资领域在医疗流程中的分布状态,以下是近期比较热点的品类:


  医药
/ 器械方向


  涉及品类包括:医疗器械 / 耗材,新药 / 仿制药。


  医疗服务


  具体的应用和服务包括:基因测序、远程诊断 / 海外就医、家庭医生 / 个人诊所、精准医疗、慢病管理、专科 / 私立医院、保险产品、电子病历。


  移动互联网医疗


  具体的应用和服务包括:非医疗可穿戴设备、病人自诊、健康管理类应用、挂号/ 院内流程、可穿戴设备、电子处方药店、病人社群。


  峰瑞观点(freesvc)


  基于中国医疗的现状,流程的各个环节都有较明显的痛点。行业改造创新的机会非常多。


  基于环节的专业性,在局部痛点、热点附近寻找解决方案,依然会是初创企业的主流方向。但承上启下的思维,乃至颠覆现有模式的能力,会是长期制胜力量。


  中美医疗体系区别和项目重点对比


  美国的医疗体系并非完美无缺,过度医疗和高价格也是目前存在的尖锐问题。但美国医疗相对市场化的体制和在医疗体系中上巨大的投入,使其在技术、服务和流程等支柱产业,都可以成为中国医疗产业发展的远景参照物。


  虽然中国在治疗领域的投资,尤其是对生物医药和创新医疗器械的重视在增加,但是对诊断部分的关注也是创业的一个主线。


  目前,中国的医疗投资仍集中于上述 6 个环节中的前 3 项,即日常保健 / 预防,发现 / 研究症状,诊断。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病人确诊(就诊及获取诊断结果)环节是痛点:大城市中,基础性医疗服务大量占用三甲资源;二三四线城市大病诊断治疗资源不足,基础医院的资源利用率不高,存在资源闲置。


  “三长一短”(挂号、候诊、缴费时间长,看病时间短)等问题。


  病人健康意识差,体检和自诊不成系统。


  在路径基础方面,美国医疗行业的发展重心集中于上述 6 个环节中的后 3 项,即治疗选择、治疗 / 付费,康复 / 病后管理。目前存在以下情况:


  美国病人对初期医疗服务各个步骤满意度非常高。在触达医疗资源部分基本没有痛点,分级诊疗体系合理:医疗信息化发展和投入多年,电话和本人预约占 90%
以上,病例以电子或实体形式顺畅交流。


  核心需解决问题:提升治疗质量,降低整体医疗花销 。


  下面列举了一些美国近年受关注的医疗创业项目。从这些项目中可以看到,治疗和精准治疗所依托的产品技术和数据,是美国医疗创业项目的主流。而精准诊断作为精准治疗的辅助,也是比较重要的一块。


  Fitbit:可穿戴设备


  Neumitra:可穿戴压力测试


  Medicast:医生上门


  Zipnosis:异步远程轻问诊


  Zocdoc:找医生


  23andMe:99 美元基因检测


  Foundation Medicine:基因精准治疗


  PracticeFusion:医生电子病历


  Uptodate:医生临床决策系统


  Doximity:医生交流


  Flatiron:肿瘤大数据


  Proteus:智能药丸慢病管理


  Health Catalyst:医院管理


  生物制药、肿瘤疫苗、靶向治疗药物的开发


  医疗器械、高值耗材


  峰瑞观点(freesvc)


  中美医疗行业存在诸多相似性,也有较明显的代沟。虽然程度和经历的阶段不一样,但是中国在医疗健康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参考美国。


  然而,美国医疗行业发展较为成熟,从业者更关心治疗的精准性。而中国绝大部分地区还在解决基本就医难的问题,因此才会出现大量互联网医疗门户平台。


  国内目前存在一些产品能够解决阶段性的痛点,但不能颠覆系统,比如创可贴。这类解决局部痛点的项目应该被审慎对待。


  中美医疗项目商业模式和数据需求对比


  中国医疗行业的盈利模式中,病人自费和 VC 补贴是主要的资金来源。


  而在美国医疗行业的盈利模式中,医院、保险公司、药厂是主要的资金来源。


  峰瑞观点(freesvc)


  医疗创新对于中国创业者还属于新鲜事,因此对标美国成了最简单粗暴的方法。然而一些人只看到了该产品在美国的火爆,却未曾思考中美两地盈利模式上的区别,以及这种青睐是否能持续下去。缺乏商保的依托,和制药公司和医疗器械公司紧密的合作,很多项目都缺少支付和推动者。


  医疗行业在理论上是一个大量信息数据流动的系统。美国已经达到了数据饱和,需要更精准的整理、统计、呈现,和辅助决策的阶段。而中国医生却仍被纸质报告和落后系统束缚,急需更为高效的数据采集手段。缺乏数据流通的系统无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更谈不上精准。因此,初创企业在各个层面布局信息数据项目也会非常有意义。


  影响中国医疗行业的政策发展


  从当前发展阶段来看,对比美国,中国医疗健康需求和医疗健康资源的不匹配性问题更加突出,而中国在制度上的特殊性体现为:中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由政府主导,医疗改革主要由政策驱动,城乡二元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也由政府主导,商业医保扮演补充角色。


  在此基础上,医疗健康产业要借助互联网杠杆实现与政策较为健康的互动。近期会影响医疗产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包括:


  放开第三方检测


  医生多点执业


  推进分级诊断


  大力投入精准医疗


  医药分家


  创立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 新药绿色通道


  创新器械审批加速


  峰瑞观点


  虽然医疗是相对不容易被技术和互联网推动的行业,但我们看好初创企业在中期政策面的引导下提早布局,分期分拨抓住契机。


  Q&A


  Q:
在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领域,目前供给和需求两端都存在严重认知真空,因此医患难以在有限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决策。在这种情况下,慢病管理领域中是否有新商业模式,利用运筹管理思维向价值链重塑,甚至与制药厂共同大数据创新?


  A:
认知真空是信息理念和管理结构的真空共同造成的。如果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系统重塑,让病人和应该匹配的医生或者其他资源去对接。另一方面,医疗行业需要有合理的反馈系统,不断去印证管理的有效性。在这个体系里,大数据会是非常关键的指标。


  Q:
认证背书的移动虚拟全科医生月租或年费模式是否可行?


  A:
背书与否更多是解决了医疗诊断合规性的问题。病人更看重的是诊断治疗是否达到预期,觉得自己的健康有保障,因此更看重虚拟医生背后的那个实体。如果能给予足够的安全感和专业性,虚拟医生或者机构必然有存在空间,用户的付费意愿也相应而生。


  Q:
由于中美医疗在各个参数维度与边际条件都不同,中外医疗领域面对患者需求满足的路径方式是否应该本土化创新?


  A:
本土化思考是必要的。对于中国,美国是一个远景参照物,尤其是在技术和产品创新上;在服务和付费等方面,现阶段和中国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因此,医疗从业者要结合实际情况区分对待。但创新的本质也是放眼未来,寻找更合理的解决方案。能不能通过创新到达目标,这需要一些合理的预测。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