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量的时间都被花费在了配置系统上面时恢复业务的时间自然会顺延,而这也是中小企业最容易忽视的地方。如何在符合预算的情况下,最快地对业务进行 恢复?一种针对中小企业实际环境的特有解决方案由此产生,即对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数据类型(包括文档、邮件、数据库等)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个统一的备份 机制。在恢复时,一次性对备份机进行整机恢复,这样就使得中小企业在可承受的损失范围内,尽可能地对业务进行快速恢复。
如Acronis公司的Acronis Backup & Recovery 11即是采用的这种备份机制,其通过对最底层的磁盘数据进行备份,一次性对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数据库甚至电子邮件或独立应用程序项目进行备份,一旦故障发生,就可迅速对故障机进行整机恢复,这样就可大幅缩短由于机器故障所引发的业务中断时间。
同时,虚拟化技术的普及增加了企业灾备解决方案的复杂度,也对灾备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虚拟化是大势所趋,解决虚拟环境下的灾备问题势在必行,为此,诸多厂商发布了专门针对虚拟环境的备份产品,如昆腾面向企业入门级市场推出的vmPRO 4600系列产品。其通过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的形式,针对Vmware环境中的备份、恢复和灾难恢复保护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以简化虚拟环境中的灾备管理。而针对物理与虚拟的混合环境灾备,则需要借助第三方备份软件。
与此同时,另一些厂商则有着不同的看法,他们更倾向于将虚机备份整合到已有产品中以简化管理。如Acronis的ABR 11,虚机与物理机备份均采用相同的备份机制,并让备份可在物理机与虚拟机、虚拟机与虚拟机之间迅速切换。针对中小企业的实际环境,ABR 11还提供物理机到物理机的"异机还原",当故障发生,可迅速将备份恢复在另外一台硬件与故障机不同的物理机上。这样既可应对新的备份需求,又能简化管理,对中小企业而言,似乎更具实践意义。
总结:高成本的效率是无意义的,只有效率与成本的合理比值才是企业所需要和负担得起的,这一点对中小企业市场尤为重要。随着IT技术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产业都将具备IT基因,中小企业市场将不断扩大,传统的备份与恢复方式难以适应中小企业的需求,必然促使备份厂商采用更多的新技术,以增强产品的 核心竞争力,并使得灾备技术不断朝着简化管理和易于使用方向发展,而传统备份与容灾之间的"沟壑"必然首先被填平。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