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T与运营商竞争加剧:运营商加速平台化
5072
2016-05-31 16:31
文章摘要:  较之于用户的喜闻乐见,电信运营商面对即时通信软件时的情绪要复杂得多。且不论是否偏颇,即时通信软件在运营商眼中好比“油耗子”。直观地说,它们“偷”走了运营商的人气、用户、流量以及最要紧的“收入”。   英国研究机构Mobile Squared(MS)最新研究显示






  较之于用户的喜闻乐见,电信运营商面对即时通信软件时的情绪要复杂得多。且不论是否偏颇,即时通信软件在运营商眼中好比“油耗子”。直观地说,它们“偷”走了运营商的人气、用户、流量以及最要紧的“收入”。


  英国研究机构Mobile Squared(MS)最新研究显示,即时通信软件Skype每天给全球移动运营商造成的损失高达1亿美元。全球范围内,运营商或推出自己的即时通讯软件,或与OTT企业合作推出应用。目的很简单:夺回移动互联网市场上的主动权。


  但目前来看,效果似乎并不理想。错失先机的运营商仍难摆脱“追随者”的身份标签。移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4G临近的当下,如何推出真正有竞争力的产品,做到“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既是摆在运营商眼前的挑战,又是不断“更新”中的课题。


  即时通讯软件冲击运营商业务


  MS研究发现,Skype的2.8亿名活跃用户每天能产生20亿分钟的网上通话流量。对运营商而言,语音利润的损失无法估量。调查显示,43%的运营商认为Skype是其获取利润的主要威胁,尤其是在2011年微软(35.52,0.12,0.34%)收购Skype之后。


  MS数据显示,过去12个月,仅WhatsApp的使用量就激增了233%。现在该服务用户已超3亿,流量则从日发送20亿条信息增至100亿条。MS预测,随着Skype及WhatsApp等应用的普及,到2017年,OTT离线流量终端产生的利润将从2013年的79亿美元增至537亿美元。


  分析机构OVUM年初曾发布相关数据称,2011年,WhatsApp、Nimbuzz及微信之类的即时通讯软件造成全球运营商短信业务收入减收达139亿美元,相当于整体短信收入的9%,这一数字在2012年增加到了232亿美元。预计2016年减收规模将达到540亿美元。


  国内方面,中移动(52.16,0.14,0.27%)近日公布的业绩显示,其本年度前三季营收4630亿元,净利润为915亿元,同比下滑1.9%。中移动公告称,通信行业竞争激烈,OTT业务对传统通讯业的冲击和影响加速体现,移动通信普及率不断提高,行业内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运营商面临极大挑战。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0TT虽只是导致中移动利润下滑的原因之一,但不可否认的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的确给运营商带来了挑战。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面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奇兵”,运营商如何接招?


  管道危机日甚运营商欲夺失地


  OTT因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而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却也将另一个严肃的问题丢给了运营商:如何避免管道化?显而易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基于数据流量的语音、文字,甚至是图片通讯方式大大降低了用户对运营商的依赖,2G时代运营商主导一切的场景已经成为历史。除了管道,运营商还能做什么?


  最早的反应自然是本能抵抗。回顾以往,VoIP方兴未艾时,运营商就已感受到了互联网公司释放出的强大压力。然而通过限制、差别定价来阻挡互联网公司提供语音、短信、视频等业务最终被证明为“非明智之举”,简单粗暴甚至成为其主要标签之一。


  OTT市场终究持续加速发展起来。如MS首席分析师尼克莱恩所言,封杀或忽视OTT的挑战是危险的、短视的战略,这样做只会带来客户的流失。解决方案只能是改进或革新现有的语音和信息服务,或者与OTT服务提供商进行合作。


  实际上,去年,欧洲五大电信巨头就已联合推出了自有即时手机短信系统Joyn,并宣称Joyn试图解决信息程序的一个主要缺点,即发送者和接收者都要安装相同的程序。如今,虽Joyn被指“无应对OTT威胁解决方案”,但至少,运营商已开始了更深刻的思考。


  在中国,无论是“飞聊”还是“微信沃卡”,都是运营商改进现有服务、与OTT服务提供商合作的最佳例证。其中,中电信的市场布局最富创造性,其不仅开创了与互联网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共推即时通讯产品的先河,还希望与移动和联通实现跨网互联互通。


  “OTT企业追随者”如何破局?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目前来看,运营商在即时通讯软件方面还是OTT企业的追随者。追随者的竞争力几何,答案不言自明。有“悲观者”认为,当颠覆性变革发生后,所有企图挽狂澜于颓势中的努力,都有沦为泡沫的可能:


  首先,运营商的即时通信业务存“左右手互搏”风险。倘若运营商OTT业务选择与微信一样是数据流量方式,那么这项新业务依然是在和短信抢市场,而不是挽回短信市场。即便选择数据模式,处于灵活性的考量,运营商和互联网公司竞争优势细微。


  其次,运营商即时通信业务已失“先机”。在国内,提及即时通信软件,人们首先会想到的只有微信。况且,这项业务目前来说对于运营商的商业模式并不清晰,但运营商不能等模式清晰以后再推出,因为那时候可能太晚了。


  且慢唏嘘,运营商的“OTT前景”绝非黯淡无光。能否推出真正有自身特色,有竞争力的产品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随着语音收入的不断下降,数据业务已成运营商收入的主要来源。但目前包括支付账单、在线购物、下载数字影音及核对医疗记录等在内的一系列应用,都非运营商所提供。故而,运营商应该结合自身优势,抢占在线购物、支付账单方面等OTT市场。


  此外,亦可针对语音市场营收较少的领域,推“免费通话类”OTT业务;细分语音市场,如国际长途语音业务。也即“运营商可以在较少损失下提高用户的忠诚度及满意度”。


  从运营商的角度来说,管道的利润会下降,但管道本身不可能消失,如何让管道变得更“智能”也是长久课题之一。从OTT角度来说,应用和内容也将百花齐放,随着用户需求而变化。运营商和OTT基因不同,优势各异,但亦非你死我活之关系,未来一定会找到更好的合作之道。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