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了吧| 这家公司的故事只有站台的投资人信
3531
2016-05-31 17:42
文章摘要:纷享销客又融资了。 这事其实已经发生两天了,不过除了业内有几句不酸不甜的评论外,竟然没有个像样的分析。(是不是这家公司的媒体工作做的太好了?还是它所在的领域太生僻了?) 消息是这样的 3月7日,纷享销客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中信产业基金领投,高瓴资本、IDG资本、北极光创投、DCM等原投资人都选择了跟投。 纷


纷享销客又融资了。


这事其实已经发生两天了,不过除了业内有几句不酸不甜的评论外,竟然没有个像样的分析。(是不是这家公司的媒体工作做的太好了?还是它所在的领域太生僻了?)




消息是这样的



3月7日,纷享销客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中信产业基金领投,高瓴资本、IDG资本、北极光创投、DCM等原投资人都选择了跟投。


纷享销客同时把名字改成了“纷享逍客”。(眼神稍微不好的人,恐怕都看不出到底改了啥。)


一字之差,这家公司号称不再只关注销售,而转型做移动办公的平台。



这事该怎么看



按说融资这事儿对2B(to Business,企业级服务市场)来说是件好事,之前这可是爹妈都不疼的领域。


一大波人都有惨痛经历:当年找钱,投资机构都直接说“我们不看2B”。


纷享销客自己也是很好的证明:公司2011年成立,2013年6月才有了A轮融资,一年后的B轮融资额度也只有区区千万。(现在A轮过亿的都有了)。


这种状况一直到去年才有了变化,纷享销客去年7月高调宣布完成1亿美元D轮融资。




虽然对行业这么大的贡献,但行业却并不买账。纷享销客身上的标签都是这样的:用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在做2B、营销高手、懂媒体会讲故事等等。虽然说不上不待见,但至少也不是正面评论。


问题来了,如果真这么差,那些替这家公司站台的投资人就傻吗?


在纷享销客的投资人中,除了知名度很高的IDG外,DCM和北极光都是号称在垂直领域有研究的;至于高瓴,《纽约时报》去年还专门报道过掌门人张磊的故事,投资风格以稳准狠著称;新加入的中信产业基金则是有政府背景的。



至少有这些槽点啊



1、这次融了多少钱?


这次融资,纷享销客不仅做了预热,还做了场声势浩大的发布会,但暧昧之处在于:他们竟然没有宣布融资额度。纷享销客官方仅仅界定为“新一轮巨额融资”。


到底是多少?众多消息稿和所谓的专访中竟然连提都没有提。为啥上次高调宣布而这次又改了风格?也是耐人寻味。


这一点,在现有的公开资料中,纷享销客并没有做出官方回应。


其实在上次融资后,业内不乏有人质疑:纷享销客的融资额度是否就是1亿美金?不过,如果只是虚报融资额度,那也没什么新鲜的了,这都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2、融了那么多钱,都做广告了?


这次的巨额融资,距离上一次的巨额融资,只隔了半年。


对于频繁融资的原因,纷享销客的创始人罗旭解释为:这就好比是一辆狂奔的汽车,需要投资者不断添加汽油,在得以在短时间内跑得更快。


但那么多钱都用到哪里去了?这次融资,据说大部分用到了研发上,另一个支出方向则是拓展销售。


花在研发上的费用看不到,不过销售端的费用支出却是明摆着的,去年哪哪都可以看到纷享销客的广告,连我认识的一个大二在校生都听说过这家公司。


面向企业用户的公司,这样打广告有什么必要?业内对此的解读是,纷享销客在做大数字,有数字才能去融更多的钱。


这在逻辑上也是成立的,大部分现在看2B的投资机构,都是投互联网出身。而互联网的基本逻辑,不就是羊毛出在猪身上么?


但2B领域有另一种观点,认为创业就因为知道能从哪里赚钱。企业服务市场,不会有滴滴那种的发展路径。


3、用户数量多,就牛逼么?


从罗旭的角度看,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解读,即这是为了“占领心智”。现在还没有用2B服务的公司,未来当他们有这种需求时,他们会选择谁?“当然是听说过的、知名度高的”。


对此,他们有数据支持。从2011年成立到现在,纷享销客的用户已经累计达到了30万。这种势如破竹的速度都惊动了行业前辈,据说金蝶软件已经把纷享销客看做是最大的竞争对手。


即使这一点,也有人不以为然。因为企业级服务不同于个体消费者,“如果不解决问题,马上就会被抛弃”。


所以用广告和免费产品打造的所谓知名度,可能只能为自己争取到一次被使用的机会,却有可能危害到整个行业都被潜在用户误解。


所以人家不比谁用户多。其实做企业服务的,很多也都尝试过用免费这招,结果是什么呢?“迅速就放弃了”。确实涌进来大量用户,但除了给后台增加运维压力外,没有任何价值。




企业级市场的吊诡之处在于,做中小企业的,产品不适合中大企业。每个阶段都无法自动跨越。


4、从Yammer、Salesforce再到平台,还有下次么?



和这次融资同步的,纷享销客做了战略转型,原来是对标Salesforce,这次则改成了平台战略。哦对了,纷享销客最初的对标对象,是Yammer。


Yammer是2008年9月推出的一个企业通讯软件,而Salesforce则是做客户关系管理的。


其实光做中国的Salesforce,就已经是一个非常有想象力的事情了。这家已经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现在的市值463亿美金。


不过,平台的诱惑力更大。一个很小的对比就可以看得出,过去5年纷享销客累计的用户数是30万,人家阿里钉钉一年就做到了100万。


平台的好处还有,可以讲一个开放对接的故事,连接是现在最热的热词吧。


支持纷享销客的人认为,这种策略的变化,是基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自身能力的提升。而且这个公司的创业团队也是眼界开阔、心怀稿源。不过我们都记得,从小就被告知的一句话,做任何事情要成功,专注都是必要素质。


2B行业有人就问了一句话,5年换了3个跑道,这次纷享销客真的想好了么?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