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易8千万融资受质疑 企业级市场也有"李鬼"?
2082
2016-05-31 18:14
文章摘要: 到底了融了多少?任何一家融完资后企业我们都会提出这样的质疑,可见虚假融资已成为业内公开的秘密,一般情况乘以2倍应该是在可以理解的范围,可是多数都在3到5倍,甚至还有10倍以上的融资虚报,而据腾讯科技发布创业公司融资造假调查中 ,80%创业者都在说谎,而这个数据可能还会更高。
比较知名的案例是窝窝团,
到底了融了多少?任何一家融完资后企业我们都会提出这样的质疑,可见虚假融资已成为业内公开的秘密,一般情况乘以2倍应该是在可以理解的范围,可是多数都在3到5倍,甚至还有10倍以上的融资虚报,而据腾讯科技发布创业公司融资造假调查中 ,80%创业者都在说谎,而这个数据可能还会更高。
比较知名的案例是窝窝团,招股书曝光的融资额是此前公布数据的1/4。此前有《铅笔道》和“X教授”等媒体通过梳理上市公司财报的方式,发现了不少虚假融资或者融资有争议的案例,涵盖了360、迅雷、京东、陌陌、唯品会 、YY等众多知名度较高的互联网企业。

上市之后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谁在说谎,可是还有一些没有上市在协议保密期的创业公司,这个造假数据和数量可能会更加惊人,也绝不仅仅是腾讯科技调查的80%,能够自言融资真实的如凤毛麟角。
可能有人会说融资造假会带来价值提升,并且大多数来自于To C市场,以高大上自居的To B市场一向真诚以待,但事实貌似并非如此。
今天微博圈的热议,爆出了一家被质疑融资金额虚构的BtoB企业——大易科技。笔者上网查了一下,这家创业不久的SaaS 软件公司,本不会引起多少人的注意,但一份征信报告的曝光,却把它拉进了公众视线,而这个亮相的方式颇让人大跌眼镜,难道企业级市场也存在李鬼吗?


回顾一下,6月3日,招聘管理软件供应商大易科技(以下简称“大易”)宣布正式完成8000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由常春藤资本、证大集团、光大资本联合投资,这是BtoB领域A轮融资非常可观的数字。爆料者根据一份征信报告的截图:融资8000万,只有股东变更,没有发现注册资本有任何变化,而质疑对方可能根本没有融到一分钱。但对于这样的质疑笔者还是心存疑虑的,融资造假这个事情虽然成为行业惯例,但是谁也不可能冒险去做无中生有之事,至于到底是不是8000万融资,可能只有大易自已最清楚。
而对于微博上的质疑关键点无非是企业如果有这么大笔资金融入,注册资本应该有相应比例的增加,而图片中在融资后发生股东变更的同时,并没有展示注册资本变更。依笔者之见可能大易还没来得及变更,或许还有其他原因。
关于融资造假成风的现象,也是欢喜有人忧,真格基金创始人、新东方联合创始人徐小平曾公开反对,他表示融资作假已经成为行业内的一种“新默契”,在这种恶劣风气的裹挟下,你虚报,我也虚报,以至于真实的融资数据都遭到质疑。这对中国刚刚起步的创投
事业会造成极大的损害。特别是那些把一千多万美元融资说成了数千万美元。或者把融了几百万美元,非要说成千万美元级。这样造假也许在真正意义上的受害者只有这些公司的竞争对手,但实际损害的可能恰恰就是自已。
创业公司通过虚报融资,把自己的估值拔高到了一个夸张的地步,在融资趋紧、投资人愈加谨慎的趋势下,如果公司本身业务和产品不够过硬的话,恐怕很难再找到下一轮融资。资本冷却阶段,那些融资和估值虚高的创业公司很可能成为首先被挤出的泡沫。
而更令徐小平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有一家公司,居然在没有一分钱融资的情况下,有名有姓地宣布得到了某投资人的亿级投资。这是创业公司的自杀性作假,也是融资史上的奇葩。你虚假那么多的融资,这些都是巨款,你都如此有钱了,谁还会给你钱?还会融到钱吗?后来这家公司欠供货商的钱,倒了。
而像徐小平所说这样的自杀性作假绝不仅仅只是个案,笔者相信还有更多,To B市场也同样不能独善其身。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