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关闭Skype 转型遭遇的“拦路虎”
4664
2016-09-27 15:39
文章摘要:作者:T客汇 窦悦怡 关键词:微软 关闭Skype 转型失败 拦路虎 网站:www.tikehui.com 导语:面对市场的持续变迁,微软、惠普、戴尔、EMC和英特尔不断进行重组改造,但一直都没能成功转型。它们曾试图转型成为软件公司和云公司,如今它们却又重新做回硬件公司。 日前,微软在其年度报告中表示,公司计划于20
作者:T客汇 窦悦怡

关键词:微软 关闭Skype 转型失败 拦路虎





导语:面对市场的持续变迁,微软、惠普、戴尔、EMC和英特尔不断进行重组改造,但一直都没能成功转型。它们曾试图转型成为软件公司和云公司,如今它们却又重新做回硬件公司。

%e5%be%ae%e8%bd%af

日前,微软在其年度报告中表示,公司计划于2016年第四季度在全球范围内裁员近2850人。

作为裁员计划的一部分,公司将关闭Skype在伦敦的总部,Skype有将近400名员工会因此而失业。

同时,微软还称,关闭Skype在伦敦的总部是为了要统一公司的一些技术岗位,全球范围内专注于Skype和金融的一些职位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微软表示,公司会聘请咨询服务公司,来帮助那些被裁员的员工。

Skype前欧洲、中东和非洲副总裁兼行业组织Tech London Advocates创始人Russ Shaw则对海外媒体表示,他对微软关闭Skype伦敦总部的举动很失望。“Skype是欧洲科技行业的标志公司,公司拥有良好的创新传统和大量科技人才,是当之无愧的行业独角兽。伦敦现在正努力发展世界一流的科技业务,微软此举无疑是和这种大趋势背道而驰的。”

在PC时代,用户对Skype并不陌生。该公司于2003年在伦敦成立,曾是网络电话的代名词,2011年被微软以85亿美元的高价收购。在撤销英国总部之后,未来的Skype将成为微软子公司,不再是一个独立运营的公司。

四年多过去了,互联网行业已经完全从PC端转移到了移动端,微软也逐渐减少了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投入。但是,Skype的模式已经越来越窄,作为一个通信工具看不到更多的想象空间,况且它与微软之间也没有形成协同效应。

在此之前,微软在社交领域已经有了多次尝试,但基本以失败告终。2012年,微软收购企业社交网络工具商Yammer,2011年收购Skype,投入的都是大手笔,并认为他们与微软的业务紧密相连,但至今却并未能弥补其短板。

今年,微软又以约262亿美元的天价收购了领英,看得出这是微软的第三次尝试。但是,如何整合领英,盘活全球的职场社交市场,也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面对市场的持续变迁,微软、惠普、戴尔、EMC和英特尔不断进行重组改造,但一直都没能成功转型。它们曾试图转型成为软件公司和云公司,如今它们却又重新做回硬件公司。为什么以微软捂手的硬件巨头频繁转型失败,原因到底是什么?他们今后的出路在何方呢?

微软走在弯路的转型

过去几十年间,微软这家堪称全世界财力最雄厚的软件巨人,几乎没有拿出什么像样的创新产品。它错过了搜索、智能手机、电子书、平板电脑和社交网络(SNS)这些大生意,坐视四大劲敌——谷歌、苹果、亚马逊和Facebook的崛起或重生。其实这些技术或产品中的绝大多数,微软都曾经尝试过,但均未有结果。

1995年微软成立了互联网部门MSN,几年中通过收购或合作推出了一系列互联网服务。五年后,微软提出.Net战略,又推出Passport认证服务,旨在将微软所开发的各种软件与互联网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从一家软件公司向服务公司的转变。

但在进入21世纪初的短短几年中,微软出售、中止或砍掉了上述所有项目。其客观原因是由于“9·11”事件后,网络泡沫破灭,而美国司法部对于微软的反垄断审查差点使微软被分拆,微软决定收缩战线;主观原因在于,当时的微软不知道如何从互联网中赚钱,早期的MSN也一直亏损。

互联网大战实际是一场“入口”之争,微软一开始认为浏览器是互联网的入口,冒天下之大不韪地在Windows上捆绑IE浏览器,打垮了著名的网景公司。

随后,它以为门户网站是战略要地,眼里的对手是当时鼎盛的雅虎。因此微软早期的互联网战略以门户网站MSN为中心,搜索引擎只是它的一项服务。对于搜索与广告之间的商业模式,微软毫无敏感。到2007年3月,微软才把搜索和网络广告部门合二为一,之前它们分属于两个不同的事业部。

直到谷歌的AdWords关键词竞价开启了网络广告的金矿,微软才明白搜索引擎是互联网的真正入口,而且是一台永不停歇的“自动印钞机”。它重新砸下数十亿美金,打造新搜索引擎。

但为时已晚,接下来的故事是高速增长的谷歌把战火烧到了微软的后院。顶尖的技术人才纷纷从微软流向谷歌,后者以挑战者的姿态不断推出创新产品,这些产品既涵盖和微软正面叫板的浏览器、桌面、在线办公软件、邮箱、IM等,也包括地图、云计算、手机OS等引领创新的业务。

2007年对微软来说是其命运转折点。这一年,微软连续遭遇重大挫折,首先是其“7年磨一剑”推出的新一代操作系统Vista,成为其历史上市场表现最惨淡的一款操作系统。其次是华硕在这一年推出上网本,并大获成功。这意味着,微软持续20年以操作系统拉动PC硬件升级的过程,因为PC性能相对于用户需求的阶段性过剩,而放缓了。

同样在这一年,微软两个最可怕的对手苹果和谷歌分别出手。2007年6月份苹果推出第一代iPhone;9月份谷歌发布了安卓1.0。这两件事中止了微软在移动通信领域的既定步伐,迫使它推倒重来、另起炉灶。

2008年微软收购了智能手机研发公司Danger后曾推出Kin手机,Kin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云计算”手机,其几乎所有的用户信息都保存在云端。但Kin手机并未获得市场认可。

转型之路遭遇“拦路虎”

瞬息万变的市场让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了战略转型之路,但对大多数企业来说,这条道路走得相当之坎坷。来自麦肯锡的调研曾显示,70%的企业转型,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期间的经济损失更是大到令人咋舌。是什么原因导致微软20年转型,频繁失败呢?

一,内部管理混乱和恶性竞争

任何一个成熟的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就自动形成了一套围绕其核心业务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方式方法,是与其业务理念伴生的一套系统性的东西,而不仅仅是一个环节。不少公司在快速扩张之时也染上了大公司病,他们组织庞大,层级复杂,弹性变差,甚至集团下属的每一个公司、公司里的每一个部门都开始各自为战,大家更喜欢做的是巩固自己现有的地盘和地位,而不是跨部门合作研发新品以应对竞争,这样的企业,又如何能够同心同德实现转型?

微软在内部大力推行“员工排名”评估制度,在该体制下,每个部门必须要把其拥有的员工分成优秀、良好和较差这几个等级。结果这种残酷的员工评价方式,把原本同事之间亲密无间的合作关系,破坏成了无休止的明争暗斗,每个人都视其他人为竞争对手,组织内部的内耗大大降低了公司的转型速度。

,过于自满和缺乏创新

如果企业和员工对今天的市场地位沾沾自喜,那么他的转型意愿会迅速降低,毕竟转型失败风险过大,何况还要应对太多的不确定性。但如果不转型,等待企业的可能会是死亡。

微软作为一个软件公司的带头者,在过去十几年有无可撼动的地位,微软就变得自大,对顾客不敏感。

微软的这些成功禁锢了员工的思维,微软新项目的进一步投资和管理很多时候都围绕着这些非常成功的产品在做计划,这样反而束缚了员工去创新的一个能力。过去十几年的成功导致自满,缺乏开拓者和挑战者的精神。

,有价值的信息难以及时共享。

手机巨头诺基亚的倒台依然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彼时在诺基亚,公司上下弥漫着一种报喜不报忧的氛围,虽然很多一线研发及市场人员清楚塞班系统的缓慢进展和苹果的飞速发展,但没有人愿意做第一个挑明真相的人,而一直以来的超高市场份额也让诺基亚的高层沉入了虚假繁荣的幻象中,全然未察觉到公司正在走向衰亡。

第四,用户群体的分裂。

微软的最大问题并不在于软件服务和硬件设备之间商业模式的分裂与矛盾,而在于其所服务的用户群体是相对分裂的:针对普通用户的微软和针对企业客户的微软。而企业客户和普通用户不仅仅只是要求不一样的商业模式,还包括侧重点完全不同的运营体系。

第五,微软的“慢”是致命伤。

微软曾经把“慢行事,不犯错”作为企业的信条。这一文化源自于PC时代,消费者每三年时间需要对操作系统进行升级。但如今的企业均通过云服务发布软件,能够每一天都在软件中增加新功能。时代早已不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和科技公司现在追求快,快速决策、快速运营。因为,这意味着可以频繁试错,出现错误之后能够迅速的进行弥补。

微软的行事风格显然还停留在上个时代。WP的更新速度几乎是以年为单位,且更新内容缺乏诚意和突破。且不论WP的更新速度无法与国内互联网手机厂商的定制Rom更新速度相提并论,即使是与谷歌(微博)的Android、苹果的iOS相比,也是慢了一个时代。

企业转型持续前行的五个动力

微软在转型中需要作出一个平衡的调整,既要考虑一些先行指标,也会考虑一些滞后的指标。盈利是重要的,因为没有盈利的话,是没有办法在研发或者营销方面做出进一步投资的。另外,股东们也不会给予更多授权来进行投资的追加。微软转型遭遇的“拦路虎”很很多面临转型或者在转型路上的企业带来几点重要的启发。

第一,是用户和使用。这是个先行指标,如果没有一定规模的用户基础和使用,就不会有未来业务的基础。

第二,是市场份额和定位。简单的说就是市场中的品牌优势和地位。

第三,是经济性。比如收入、盈利、成本,这些都需要统筹考虑。

第四,是创新的速度。不仅仅要做一些现有技术的更新换代,另外也要对新建的基础设施、数据投入持续下去,让这个周期更快的动起来。

第五,就是人才和文化。尤其是文化的改变,短期来说做起来可能是非常困难的调整,但是长期来说,则是有很多好处。这五个方面的结合给微软前行持续的动力。

事实上,微软这样的大象在面对复杂的内部利益纷争时,想要跛足狂奔,无异于是戴着镣铐跳舞。今天的微软从大战略的角度来看,可能是正确的,但是从战略到落地,微软可能还是缺乏真正靠谱有效的做法。没有落地的战略是无法带来实际效果的,这或许也是微软今天真正的核心弊病所在。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