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平台化已是大势所趋 看浪潮GSP平台如何顺势而为
2057
2016-05-31 18:17
文章摘要:现在,在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平台化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潮流,与早年前流行的SOA,以及近年来流行的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概念、新技术不同,平台化与企业的业务、管理流程等密切相关,所涉及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应用范畴。过去,许多软件企业都曾经或多或少提及关于平台的话题,但用户的需求没到,说的再多也无济于事。但今天企业
现在,在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平台化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潮流,与早年前流行的SOA,以及近年来流行的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概念、新技术不同,平台化与企业的业务、管理流程等密切相关,所涉及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应用范畴。过去,许多软件企业都曾经或多或少提及关于平台的话题,但用户的需求没到,说的再多也无济于事。但今天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需求可以说是真正到了平台化的阶段,而这也是浪潮集团近来将其GSP平台单独拿出来说事儿的核心所在。
平台化时代真正到来
事实上,早在2007年,浪潮就联合微软在北京隆重发布了软件平台新产品——浪潮GSP V3.5通用业务平台;而这还不是浪潮关于GSP平台最早的新闻,再往前追溯,浪潮GSP平台还有数年的发展历程;而另外一家本土管理软件企业用友公司也于2013年年初推出了“平台化发展 产业链共赢”的新三年策略,其中的平台化发展指的就是其UAP平台(统一计算平台)。至此,本土管理软件的平台化布局基本完成。
在平台化方面,跨国企业显然走在了前面。SAP公司作为全球管理软件市场的领导者,在平台方面投入的较早、说的也较多。早在十年前,SAP就开始打造其NetWeaver平台(下一代企业应用集成化技术平台),尽管近4、5年来,SAP公司极力推广其HANA平台,并且不断宣称许多传统的ERP应用已经迁移到这一新平台上来,但像ERP这种庞大的应用系统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这种迁移,而且HANA更多还是针对内存计算领域,在传统的企业应用领域的适配性上并不擅长。从这一点上讲,NetWeaver依然是SAP传统企业应用平台的核心所在。
而对于中国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而言,今天才真正到了平台化的时代。这与大型企业信息化应用的特点密不可分,相比较中小企业而言,大型企业的管理软件应用更加复杂,尽管SOA、云计算等新兴的理念或技术已经说了很多年,但它们在大型企业中的应用才刚刚走向深入。正是在这些新技术的催化下,企业信息化的进程被大大加快,真正进入到一个平台化应用的阶段。而平台化的发展与私有云的构建密不可分,当大型企业的信息系统日益庞大和复杂,他们迫切需要构建起一个属于自己的私有云平台,而软件平台的构建,恰恰给了他们这样一个机会。
新技术趋势下的平台化
“这就如同汽车行业的平台化一样,当汽车业采用平台化思路开展研发和生产制造时,其研发成本基本降低了50%;与此同时,在平台的支撑下,其车型也更加的多样化,新产品的研发周期大幅缩短。”浪潮通软平台与技术部总经理郑伟波表示,“而在平台化之上则是模块化,通过对不同模块的外包,能够实现大规模的定制,解决了同一车型的个性化竞争问题。”
据郑伟波介绍,浪潮的GSP平台具备与汽车平台类似的特点,在其开发平台上,浪潮提供了多种GS管理软件套件,在此之上还有针对不同行业的套件,这些都是可以复用的,只有那些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才需要在这些套件的基础上进行定制开发,这就大大减少了从头开发的成本。不仅如此,通过平台将业务构件模块化,可以让更多的用户和伙伴基于这一平台进行个性化的定制开发。

随着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等的应用,企业的信息化已经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的管理,而是走向与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移动应用等的整合。以耐克为例,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对所购买的产品进行个性化定制,耐克会根据这些信息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生产和配送,顾客还可以通过终端计算设备收集个人的训练数据,由耐克提供大数据分析服务,指导个人的训练,并可以加入到耐克的社区与其他人一起互动交流,通过这些新的IT技术,耐克为最终用户提供了更好的体验和服务,创造了更高的价值。正是这种互联网与传统企业的融合的趋势,促使了浪潮传统的GSP平台的悄然改变,移动应用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大数据平台、云服务平台等纷纷加入进来,进而形成了今天的GSP+平台。
浪潮通软副总裁、CTO魏代森表示,相比较而言,浪潮作为一家同时在软件和硬件两个层面都具备一定实力的本土企业,其GSP+平台的应用与其硬件产品结合紧密。而在大数据应用上,浪潮的互联网大数据采集中心已经采集超过2PB数据,并已建立5大类数据分类处理算法,这些数据都可以为使用其平台的企业提供更多的大数据服务。
目前,在一些大型企业,借助第三方平台进行信息系统的构建已经开始。这就如同智能手机中的IOS、安卓平台一般,过去都是不同的开发者基于这一平台进行不同的APP的开发,而现在,基于这一平台定制属于自己的各种APP应用已经成为各大手机厂商的必然选择,华为、联想、小米等无不如此。企业管理软件何尝不是如此,GSP+也好,UAP也罢,都为大型企业提供了一个可供自己定制开发的平台,基于这些平台开发属于自己的应用才是大型企业未来信息化建设的必然之路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