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T客汇 卿云
美国在2000年出台了《全球及全国商务电子签名法案》,第三方“电子签名”公司DocuSign用11年的时间成长为估值30亿美元(注:该估值为2011年数据)的独角兽,证明了第三方“电子签名”市场的巨大价值。中国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出台,预示着一个新时代来临,从此电子签名与传统手写签名和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率。
“电子签名”和“电子合同”也随着第三方“电子签名”的发展而被大家所熟知。
非合同场景入局,大宗物流应用场景打造利剑
“很多用户对电子签名不太认可。如果把电子签名的实名认证、CA认证加上,认证繁琐的流程会使一些本不太认可的人望而却步”,南京好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好签”)创始人&CEO张子彦如是说,他认为目前国内第三方“电子签名”还处于初级阶段。
所以“好签”从非合同场景的单据验签入手,不需要实名认证,不需要CA认证,随使随用。张子彦认为现阶段吸引用户能带来一些收益,同时也能积累行业经验,接下来的重头戏是推出服务于垂直业务的大宗物流应用场景的“好签”产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可以得出可靠的电子签名应具有以下四要素:数据电文(形式)、身份认证、真实意愿表达、防篡改。
以四要看一下“好签”产品,数据电文方面满足;身份认证目前不满足(将要满足);真实意愿表达方面,由于“好签”基于生物特征和物理环境的安全技术能够生成证据链保障客观性和真实性,也满足;防篡改方面,据悉“好签”拥有自己的防篡改技术,满足条件。目前“好签”产品由于缺乏身份认证这一要素,严格来讲是不符合可靠的电子签名要求的。
张子彦认为电子合同本身未来并没有很大的市场,如果局限在电子合同技术保障,即使被越来越多行业认可接受,并不比现在的短信验证码好多少。比如阿里大鱼,客户有很多,但处在批发采购阶段,利润不高。如果把电子合同和电子签名背后的增值服务做好,与具体业务融合,才能挖掘出电子签名更大的价值。
他看到了大宗物流回单签名的痛点,大宗物流涉及到的问题不是签收物流单,而是写有货物明细的回单,该回单直接关系到上下游企业的账目结算。但是由于大宗物流涉及到的流转过程较多,传统的纸质版回单容易丢失,而且极不方便。行业的痛点就是创业者的机会,所以张子彦准备出手。
针对大宗物流的痛点“好签”的解决方案分三步:
首先,物流公司生成运单时可以把上游发货方的回单信息同时生成电子版,如果对方提供纸质版,扫描成电子版生成电子回单;其次,通过微信端或者API形式对接物流公司TMS系统;第三,电子回单随系统流转随时确认,最后回到物流系统反馈给上游供应商。
据悉“好签”目前正在与合作伙伴进行技术对接,针对大宗物流应用场景的“好签”产品是张子彦未来的一把利剑。
既然大宗物流的回单验签直接关系到企业账目结算,那么对其客观性和真实性就需要有保障。对此张子彦也给了定心丸,他介绍“好签”目前拥有基于生物特征和物理环境的安全技术,这些使用户信息成为证据链,来保障签名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未来也会推出实名认证、CA认证等。
没有身份认证,方便使用,这是“好签”的优势,但是缺乏权威认证同样是其进一步发展的短板。
与时间赛跑唯快不破
“好签”正在取长补短,一方面加强产品的方便易用性,鉴于客户端版本比较重,进行在线签名时需要双方下载客户端,有时不便使用,好签接下来会推出独立的轻量级产品;另一方面也将要推出实名认证版本,但是出于对用户使用意愿的考虑初期不会强制要求用户实名认证。等用户有实名认证、CA认证等涉及法律方面的意愿时,再引导用户进行相应认证。张子彦笑称:“我们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国内目前呈现“三分天下”的态势,一是国内CA认证机构推出的基于SaaS交付模式的电子签名产品/服务,比如“安心签”等。二是老牌电子签章或数据保全企业推出的基于SaaS交付模式的电子签名产品/服务,比如“e签宝”等。三是出身于CA机构、律师事务所、数据安全、互联网、运营商等企业的创业者创立的专注于电子签名领域的企业推出的第三方“电子签名”产品/服务,像“法大大”等。
出身不同,相应的打法就会有差异。以“在线验签/验合同”为核心,合同存储/检索/调取、法律服务、司法鉴定、公证等为配套服务的国内第三方“电子签名”应用市场也足够创业者海阔凭鱼跃,做差异化竞争。
张子彦给出了目前用户对电子签名接受度低的一个真实景象,不少用户在时间紧急情况下会使用电子签名,但是过后还会补充纸质签名。从这点来看,“好签”非合同场景入局,少了各种认证的繁琐,用户更容易接受。据悉“好签”产品2016年12月正式上线,目前有11000多家用户,付费用户有130多家,并且增长态势良好。
但是随着市场进一步培育,用户会更关注法律方面的保障,实名认证、CA认证已经成为“法大大”、“e签宝”等产品的标配,这些认证是涉及法律、责任归属的电子签名应用场景的必备,谁也没有特权,所以“好签”在取长补短时也要和时间赛跑。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