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率不足30%, ERP项目高失败率究竟是谁之过?
7657
2017-07-26 16:13
文章摘要:在ERP市场繁荣的表面之下难掩的是其背后的问题,中国企业实施ERP项目的20多年历史中,ERP项目总成功率还不到30%。

作者:T客汇 Felix

ERP事故不断

据咨询方案公司Panorama调查所示,2015年21%的公司表示他们的ERP项目基本都以失败告终。在国内,ERP项目的失败率则更高,在国内,中国企业实施ERP项目的20多年历史中,ERP项目总成功率还不到30%,甚至有人提出了ERP的“三分论”,即“三分之一能用、三分之一失败、三分之一修改后能用”。这让人们不禁思考:以公司整体运营效率提升为目地的ERP系统为何在实施时频出事故与灾难?

ERP软件或服务不同于其他的产品,往往需要供应商、实施团队、运营团队以及应用团队通力合作,木桶效应更为明显,需要每一方均具有足够的技术与经验,一旦其中一方或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ERP项目就会面临失败风险。因此,ERP项目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选型不当,一把手不重视,产品和实际需求不符等等。下面,我们通过几个案例来窥看一下。

首先我们以国内厂商为例,比如Y厂商,其为国内ERP、CRM以及各类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广东的一家公司曾购买了Y厂商的一套ERP软件系统,但后来由于该系统运行较慢,操作流程繁琐,程序不稳定以及不满足客户要求等一系列的原因,该客户不得不重新进行选型改用国内另一家厂商的产品。实际上,Y厂商的该套系统在实施与运行中多次出现问题,别的客户也反映过Y厂商的系统“速度奇慢”,该客户认为Y厂商的这套系统难以实现广域网络的应用。

还有J厂商。购买其ERP的一家农业公司表示,在使用J厂商的产品系统时发现产品的成熟度不够,而且实施团队方面技术欠缺。这家公司的内部人士表示,J厂商的产品能够胜任一些账务方面的问题处理,但深入的应用却没有成型的方案,其中的一些模块没有成功的案例进行参考。而另一家餐饮公司也遇到了相似的问题,公司负责人认为,如果J厂商实施团队的能力能够稍强一些的话,项目实施可能就不会失败。

 

国外厂商的“黑历史”

这样的失败的案例不仅仅是国内厂商的专利,国外的ERP服务巨头公司的失败案例也不胜枚举。下面就是这其中的一些“黑历史”。

S厂商

1.2013年,一家美妆巨头公司经过四年的运维、开发和测试后,宣布他们投入1.25亿美元巨资的S厂商的ERP项目以失败告终。因为通过在加拿大系统上线测试,该公司发现该项目并没有如最初设计的那样降低其销售人员的任务量,反而是给这些人员制造了额外的工作。之后,该公司方面立刻终止了该项目计划,并叫停了有关该项目的一切工作。但是,该ERP项目依然在加拿大执行,以避免公司服务出现中断,而其他地区的计划则冷冻起来,所以庆幸的是该美妆公司的损失比较少一些。

2.美国的一家垃圾管理公司曾与S厂商签署了一个部署期为18个月的ERP项目协议,然而应该于2005年初就开始执行的项目却拖延了多年。因此,该公司最终决定与S厂商对峙公堂,并指出他们被S厂商的销售团队所欺骗,S厂商后来提供的软件与他最初宣传的软件模型截然不同。S厂商方面毫不示弱,他们反驳说,项目失败完全是由于用户公司方面缺少相应的人才储备。

3. S厂商不仅在国外有黑历史,在国内也有。1992年,S厂商尚未进入中国时,上海的一家公司就曾经花费200万美元购买了S厂商软件,按照当时17%的服务费率,每年该公司还要缴纳30多万美元。然而,当时S厂商软件甚至不能满足中国财务制度的要求,与中国企业的实际需求差别太大,只有库存模块在使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企业的经营遇到了一些困难,无力支付每年30多万美元的服务费,2006年,公司不得不改用国内的厂商。

M厂商

前文中那家垃圾管理公司的遭遇绝非个案,另外一家化学材料制造商就遇到了相似的问题,不过其服务商换成了M厂商,最终双方也上了法庭。该公司的销售人员表示,M厂商的软件并没有使得他们的工作变得轻松。该制造商指责M厂商将他们的项目交付给毫无知识与经验的顾问身上,这些顾问为了赶工以达到预期上线日期毫不在意项目的质量。M厂商则称公司方的诉讼言过其实,该项目并没有其所述的那样失败。而且这种失败也不能单方面归咎于系统失败,顾问与客户之间沟通不当才是失败的主因。

O厂商

2009年,美国一所大学曾找到O厂商并购买了其ERP中的一个套件以代替其用了25年的旧有系统。最终,大学方面向O厂商支付了高于2000万美元的固定费用(包括1575万美元的实施服务费和大约430万美元的软件维护费)。但之后,该大学在2011年5月将O厂商 告上了法庭,校方称其购买的套件彻底失败了,根本无法取代旧有的系统。O厂商方面回应称这是校方的责任,O厂商认为学校方面缺乏必要的技术以及对实施过程的了解,而且未与O厂商方面进行有效沟通就盲目制定议程才导致了项目的失败。

I厂商

I厂商的失败案例与以上厂商的案例相似。2011年,美国科罗拉多州一家炸药公司对I厂商发起了诉讼,因为其ERP项目本应该六个月就会产生效益,但一年过去了却没有收获任何成效。据悉,该炸药公司总共向I厂商支付了18万5千美元的费用。在诉讼中,该公司指出,该项目一直受阻于I厂商方的不作为所带来的各种困扰与问题,而且I厂商方没有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思考:云ERP是否是个灵丹妙药?

如今,云ERP横空出世并成为了人们眼中的明星产品,各种阐述与分析其价值的文章也不计其数。那么,云ERP是否能够解决这些ERP失败的问题?的确,云ERP的模式使得用户免去了购买与维护服务器的费用,像厂商NETSUITE还提供产品的免费升级。同时,云ERP具有定制化的功能,用户也可以依照自身需求定制出自己最为满意的一套ERP系统。

但是,云ERP依然具有一定的成本,因其需要持续的订阅费,这会产生高额的年度经费和隐藏开销。另外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安全,这是云端产品的共有的问题与挑战,如何才能保证数据与信息的安全通常是云ERP客户最先考虑的因素之一。

ERP失败问题犹如一道数学难题,可能目前没有人能够解开这道难题。传统ERP模式和云ERP模式是两种解题思路,而云ERP这种思路或许可以把这套题推导过程再往前推进一步。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