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云在中国市场火力全开 必须要给纳德拉打Call
6126
2017-11-02 11:43    文章来源:常言道
文章摘要:出身云计算部门的纳德拉让微软焕发第二春

正在召开的2017微软技术暨生态大会上,微软全球CEO萨提亚·纳德拉仿似化身产品经理,对微软Microsoft Azure云计算、Azure Stack混合云解决方案、SQL Server 2017、整合微信平台的 Office 365微助理等进行了全面阐述。

这也是萨提亚·纳德拉自就任微软全球CEO之后一年一度中国之旅的重头戏,同时也充分展示出微软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尤其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新技术开启计算新时代的今天,微软必须对在技术创新和应用活跃的中国市场格外关注。

blob.png

微软全球CEO萨提亚·纳德拉

相比较混合现实、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微软的黑科技,笔者更加关注萨提亚·纳德拉对云计算部分的阐述,黑科技是未来愿景,而云计算则是当下就十分火热的生意;这一点从微软截止到9月30日的2018财年第一季度财报就可以明显看出,在这一财季中,微软云业务营收69.2亿美元,环比前一季度增长90%,同比增长14%。

出身云计算部门的纳德拉让微软焕发第二春

三年前,纳德拉在就任微软全球CEO之时,微软尽管依旧是软件界的老大,但由于移动业务前途不明、PC相关业务遭遇市场瓶颈等,公司一度被外界认为正在走向平庸,甚至没落。

曾在Windows、Office等多个业务部门工作,先后领导微软必应(Bing)搜索引擎、SQL Server数据库和Azure云计算业务的纳德拉是一个典型的“少壮派”,尤其在面对新的技术趋势时,他也更倾向于做一个激进的推动者而并非犹豫不前的观望者。

因此,在纳德拉接任之后,就推动微软走上了向云计算转型的道路上,他之前所专注的Microsoft Azure和Office 365等云计算业务在其任期内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微软也由此从一个逐渐走向平庸的科技巨头再次站到了时代的巅峰。

在最新一个季度的财报中,微软表示,其商业云业务的年化营收达到204亿美元。这样的成绩不仅使得2015年纳德拉设定的到2018年微软商业云业务营收达到200亿美元的目标提前完成,也让微软的股价再次冲上了历史新高,如今微软正从6000亿美元市值迈向7000亿美元。

什么才是微软云的成功秘诀?

来自第三方分析机构的数据显示,在公有云领域,微软是仅次于亚马逊的一支力量,究其原因,很多人都归功于微软长期以来所积累的桌面软件和Windows服务器系统用户,这些用户在迈向云计算的过程中,仍然选择Azure作为云计算解决方案的提供者。

在笔者看来,用户的顺势升级只是表象,深层次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1、微软介入云计算领域较早,在产品、技术和服务的打磨上在业内拥有一定的领先优势;2、微软持续不断推动技术(如开源、容器、人工智能等)的创新,让用户可以及时享受到新技术所带来的体验;3、微软致力打造开放生态的决心和行动,尤其是越来越多合作伙伴的加入让用户可以从这样一个生态系统中获得更加完善的服务。

早在2014年,由世纪互联运营的国际公有云Microsoft Azure和Office 365就落地中国,这一合作堪称业界典范。据了解,在过去4年多的时间里,微软与世纪互联携手,已将Azure在国内的云计算规模提升了一倍,由世纪互联运营的Microsoft Azure企业客户超过8万家,由世纪互联运营的Office 365客户超过120万家,并覆盖了互联网、金融、教育、政府、制造等全行业客户。

在此次纳德拉的中国之行中,他也再次强调了生态的重要性和接下来的市场布局:由世纪互联运营的Microsoft Azure将在未来6个月完成扩容,届时Azure在中国提供的云计算规模将扩容至现有水平的三倍。

不仅如此,微软与全球硬件合作伙伴Dell、联想、Cisco、华为共同推出的Azure Stack也将于2018年上半年正式商用。作为Azure公有云的延伸,Azure Stack从API接口、开发工具、云市场、运营管理等各个层面,都能提供与Azure 一致的混合云平台和体验。此外,SQL Server 2017在中国正式商用,并支持Linux、Windows、Docker版本;微软Office通过与腾讯微信合作,也正式推出在微信中整合Office365移动办公套件功能的Office 365微助理。

在笔者看来,与生态圈合作伙伴和开发者的合作,不仅是微软在中国业务取得快速发展的秘诀,更是微软得以在云计算时代获得全新发展动能的关键所在。对于中国云计算市场而言,微软云与阿里云、华为云等为代表的中国云计算厂商之间的竞争也在进入比拼生态系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谁能够在生态系统的打造上更胜一筹,谁就有可能在未来的云计算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大优势。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