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充分利用SAP许可证?
6547
2018-03-19 10:49
文章摘要:为没有使用过的东西买单是不划算的,而软件许可使用不当也很糟糕,对于软件巨头SAP的客户而言,只是做最低程度的SAP 许可管理是远远不够的。

编译:T媒体   卿云

为没有使用过的东西买单是不划算的,而软件许可使用不当也很糟糕,对于软件巨头SAP的客户而言,只是做最低程度的SAP 许可管理是远远不够的。

T媒体曾在画皮SAP是否会卷土重来?一文中讨论过SAP间接许可问题,本文讲解了在现有条件下如何找到SAP许可证的最优解。

许可证核算报告似乎基于“一次安装等于一次许可证”这一基本因素,对于台式机和本地部署软件来说,这是可行的。

但是,如果IT经理的想法局限于此,他们的公司很快就会陷入困境。 而对所有的许可证进行深入分析是许可证管理的基础。

进入云计算时代,这些更为重要。企业必须进行许可授权尽职调查,需要多考虑一些 “自身的利益”。

SAP要求客户使用SAP工具USMM和LAW进行年度自我核算。但是,这些工具不是为了优化许可证配置,只是为了简单核算你现有的系统。在使用SAP核算工具之前,查看用户分类是很有必要的,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情况确定用户许可证。

企业IT部门需要采取一些措施避免向SAP超额支付费用。

只为所使用的买单

首先,通过原始LAW(许可管理工作台)向SAP报告,永远不要寄希望于SAP能为你优化结果。

LAW报告包含跨大型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的众多模块的多个使用记录。SAP将计算每个模块的使用情况作为单独许可证的要求。在将任何数据移交给SAP之前,必须对其进行优化。

很明显,要确保只为公司雇佣的员工支付许可费用。既然不会为离职的人支付工资,为什么还要为其继续支付SAP用户许可费用呢?

积极参与的员工、调动的员工和离职人员在公司的变化流程有助于跟踪员工生命周期的许可证使用情况。值得注意的是,跟踪员工也应该覆盖那些工作变化的人:那些无需使用SAP进行工作的人应该将他们的许可证归还到许可证池。

同样,只为使用的产品买单具有财务意义。于SAP而言就是只使用你真正需要的许可证。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对于无关紧要的花哨模块没必要给予预算。

在评估许可证时,IT部门应该仔细研究业务中SAP的不同用例。一个典型的用例可能运行如下:“我<在此插入作业角色>我希望能够<在此处插入任务>,以便我可以完成<在此插入业务活动>”。

纵观这些用例背后的技术,找出对公司业务运营至关重要的SAP技术。

监视软件使用情况

重新审视企业自身许可证需求才是发展之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业务的发展,会发现有些用户不需要原来的高价SAP许可证。同样地,一些用户可能需要更昂贵的SAP许可证。

SAP将通过集成自定义业务度量(第三级度量)从许可证计算中获取最大价值。当然,在安装前首先要获得用户的同意。因此,关键是要确保收集这些数据不会过度耗费公司劳力,SAP许可预算也不能超出预期。

也要深思SAP支持和续约所带来的价值。如果你觉得SAP技术支持和技术升级并不物有所值,合同到期续约时考虑第三方支持。

理解许可条款

显然,最佳实践表明IT部门需要时刻保持对SAP许可变更的重视,当然这不仅仅限于SAP,其它涉及许可证的软件厂商同样受用。对SAP来说请记住,购买SAP软件时合同规定的使用条款和条件并不一定是审计师在6个月、12个月或18个月后所引用的条款和条件。

最后,鉴于近期备受瞩目的许可纠纷案例,明确公司间接使用的含义是重中之重。SAP以每个用户为基础进行许可。

尽管自动化和技术连接可能有助于解决特定的业务场景(例如,将Salesforce系统连接到SAP),但确保公司软件资产管理团队了解是否会为此额外付费。记住一点:技术可行并不意味着(SAP)许可证允许此类访问或使用。

最好向SAP询问最近推出的基于数量的定价策略,并了解基于数量定价相对于基于用户定价方案的好处。这不是SAP许可的独特风景--其他软件供应商也将系统连接视为客户支付额外许可费用的一种手段。

做好谈判的准备

总之,企业需要做好谈判的准备。想想最近一次SAP告诉你过度许可是什么时候?大多数SAP用户都是被过度许可的,平均超出20%到30%,而且这些许可证可以用于间接使用,或者至少能降低成本。

因此,请确保你有与SAP帐户主管进行谈判的所有相关信息,尤其是间接使用问题,前车之鉴太多。

本文由Rory Canavan和Jeroen Van Dijk写。Canavan是 SAM Charter的创始顾问和所有者。Van Dijk是软件资产管理公司VoQuZ Group的业务发展总监。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