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自从上周出过一篇“用友单客成本84元”之后,引发很多很多网友讨论,部分狂热粉丝要求哥多出新作,盛情难却。现在的社会,“人设”已经成为热词,下面我们再继续聊聊用友的人设,抛砖引玉,欢迎探讨和讨论(微信号:New3DD)。
如果说,立人设、卖人设、积累人设,有如抽丝、细雨无声。而人设崩,人设滑坡、人设坍塌,则如山倒、摧拉枯朽。
这一年,人人都为人设忙。
岁在丁酉,天下有变。地有大震数番,此起彼伏,有声如雷。问之,曰:非震尔,乃人设崩塌也。先是,花名女星携鲜男子同游,池侧亲昵,尤一指禅指破红尘,昔其爱夫爱子好妈妈之人设。
此后,薛姓男子宣与妻复合。前女友怒书长文诉其渣男,言据凿凿,昔深情好男人之人设,崩。
何谓人设?饰也
人设者,人物之设定也。何用?饰也。
盖其作为始于伪,易崩矣。
人设之崩,皆在一时间。天崩地裂,墙倾屋塌,粉丝四散,囊空如洗。是祸,避之不及。
当事者终叹:呜呼哀哉!人设者,险也!早知今日噼里啪啦崩
何必当初瞎TM立啊!
哥的真爱其实是用友
曾几何时,“用户之友 专业奋斗 ” 领航企业服务30年,用创想与技术推动商业和社会进步 ,一度领航着国内企业管理市场的大潮流,一直被看做是民企翘楚。谁都知道我对用友是真爱,想当年我也是用友的用户,自从用了用友,腰不酸了腿不疼了,一口气上五楼,嘿,不费劲儿。
但是现在的用友,本月的一个“报告”将其推上了风口浪尖,本来是好事,但是却遭遇了股票下滑,军心不稳,似乎遇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困难,什么困难?哥专门请教了业内高人聊天,其指出了用友当前的几个问题,好了下面一起把把脉。
云战略的6年,亏损了6年,巧合?
云业务转型慢,体制僵化,用友尝试云端转型已有6年有余,但是从成果上来看战功甚微,从2012年爆出裁员风波,就开始处于亏损状态,一直蔓延到2018年第一季度。
仅从整体盘面上来看,云业务还没有成为用友的收入主力军,与用友50+亿的总营收相比还相差甚远。收入大头仍靠传统软件,云战略的6年,亏损了6年,“云”字已经成为用友心头的一颗刺,骑虎难下,进退两难。
一个云战略5年才落地?
看下图,从2012年提出云战略,到2017年CEO表示终于落地,差点就没到达七年之痒了,可以看出,用友在云战略上的规划、执行一直在迷茫和不知所措当中。
诚然,行业竞争在进一步加剧;还有不可忽略的内部原因,用友多年来的云业务一直没有形成合力,与原有业务一直处于皮合肉不合状态,而从这次对接进一步说明,内耗依然严重,各个事业部都有自已的云应用战略,光移动 app 就多达近百种,这里面还包含一些重复开发和构建,纷纷圈地各自为政。
亏损的数字,这个就一定是真实数字吗?
用友2018一季度财报显示再度亏损1.08亿,表面上亏损在缩小,但业内人士都了解,如果没有政府补助和退税(数亿/年),想必这个财报更难看。
资本市场不再看好600588
瑞银、高盛等国外的券商分析师认为用友转型“烧钱”太多影响后续业绩,因而得出中性甚至看空的结论。
国内的股票分析机构也在今年给出风险提示: 用友受政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业务进展不达预期。
看了一下用友股价从5月中旬到6月13日,已经狂跌25%,创近期新低。
艺高人胆大,同样是九年义务教育,为何你就这么优秀
内忧外患的状态下,用友的2018年急需一个提振士气的事件,于是就有了与国内某咨询机构合作发布的“SaaS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报告。
且先不说云客户409万与整个用友客户规模“迷之雷同”是怎么回事,其官方直到现在也没出合理的解释。那么,第2,3,4名为什么不好意思列出来?
要知道,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一点点的失误都将被媒体无限放大,枪打出头鸟,非常容易成为吃瓜群众围观的焦点,曾经何时,3Q大战,米3吵架,自如老罗约架优酷等,每点细节都给暴露干净。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作为企业官方口径渠道的小编真的是一个高危职业,每个字和每个数字都如履薄冰。
用友显然还活在10年前,当时还没有自媒体,当时互联网还不够普及。
评论区炸锅了
我就不说了,吃瓜群众自己看。
忘记初心,用友的Bug不在产品,在心里
用友网络董事长兼CEO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15年是用友互联网转型的起跑年,2016年则是其新战略的深化执行年,希望通过努力实现客户数量、营业规模上的突破,用友的目标是要用三年时间完成此次的互联网转型,但显然这个目标还相差甚远。
企业想要长足发展,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可以随性,但不能任性。
但从其今年的网上传播营销的关键词反复提到“论资排辈”,“以数据书写实力”, “XX报告背书”等,足可显示其心态的焦虑和浮躁,企图用倚老卖老来掩盖目前业务拓展上遇到的瓶颈。
毕竟,跑的太快,是容易扯到蛋的。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