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榜单深度分析了市场上知名度较高的人事管理软件厂商及人事管理系统,并选出了好评度较高的十家企业进行横向点评:
SAP
厂商优势:1972年成立,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软件供应商;强调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战略资源;量化人力资源
厂商不足:系国外厂商,以战略人力资源的概念开发的人事系统未必适合大部分国内公司的试用
产品优势:可以制定个人培训计划、职业规划、接任计划;支持50多个国家的工资单和规章制度;工作排程完善;有图形化工具做组织结构图;
基于web服务,能够集成SAP系统和非SAP系统
产品不足:集成复杂度较大,实现代价高;操作复杂,人性化程度不足,人员需要大量培训,学习难度大;体系结构庞大;硬件投入大;开发及实施价格很高
成功案例:全球有130个国家上万家用户,管理员工总数8500多万;成功案例多为大型跨国企业。
Oracle
厂商优势:1977年成立于美国,世界最大的综合性软件公司之一
厂商不足:财务解决方案业内评价极高,但单独实施人事软件优势不明显
产品优势:从招聘到退休,大部分关键流程自动化;工资管理、预算管理较为方便,自定义公式功能实用;培训模块完善,可加入外部培训目录,测验功能;预设人力资源数据智能分析功能
产品不足:跟SAP一样,主要针对跨国企业,系统复杂,实施复杂,价格很高
成功案例:在大型跨国企业、尤其是大型金融行业中应用广泛
汇通科技
厂商优势:1998年就开发研发人事软件,国内第一批人事系统厂商;针对人力资源管理有一套业界领衔的精细化解决方案
厂商不足:中西部地区目前还未提供服务
产品优势:各功能模块都经过复杂细微的设定;市场反应稳定性极佳;考勤模块优异(源于汇通多年来对制造业客户的需求开发改进)
产品不足:产品更新较慢;
成功案例:西门子、松下、膳魔师、美铝等;中大型制造业居多
i人事
厂商优势:属于力德集团,强大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拥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
厂商不足:成立时间较短
产品优势:目前国内知名度最高的Saas化人事系统;界面美观,用户体验很好;50人以下企业免费使用
产品不足:产品不支持二次开发;成立时间较短,产品的小部分功能还在完善
成功案例:上万家中小型企业
东软
厂商优势:1991年成立于东北大学;国内大型办公软件厂商,实力强,技术领先;专做平台建设,功能及流程由合作伙伴Hewitt主导
产品优势:整体易用性高;二次开发技术力量有保证
产品不足:各类模块无明显特点;报价略高于汇通、宏景、用友等国内厂商
成功案例:三九、飞利浦、中国银行、首钢
宏景
厂商优势:2003年成立于北京;第一家新三板上市的专业人事软件公司;专注于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才管理信息化的研发和应用推广
产品优势:操作简单;薪资福利计算速度快;人事、薪资两模块很强
产品不足:产品根据国企事业单位的需求开发,对其他行业支持度不够;交互界面不够人性化
成功案例:国有企事业单位中应用广泛
用友
厂商优势:成立于1988年,2002年收购国内领先的人事软件厂商硕旺;定位于集团企业用户;与其他国产厂商相比,技术优势较明显
厂商不足:推出独立的人事系统的时间较晚;
产品优势:原硕旺人事系统较为完善,用友在此基础上有一定改进
产品不足:预警、自定义功能差;界面不够友好
成功案例:国内用户超过2000家,其中集团用户居多
金蝶
厂商优势:1993年成立于深圳,主攻财务软件及ERP中小企业市场
厂商不足:进入人力资源行业时间较短;其产品与用友相比有一定差距
产品优势:绩效考核模块强大,可以把企业战略目标按BSC进行逐级分解
产品不足:总体来说功能少;查询、统计困难;组织机构图没有实际用处;提醒功能不可自定义,流程化审批有问题;
成功案例:国内用户超过1000家,其中集团、金融用户居多
2号人事部
厂商优势:核心团队来自BAT等知名互联网企业;中国SaaS产业大会“2017—2018年度最具创新人力资源SaaS服务商”
厂商不足:成立时间较短
产品优势:软件自动化程度高,各类数据均支持一键导入处理;操作体验友好;功能模块完善
产品不足:产品的框架设计和定位是小微型企业,不适合中大型企业使用
成功案例:上万家小微型企业
蚂蚁HR
厂商优势:核心团队有多名资深人力资源专家;2016年获得千万元级的A轮融资,发展极快;
厂商不足:成立时间较短
产品优势:软件稳定性好;集成了各类HR常用工具
产品不足:不支持二次开发;功能模块较少
成功案例:上万家小微型企业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