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云数据CEO夏耘:技术要变成能力服务,才能真正赋能给用户
6573
2018-07-11 09:47
文章摘要:海云数据认为,要把人工智能,大数据变成生产力,而非简单的做个功能给到使用者就行了,要真正把它变成能力赋予他们。

2012年,国内大数据浪潮兴起以后,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探索并挖掘数据背后的商业价值变现。而一直被称为“释放大数据价值最后一公里”的数据可视化也成了那些年很多创业公司的入口。

从2013年成立,2016年开始布局人工智能到2017年12月发布图易6 AI能力服务平台,海云数据已由最初数据可视化与可视分析领域的创业公司发展成了如今AI应用与可视分析行业应用落地的践行者与创新者,公司也由最初的3个人,扩大到了如今400多人的规模,在数据可视分析服务市场也有了5年的行业积累。 

说起来,距离2017年8月,海云数据在行业内首提“AI能力服务”概念已经快一年的时间了,在这一年中,海云数据是如何通过AI能力服务赋能客户端?又是怎样布局公司未来的发展?围绕这些问题,海云数据于7月5日举办了“第二期媒体开放日”,CEO夏耘先生做了全面的战略解析。

赋能平台+保障系统,海云力图做AI应用与可视分析领导者

目前,海云数据将自己定位为“AI应用与可视分析领导者”。何谓领导者?对此,夏耘首先谈到了几点认识:

夏耘表示,最初市场开始热炒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时候,都是从技术着手的,即一些技术团队和技术型创业公司在做。后来,当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且基础设施足以支撑其在行业内的应用,很多企业便开始探索技术的行业落地应用。

大数据出现以前,有些做技术的创业公司拼命做技术。带来的结果就是,技术功底非常扎实。但是实际行业落地应用则很难。比如智能刷卡模型,和人脸识别一样。实验条件下的人脸识别准确度可能达到99%,但真正应用到现场环境中,则效果好的并不多。因为在真正实战场景下,跑动、角度变化、人为避开等因素变化很大。所以说单点的技术,实战起来还是很难的,导致通过技术来驱动业务的创新基本是不现实。

但是大数据则不同,它有非常广泛的数据量,还有一个实用场景,而非单纯业务管理的概念。所以如果将技术直接拿到业务里用根本无法发挥作用,因为业务希望能够在这个技术条件下创新出新的业务来。所以说业务需要技术,但是业务并不是简单的用一两个技术,它是需要通过这些技术形成新技术支撑下的新业务。当然技术也需要业务,它不是需要某一个实验场景,而是真正的应用场景。最终的结果就是,技术驱动了业务的创新,业务也驱动了技术的创新和技术的应用创新,二者加起来才可能形成新一代的智能业务创新。这是第一个认识,也就是说现在的创新应该是技术加业务的共同创新

1.jpg

海云数据 CEO 夏耘

第二个,什么叫人工智能?在夏耘看来,其实现在大家做的很多只是智能技术,还称不上人工智能。真正当把智能技术替代人工做社会活动的时候,才能叫做人工智能。因为现在很多企业都在进行模拟,然后做出了一大堆技术,比如无人驾驶。但是智能技术应用到替代人的场合还是比较少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去研究人,还没有研究人的工作场景和生活场景,所以真的人工智能应该是智能技术的现实场景应用。

第三个关于AI和赋能行业。海云数据认为,数据要形成一个生产力,生产力再决定生产关系。互联网出现以前,技术功能都是对应一个业务活动,所以岗位上的人变成了一个操作者,操作该功能。而在互联网条件下,互联网是人的一个角色的活动,而人的活动的则支持其使用互联网产物,这样技术人才在进行开发的时候整个理念就是不一样的。而做一个业务角色就不一样了,比如说交通管理是一个业务活动,人只不过是业务活动的一个角色,差别就在这儿。所以要把人工智能,大数据变成生产力,而非简单的做个功能给到使用者就行了,要真正把它变成能力赋予他们。

夏耘提到,首先要把信息化的数据、视频、音频、软件等都变成资源,然后把资源变成场景能力,并且在很多场合下都可以用到该能力。这个能力就可以赋能,通过赋能的方式给到每个人手上,随便一个人都能很方便的使用。目前,赋能的概念也一直贯穿着海云数据产品的生产过程中。 

另外,海云数据也是要把大数据本身变成业务,然后把大数据相应的工作融入到所有的业务过程里面去,使得真正形成了基于大数据的业务活动,这个跟任务有很大的区别。大数据变成业务以后就有组织保障,业务目标,相应业务之间的协同,相应的日常的工作以及相互事件组织。业务和项目的差异,业务和基础数据的差异就在这里产生了,所以大数据是业务也是现在海云数据正在做的一部分。其产品智慧警务,就是大数据+警务活动的体现,即大数据的业务顶层加上大数据的基本服务。

把大数据变成业务,海云从以下几点着手:

第一、建立大数据目录和大数据交换体系。

第二、做数据的资产管理,把数据真正变成数据资产管理。

第三、实时监测数据的运行状况的。

第四、数据的指挥调度。

所以,在夏耘看来,海云数据作为AI应用与可视分析领导者的两大产品,一个是赋能平台,即数据是生产力,赋能是模式。一个是大数据业务,即大数据的保障系统。

模式调整+孵化子公司,海云数据2018下半年要做这些事

会上,夏耘还提到,基于以上两点,海云数据今年对公司的模式进行了调整,公司定位为创新型公司,公司的管理模式变成了自理模式,推崇的是众筹、共创、同享

即组织架构上,把以前的瀑布模型,流线模式,变成一个阶段迭代的活动,变成小循环里的大迭代,使得每个人的价值都得以体现。这样共创的价值就是说大家为公司创造的价值体现在每个人的可考核、可量化、可交付的目标上,从而使整个公司形成思维,认识,包括理念,整个知识产权的同享,最后落实到利益的分享上,所以整个公司变成小团队的一种众筹模式

目前公司整个组织架构已经调整,包括产品、行业和服务,使海云变成一个集团公司和孵化公司。所以2018年下半年开始,海云数据会成立四家子公司,海云能力,专门做行业应用,主要集中在四大块: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数字城市,未来交通;智能公司,做智能平台开发的;赋能公司,做产品和服务;城市的地域公司。

谈及四家公司的规模大小,夏耘说道:“最大的是能力公司,有四个平台。这四个公司想做成四个孵化器,未来集团下面会部署孵化器,孵化器下面才是真正的行业公司。比如现在如果是消防做得好,消防就可以变成行业公司,而这些公司的团队则可以跟外面合作。”

夏耘还提到,海云数据今年要形成稳定的、健康的经营模式,营收目标是5亿。明年要变成行业拓展、行业应用、自有平台为主,做到10亿左右的营收,并且要做到8-10个的行业拓展,比如纯数据分析、决策分析、空间数据等方面的行业。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